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先生說,人生有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下面是馮友蘭先生對這四種境界的解釋:
自然境界:就是一個人按照他的本能或社會習俗而生活。這樣的人好像兒童或原始社會中的人,他們做各種事情,而對自己所做的事缺乏自覺,或并不真正意識到它的意義。
功利境界:這種人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自己。這不一定表明他就是全然不講道德。他也可以做一些于別人有益的事情,但他這樣做的動機是為了自己的好處。因此,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對他自己來說,都是“有用”的。
道德境界:這種人懂得世上并不是只有自己,還存在著一個社會,它是一個整體,自己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本著這樣的理解,他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整個社會的好處。他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合乎道德,都具有道德的意義。
天地境界:這種人知道在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大全的整體,就是宇宙。他不僅是社會的一個成員,還是宇宙的一個成員。在做每一件事時,都意識到,這是為宇宙的好處。他懂得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義,并且自覺地這樣做。這種理解和自覺使他處于一個更高的、在精神上超越人間的人生境界。
科研工作者首先是人,所以人性對科研活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境界不同,對科研的理解與感受也就不同。
從低到高,科研也有四種境界:
1. 科研的自然境界:這種人做科研就是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或者為了拿學位(因而才能找到工作在社會上生存)而不得不做科研。這種人很被動,也很聽話,就像龐大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雖然螺絲釘出問題也會影響機器的運轉,但很容易被新的螺絲釘所替換。這種人往往只能從事簡單重復性的科研工作。
2. 科研的功利境界:這種人把科研當做一種工具,來達到其它的人生目標,比如升官發財。這種人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往往做出過一些好的科研成果,但在利益面前,這種人往往會放棄一線科研。這種人的大多數深受“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思想影響,對科研沒有發自心底的熱愛。
3. 科研的道德境界:這種人有著科研報國的理想,是知識分子的中堅力量。他們一生從事科研工作,可以在一線,也可以在領導崗位。他們做科研的目的是服務社會、報效國家,為完成一個大的項目可以犧牲一些個人利益。他們對科研是熱愛的,但這種熱愛是第二位的,要讓位于社會的需要。
4. 科研的天地境界:這種人把科研等同于生命,覺得自己就是上帝派到地球來的牛頓,給黑夜中的人類帶來光明。他們對利益和道德不屑一顧,因為他們更欣賞科學之美。一個人靜心思考是他們的常態,就像蘋果樹下的牛頓,或者思想實驗中的愛因斯坦。他們在科研上可以成績斐然,也可能默默無聞,結果對他們并不是最重要的。他們將科研當做人生的旅行,重要的是欣賞一路的風景。
科學的重大基礎性、原創性成果,絕大部分是由第4種“天地境界”的人做出來的。他們是科學發展的脊梁,也是極其稀缺的、人類最寶貴的資源。
作為社會,應該營造一種科研生態環境,讓這些“天地境界”的“仙人”們健康地成長,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造福于人類的科學事業。西方大學的長聘教授制度,就是營造這樣一種學術自由的“仙境”,讓這些仙人們信馬由韁、自由地馳騁,在“把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意境之中為人類的科學事業做出那些最核心的貢獻。
作為個體,我們也要積極提升自己的科研境界,做一個高品位的人。不能隨波逐流,要逆流而上、勇敢地向上攀登。只有在高處,你才能看到更美的風景:
暮色蒼茫看勁松
亂云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
無限風光在險峰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130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