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不再想想?
博后,一不小心就成千老了——千年博士后
雖然部(si)分(da)學(tian)科(keng)專業做博后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找教職工作,但是過去幾十年的統計數據表明,歐美的博士畢業生中只有5%最后從事了教職的工作,而其余的大部分人主動或者被動的進入了工業界。因此,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博后需要經歷一個職業目標的轉變。但是在一些課題組中存在“發不出好文章的人才去工業界”之類的觀念,這種觀念在無形中增大了博后在進行職業選擇的壓力,使得他們在嘗試向工業界轉型的過程中會對自己的能力,甚至對一開始為何而做科研產生自我懷疑。因此,博后做到后面已經成了一種執念,一期又一期的做下來,最后教職沒找到,工業界的機會也錯過了,處境就很尷尬了。

圖片(圖片來源: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2014, 39(12):571-573.)

圖片扎心了老鐵。(圖片來源:知乎)
針對這一困境,《Nature Materials》今日發表了文章,采訪了一些在學術界和企業界都有過經歷的科研人員。來自英國的Nessa Carey博士是一位生物學家,在工業界和學術界都有著豐富的經歷。她曾在Pfizer等制藥公司擔任過高級研究員的職位,而現在她還是帝國理工學院的客座教授。她認為,雖然博后一直做下去可以逃避因合同到期而不得不進入社會的壓力,但是長期來看這只是對你的老板(如果資金充足的話)是件好事,因為你已經對工作環境熟悉了,工作更有效率,卻不利于個人的職業發展。做博后和做博士生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那種寄人籬下的滋味,經歷過的人都懂得。
你沒看上工業界,工業界也沒看上你啊
有些博后認為,我比博士畢業生多做了幾年的研究,教職找不到,在業界找個工作還不是碾壓其他人?還真不一定。在2018年,《Nature》就以“Why a postdoc might not advance your career”為題發表文章,給博后潑了一盆冷水。而在這次的采訪中,Nessa提到,博后的競爭力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你在某一個領域深耕多年,具有遠超其他人的實驗技能和理論知識的積累;而另一方面則關乎博后訓練的本質,即你證明了可以將一個領域積累的知識和技能與其他不同領域的研究相結合并取得成果。但是一個殘酷的現實是,除了一些新興的方向,工業界大部分領域的技術都已十分成熟,因此工業界只需要受聘者具有相關的技能和學習能力就可以了,而博士畢業生就已經滿足了這一要求。因此,你的博后經歷對企業而言價值沒有想象中的高。
Nessa的這一觀點在Shulamit Kahn,一位來自波士頓大學的經濟學家,對企業代表的采訪中也得到了印證。有些代表表示他們會更傾向于招有博后經歷的應聘者,因為他們認為能夠找到好的博后職位代表應聘者是最聰明的。但也有些代表表示,博后(特別是制藥相關的)在學術界多年所養成的一些科研習慣反而不利于他們之后在企業的發展。這些代表特別提到,他們寧愿應聘者沒做過博后,這樣這些應聘者在入職之后就會更快的學習企業的科研方式,藥物也更快的能獲得FDA的批準。
錢和學術夢,你選哪個?
那么博后在工業界的起始工資水平會比博士畢業生高嗎?針對這一問題,Shulamit及合作者在2017年發表的一篇《Nature Biotechnology》中(Kahn, S. & Ginther, D. Nature Biotechnol. 35, 90–94 (2017))進行了討論。文章提到,除了學術界的終身教職職位,其他工作并不會因為你的博后經歷而給你更高的起薪。此外該文章還指出,大部分人在花了幾年做博后之后,既在經濟收入上做出了犧牲,又沒找到理想的教職,所以如果想賺錢的話還是盡早或者干脆不做博后為好。而來自GlaxoSmithKline的Malcolm Skingle也對薪資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Malcolm在GSK公司負責與學術界聯絡的工作,他認為有些博后過高的看待了自己在藥物研發方面的能力,卻沒有意識到真正開發出一種新藥物所要經歷的重重困難,以及自己也只不過是龐大的團隊中的一名成員。因此,在這些博后真正在團隊里證明自己的價值之前,企業并不會因為他們過往的經歷而在薪酬上區別對待。
不然那些半路出家轉碼農和做咨詢的都是哪來的?

圖片(圖片來源:網絡搜索)
及時止損,回頭是岸,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因此,《Nature Materials》給出的建議就是如果有去工業界的打算,那么就要在讀博階段就盡早開始準備,腳踏實地,以互惠互利的方式擴充自己的人脈網絡,認真了解公司對職位的需求而準備簡歷。到了面試環節,只需要根據公司對面試的側重點進行針對性的準備,那么職位就在向你招手了。采訪的最后,幾位受訪者鼓舞大家到,每一個職位都是對你的鍛煉,即使這份職位并不是你的首選,但是你也會在結交新的朋友以及擴充對自己和世界的認知中獲得成長。職業規劃并不可怕,它就是一個將自身的數據與這個世界的數據找到一個最佳契合點的過程。已經獲得理化博士學位的你一定可以做好,即使有一時的迷茫,但多年科研所訓練出的唯物主義世界觀也會幫你逐漸找到答案。即使不在學術界工作,你一樣可以成為科學家。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130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