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西北工業大學(簡稱西工大)嗎?光聽這個名字,很多人腦海中想象的它是這樣的——西北+工業+大學。
不僅如此,身為985、211,綜合排名常年在全國前30的它,經常被當作是不知名辣雞大學。該校的學生經常聽到的問題是:西工大?幾本啊?在哪兒?。课鞑剡€是新疆???(非地圖炮)高考沒發揮好吧,不然怎么去那兒……
而事實上,它是“國防七子”(G7)之一,而且是全國唯一一所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的重點大學。它曾經制造了我國第一架無人機、第一臺水下智能航行器、第一臺機載計算機……
在60周年、70周年國慶,以及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中,舉世矚目的無人機方隊也是出自它的智慧。
國慶60周年閱兵上的無人機方陣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上的無人機方陣
可以說,西工大憑一己之力,撐起了中國軍工的半壁江山,它甚至因此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了黑名單。然而,就是這樣自帶光環的高校,在國內卻鮮為人知,以至于坊間傳言:“西工大的牛,只有西工大人自己、國家、部隊和五角大樓知道。”
但是,璞玉終不會被埋沒。今天,就來帶大家管中窺豹,稍稍了解一下這把暗藏鋒芒的“中華利刃”。
閉關修煉的靜謐之所
在中國文化中,鑄劍之地要有靈氣。西工大作為高校江湖中的一把寶劍,自然也孕育在鐘靈毓秀的風水寶地。特別是其坐落在秦嶺北麓下的長安校區,占地3900畝,距離西安中心大約30公里,遠離市區的喧囂和霧霾,依山傍水,特別像修仙之地。
圖:小紅書 - 今天有好好學習嗎
學生們在這里,雖然不能采菊東籬下,但絕對可以悠然見南山。不過,還是有人吐糟說,以工科見長的它,長得不出意外地像座核電站。好在它還有亞洲最大的水上圖書館,可以打破“理工男”的刻板、硬朗。
圖書館建立在啟真湖與啟翔湖之上,占地32000平方米,開放七層。它設施完備,閱覽座位多達4000席,可以最大程度地滿足全校師生的需求。在別的學校的學生還需要苦哈哈地搶座時,西工大人早就實現了圖書館自由。
在這樣的場地閉關修煉,NPUers各個都是內修心法的大師。其中,泡館達人,一年能進出圖書館800多次,借閱圖書300多本,超塵絕世!
西工大圖書館微信公眾號
當然,真正的學霸,不只靠讀書來提升自我,更會勞逸結合,享受燥熱的青春歲月。在西工大,有模擬聯合國、辯論社、創聯等102個社團,可以讓學生盡情揮灑熱血。此外,體育場、游泳館、高爾夫球場等設施也可以幫他們消耗過剩的精力。不過“百團大戰”和運動只是基操,西工大人最與眾不同的娛樂方式是做實驗!
學校實驗室多且豐富,像極了一個前沿的科技館:風洞實驗室、高速水洞實驗室、無人機特種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微小衛星控制虛擬仿真實驗、微型航空發動機數控加工與精密裝配實驗……
光聽名字,就科技感拉滿。你以為里面的人是這樣的:
但你一定沒想到,他們其實這個畫風:
西工大的這些“科幻”實驗室,看似空空蕩蕩,實際上暗藏玄機。它們可以帶你走進神秘的宇宙,讓你沿著衛星的運行軌跡行走,幫你分析運載火箭液體推進劑結構,讓你目睹亞聲速、聲速、超聲速飛行時發動機尾焰的光亮……
“觸手可及”的星辰大海,西工大人的浪漫不要太硬核!
此外,學校建成了18個開放式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可以同時容納2000余名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學校每年投入300余萬元專項經費,支持大學生開展創新性研究學習或參加國際、國內學科競賽……
總之,無論是讀書、做實驗、搞創新,還是運動、休閑,這所聽名字像工廠般壓抑的大學,其實是個助你豐富自我的“修仙”之地。
身處其中的各位“道友”,有億點幸福。
圖:小紅書 -沐風
就業不愁的總工搖籃
當然,西工大人的幸運,不只在可以“修仙”的校園,更在于畢業后,有可以施展拳腳的廣闊天地。這里的畢業證含金量極高,因此,學校的就業率,在找工作難的當下,常年保持在95%以上。
數據源于西北工業大學數據
根據2019年的數據,其中簽約世界五百強企業和國有央企的比例達54.72%。妥妥的別人家的大學!尤其是和軍工有關的各專業,就業率高達100%,且入職的單位各種高大上: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中航光電、航天六院、航空631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
根據中航工業集團人力資源部的統計,在該集團下屬的三大所和三大廠擔任總師(副總師)、特級專家、黨政領導的,西工大校友占60%以上。西工大也因此被成為“總工的搖籃”。
隨手列舉一下,校友就牛逼閃閃:
飛機系空氣動力學專業78級學長楊偉,是殲20總師;
他的同班同學、上下鋪的兄弟唐長紅,是新型“飛豹”、“殲轟7A”、“運-20”的總設計師;
86年從航空發動機專業碩士畢業的樊會濤,是中航工業空空導彈研究院總設計師;
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07級博士畢業生吳偉仁,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兼任嫦娥四號工程總設計師……
總之,西工大為國防科技事業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輸送了20多萬名人才,其中有6位中國十大杰出青年,48位院士,64位將軍。
2011年,在中國航空工業成立60周年紀念表彰大會上,一共頒發了10個“航空報國特等金獎”,6位西工大校友獲此殊榮……
不只在航空航天領域,NPUers在航海領域同樣表現不俗。有大批杰出校友活躍在船舶工業、水中兵器行業的重要管理崗位與核心技術崗位上,如中國船舶集團的董事長雷凡培等,他們為國家的建設貢獻著另一種西工大智慧。
除了頭牌三航專業,西工大的計算機,自動化,電子信息以及軟件微電子也非常強悍,也屬于就業率頭牌學科群。其中,計算機相關專業雄居西北第一,材料科學與工程僅次于清華等頭部高校,并列全國第四。
他們“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只是出于學校的低調作風,一直不為大眾所知。
為國鑄劍的堅毅斗士
不過,雖然西工大人默默無聞,但他們那顆熾熱的愛國心,藏也藏不住。
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華北地區迅速淪陷。為了存續中國高等教育的力量,華北、東北地區多所高校西遷至漢中地區。1938年7月,在距離陜西省城固縣20公里的古路壩村的一座天主教堂里,國立北洋工學院,國立北平大學工學院、國立東北大學工學院、私立焦作工學院,聯合組建了國立西北工學院,這就是西工大的前身。
在這個四面環山的偏僻山村里,師生們開局就是困難模式。最大的難題便是缺少筆、紙和課本等學習用品。但是,這阻擋不住學生們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決心。
流離失所過的他們,最知道知識救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學校提出了“公誠勇毅”的校訓,教育全體師生要公正、誠信、勇敢、堅毅。
學生們志存高遠,秉持著校訓,解鎖了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中學習的新技能:他們用鉛筆芯泡成“墨水”來筆記,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共用一本教材,圖書館的座位也是晝夜交替、輪班利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傅恒志就回憶道:“那時沒有電燈,都是蠟燭和煤油燈,由于開夜車和開早車的人都銜接起來了,所以教室里的燈一直亮著,夜里從遠處看,點點滴滴的燈光長夜不息,所以叫‘壩上長夜,七星燈火’,在那窮鄉僻壤,成為當地一景。”
就是憑著這種決心和毅力,西工大的前輩們將讀書報國、科技興國的微光照進了現實。學院培養出了一大批人才,像清華大學原校長、著名院士高景德,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師昌緒,“兩彈一星”元勛吳自良,以及著名科學家史紹熙、李恒德、葉培大……
他們將一項項科研成果,化成了中國的城池營壘,銅墻鐵壁,讓曾經羸弱、挨打的祖國逐漸走向自立、自強的道路。
后來,在和國家一起成長的途中,西工大幾次搬遷、更名重組。但無論怎樣變化,工大人都不忘軍工強國的使命。
一直以來,學校都是牽頭承擔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和重大專項為數不多的高校之一,西工大人也幾乎參與了代表國家最高水平的所有機種機型的研制:
圖:源于微博-西北工業大學
從殲-5、殲-6、殲轟-7、殲-8、殲-10系列到殲-20;從運-7、運-8、運-10到運-20;從“延安2號”直升機、直-5、直-10到直-20……
因為他們在武器裝備型號研制中取得的成績尤其突出,學校甚至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聯合褒獎,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高校,它也因此常年掛在美國國防部的黑名單上。但是,西工大人卻從不自矜,也不打怵。
他們繼續平靜地將拳拳愛國之心、殷殷報國之志,都融入到實際行動中??赡苤挥行@里的一尊雕塑——《隱姓埋名,為國鑄劍》——是他們內心最壯闊、直白的表達。
圖:小紅書 - Maria
看過無數大學里的雕塑,無不青春昂揚,沒有哪一座將高貴的頭顱深埋在塵埃里。西工大的斗士卻不一樣。他如夸父般具有洪荒之力,卻甘為孺子牛,為國鑄劍,忠誠祖國,頗有一些“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氣魄。
他執大國之劍,守萬家和平,這份無私和高遠,令人淚目,也解釋了為什么在頭部學府尖端人才大量外流的今天,西工大卻保持著留學人員超高的歸國比例,而華為鴻蒙研發,也是因此首選與它合作。
圖:小紅書 - 今天有好好學習嗎
愛吃瓜的有趣青年
就在我們以為西工大人,都是犧牲小我、只為家國的“沒得感情的兵器”時。他們卻說,自己也是有血有肉、浪漫有趣的小可愛。他們的靈魂有多豐滿?
首先,他們也和你我一樣,愛八卦。由于西北人(尤其是晉陜蒙交界一帶),在讀“工”字時發音聽起來像“瓜”,“西工大”就成了“西瓜大”。
身為瓜大的人,自然愛吃瓜。不過他們不大關心娛樂圈的風起云涌,更熱衷于探索校園里的神秘傳說:比如,傳言校車司機以前是開坦克的,隔壁終南山里有個地方是大型的武器制造基地……
咱就是說,一整個“瓜大風”。其實,真正的機密信息怎么可能被廣大普通學生所知?但他們為了能在枯燥的學術生涯里增添一點樂趣,樂此不疲。
圖:源于微博 - 西北工業大學
而當他們真的走進研究所時,就會一秒嚴肅起來。他們謹遵“基礎扎實、工作踏實、作風樸實、開拓創新”的校風,心甘情愿地接受越來越小的社交面,養成越來越嚴肅穩重的人格氣質,這時,即使發現驚天的機密,也能處之泰然,深藏功與名。
除了吃瓜,西工大人,也和你我一樣,十分熱愛生活。他們總是能夠在有限的條件中,開拓無限的可能。以西安疫情封校期間為例,不能自由活動的學生們,仍然能通過藝術來慰藉彼此,共同度過難關。
再說說學校有趣的“空中農場”——200多名師生在宿舍樓的樓頂開辟了3200多平方米的農場。
大家占用課余時間,不拿學分,踴躍種菜,只為了體驗種豆南山下的快樂。后來,學校還開設了烹飪等課程,讓種菜事業形成了閉環。
而說到吃飯,瓜大人也非常有想法。他們深知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需要“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于是,在干飯的路上,所向披靡。
對這種旺盛的食欲,他們也不藏著掖著,開啟了自黑模式,愉快地討論起了食堂搶飯攻略。此外,身處陜西的他們,喜歡吃面食,云餐廳的刀削面,南餐廳的燃面……堪稱一絕。
然而,單純舌尖上的快感不足以撫慰靈魂,于是,一位叫張亞輝的同學,化食欲為生產力,寫出了爆款文章《手搟面加工過程中的非線性力學及熱力學問題》。
這就是西瓜大,這就是瓜大人——他們看似木訥拘謹,不適應我們急功近利的小時代,但他們在瑣碎生活中堅守的英雄夢想卻成了照亮我們每個迷途者的光亮。
校友楊永超說:“你無法想象在這樣一個浮躁的社會,還有一群同齡人這么踏實地,默默地提升自己,默默地學習,日復一日,不張揚,不急躁。”
他說自己以前是一個特別張揚驕傲的人,但見到工大的同學,深受觸動——這里的老師真的是愛學生的,學生是真的在學習,他們真的是國家的棟梁。
想想曾經跟這樣一群人坐在一起學習,總有一種催人上進的力量,怕被他們落下,所以要努力追趕這些堅定前行的國之勇士。
西工大的“內卷”也太可愛了,它告訴我們:你若認真努力,必不負韶華!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909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