10月15日,教育部、天津市共建“雙一流”建設高校協議簽約儀式在天津舉行,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鐘登華,天津市副市長曹小紅代表雙方簽署協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市委副書記、市長廖國勛,市委副書記陰和俊等出席簽約儀式。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于立軍主持簽約儀式。
教育部、天津市 共同推進天津市“雙一流”建設
根據協議,教育部和天津市將在此前共建合作的基礎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重點共建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在津教育部直屬高校,并共同推進天津醫科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和天津中醫藥大學等天津市地方高校“雙一流”建設,主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教育部將加大對天津市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指導支持力度,推動在津“雙一流”建設高校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支持天津市實施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計劃、高校人才隊伍建設,支持培育建設科技創新平臺、積極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支持南開大學、天津大學與地方加強干部雙向交流。
天津市將重點支持五所高校加快“雙一流”建設,將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納入天津市高等教育整體布局,給予全方位政策傾斜,積極支持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新校區建設。在高層次人才項目、科技創新平臺、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方面進行重點支持。天津市財政在共建周期內對上述五所高校給予資金支持。據悉,協議雙方將建立健全會商機制,加強經費使用管理,保障協議落實落地。
天大南開閃耀,三校各具特色
隨著教育部和天津市加大對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的支持和投入。這五所高校將會迎來新的發展契機!那么現在他們的綜合實力和學科實力如何呢?
10月15日,軟科正式發布了2020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加上之前發布的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我們來看下上述五所高校在這兩個排名上的表現。
兩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表現不俗,南開大學位列全國19名,是天津市排名最高的院校。天津大學緊隨其后,位列全國21名。
在三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天津醫科大學和天津中醫藥大學為醫藥類,在醫藥類排名中分別位列第5名和第21名,全國參考排名分別為62名和179名。天津工業大學為理工類,全國排名為150。
在2020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南開大學共有36個學科上榜,其中統計學、化學、工商管理等12個學科在各學科排名中位列前10%。天津大學共有35個學科上榜,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16個學科在各學科排名中位列前10%。天津中醫藥大學共有4個學科上榜,其中中醫藥在學科排名中位列前10%。天津工業大學共有12個學科上榜。天津醫科大學共有9個學科上榜。
特別說明:本文只列出了各高校在學科排名中位列前10%的學科,如需查看更多上榜學科及其他高校的排名情況,請點擊上圖,直接訪問“軟科院校庫”微信小程序。
天津,近代大學教育的發祥地
天津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祥地。天津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南開大學同樣歷史悠久,多位知名校友更是令其校史熠熠生輝。
然而近年來,和同為直轄市的北京、上海相比,天津的高教實力稍顯遜色。除了這兩所享譽海內外的名校,其他天津高校似乎有點“斷檔”。從排名結果可以看出,除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共有28個學科進入前10%外,天津中醫藥大學有1個學科進入前10%,其余高校均未有學科入圍前10%。
在天津市“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也充分體現出社會各界對天津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關心。
網友建議:
“ 天津市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動天津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一是建議補齊濱海新區高等教育短板,以現有的天津科技大學為基礎,對標深圳大學、上海科技大學等組建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目標是進入雙一流高校建設,助力濱海新區加快發展。二是依托天津現有高校海洋學科,與國家海洋博物館共同建設渤海海洋大學,提前布局海洋學科和相關領域發展。三是加大對地方高校的支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引進高水平人才,實現地方高校特色發展、錯位發展。”
奮起直追,天津高校潛力無限
說起高教資源薄弱,中國好幾個省市可能各有苦衷,但河南、山東、重慶等省市近些年頻頻發力,不斷整合、引進省內外高教資源。面對如此情形,天津市高校也開始行動起來,在院校合作、資源整合、人才引進等方面逐漸發力,聚焦優勢學科建設。
天津醫科大學與南開大學合作共建的天津公共衛生與健康聯合研究院于7月28日正式揭牌成立。
兩校致力于將該研究院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公共衛生與全球健康多學科協作科研創新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基地和國家公共衛生戰略智庫。著名醫學微生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徐建國受聘聯合研究院院長。
天津公共衛生與健康聯合研究院的成立,將進一步拓展天津市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體系布局,助力京津冀地區乃至全國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領域科技研發與戰略儲備,服務區域醫學教育水平及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能力提升,全面服務“健康中國”戰略實施,深入推進“健康天津”建設,切實守護人民健康。
全國中醫藥系統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天津中醫藥大學。
8月9日,省部共建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會議在天津中醫藥大學舉行。十年磨一劍。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經過十年培育建設,目前獨立建筑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儀器設備達到2.6億元,具有承擔國家重大項目能力,并取得系列標志性成果。今年2月,“省部共建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得到科技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的批準,這是全國中醫藥系統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標志著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布局中有了中醫藥一席之地,中醫藥現代化研究有了國家級創新基地。
天津工業大學拓展引才渠道,做好“以才引才”。
天津工業大學積極拓寬渠道,加大宣傳,“走出去”赴世界名校招攬人才,積極把海外人才“請進來”,在市屬高校中率先發起并成功舉辦四屆“津門學者”國際青年論壇。啟動八個學院院長全球招聘,設立人才工作“納賢獎”和“薦賢獎”。近年來,學校自主培養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雙聘院士6名,引進培育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名、國家科技咨詢專家2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名、國務院特貼專家4名、中科院“百人計劃”1名及國家級優秀青年人才9名。引進培養各類省部級人才120余名,省部級團隊10余支,多個人才項目入選人數居天津市屬高校首位,逐步形成了高層次人才引領學科發展的工作格局。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20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名單,天津共有30所本科高校。此次,教育部、天津市簽約共建“雙一流”建設高校,教育部將加大對天津市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指導支持力度,這不僅推動在津“雙一流”建設高校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對天津其他的地方高校提升辦學質量、創建高水平特色大學也提供了發展契機。
期待天津奮起直追,多途徑擴大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探索高校與科研院所的資源整合,逐步建成高等教育強市。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