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教育部官網發布《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對2022年“雙一流”建設、第五輪學科評估、新版學科專業目錄發布、高校設置與獨立學院轉設等多方面工作做出明確部署。
小編摘錄了文件中關于“高等教育”的重點內容(如需查看全部內容,請點擊文章下方“閱讀原文”):
深入推進“雙一流”建設。逐步淡化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身份色彩,選擇具有鮮明特色和綜合優勢的建設高校賦予一定建設自主權,探索分類特色發展模式。
發布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和學科評估結果,對評估結果較差的單位予以督導。
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發布實施新一版學科專業目錄及管理辦法。
布局建設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
打造一批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和專業特色學院。
加強部部共建合作,啟動省部共建2.0。
統籌開展高校設置工作與獨立學院轉設。加強高校異地辦學等機構規范管理。
加大強基計劃實施力度,支持實施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改革。
開展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
眾多工作要點中,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工作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關于“雙一流”建設,教育部官方首次明確提出:淡化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身份色彩。
“雙一流”:淡化身份,聚焦學科發展
2021年,不少高校在召開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工作推進會中就透露出關于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方向的信息:第二輪國家“雙一流”建設將淡化身份,更加強調和聚焦學科發展。對于學校發展來說,學科建設將會越來越重要。
另據《中國科學報》消息,在此前采訪中,有知情人士透露,在下一輪“雙一流”建設中,有關部門將會有意淡化“一流學科”的概念,“不再特別強調誰是一流大學、誰是一流學科,而是更看重一流學科對大學整體發展的帶動作用。”
淡化身份、聚焦學科發展,在140所首輪“雙一流”高校官網學校簡介一欄,對“雙一流”建設描繪的宏偉藍圖中也可窺見一二。
首輪“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綜合性大學居多,扎根中國、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是出現頻率最多的關鍵詞,也是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的奮斗目標。
財經類、政法類、語言類、農林類、師范類、醫藥類等高校明確提出,以特色優勢學科為建設出發點,以一流學科帶動大學整體發展,建成特色鮮明、行業引領的世界一流單科性大學。
學科為王,“雙非”高校迎新機遇
2021年3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三部委聯合發布《“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辦法(試行)》,其中提到:分類評價,引導特色發展。要以學科為基礎,探索建立院校分類評價體系,鼓勵不同類型高校圍繞特色提升質量和競爭力,在不同領域和方向建成一流。
新一輪“雙一流”評選,哪些高校能成功“上車”,學科建設水平將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維度。
2017-2021年第一輪“雙一流”建設期間,從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5年變化看,我們驚喜地發現,很多實力強勁的“雙非”院校,在學科建設上取得了大踏步跨越。
深圳大學堪稱進步學科最大贏家,12個學科均在首輪“雙一流”建設期間有顯著進步。其中,生物醫學工程、化學、基礎醫學邁入前20%行列,進步幅度較大,建設成果十分明顯。土木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升至前10%,可見深圳大學的基礎學科、生命學科與工科近年來學科建設收效顯著,尤其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首批獲資助項目高達358個,穩居廣東高校第2位,科研項目增長迅速。這所以“高水平大學”為建設方向的高校,無疑以實際成果重新詮釋了“深圳速度”!
圖源:深圳大學官網
以農業領域見長的華南農業大學,在本次排名中也亮點頗多。生物學、農業工程雙雙前進至前10%,且農業工程在本次排名入圍頂尖學科,位列全國第二!作物學則挺入全國前十,表現十分出色。近年來華南農業大學動作頻頻,從揭牌生物質工程研究院到籌設新校區,從地方政府拿出20多億重點扶持到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陳勇加盟助力,深耕農業領域,挑起強農興農擔子,華南農業大學已邁上發展的快車道,向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邁進!
圖源:華南農業大學官方公眾號
還有綜合類大學中“上車”呼聲較高的江蘇大學,鎮江市“十四五”規劃明確表示支持江蘇大學創建“雙一流”大學。作為國內最早設立農機專業、開展農機教育的高校,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江蘇大學的農業工程被評為A類學科。近些年,江蘇大學面向國家戰略和行業需求,重點支持現代農業裝備與技術學科率先沖擊世界一流,在2021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江蘇大學的食品科學與工程位居全國第三,農業工程位居全國第六,機械工程位列全國高校前10%!2021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農業農村部經協商,決定共建江蘇大學。依托三方共建支持,相信江蘇大學也將加快提升農機特色學科建設水平,加快沖擊“雙一流”的步伐。
圖源:江蘇大學官網
浙江工業大學也是“雙一流”潛力股中的實力高校。作為一所綜合性的浙江省屬重點大學,東部沿海省份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綜合實力穩居全國高校百強行列。浙江工業大學的工商管理、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排名全國前10%,馬克思主義理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位居全國前20%。在2021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浙江工業大學上榜26個學科,堪稱“雙非”高校中的學科建設“大戶人家”。2021年11月,浙江工業大學牽頭項目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科研實力比肩一眾“雙一流”。
圖源:浙江工業大學官方公眾號
此外,廣州大學有8個學科取得進步,廣東工業大學有7個學科取得進步,福建農林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均有5個學科取得進步,福建師范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杭州師范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山西大學均有4個學科取得進步。他們將學科建設這條主線走深、走實,正漸漸以扎實的學科實力向“雙一流”發起沖鋒!
“一流大學不是一個永恒的稱號,其內涵也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清華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邱勇表示:“一流大學建設是一個追求卓越的持續過程。歷史的經驗表明,世界高等教育的版圖隨著世界經濟社會格局的演變而不斷重塑。”中國高校必須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立足于學校聲譽的建立、行業引領力的樹立、社會影響力和國家貢獻力的提升……才能真正實現學校的內涵式發展、可持續發展、“雙一流”發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教育部,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522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