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撤銷資格!國自然通報批評多所985名校;C刊編輯部在線辟謠;原天津大學張裕卿教授被舉報事件最新后續....
“學術大事件”為AEIC精品欄目,專門整理匯總最近一周內學術界發生的大新聞,為各位專家學者奉上最熱點、最及時的新聞卡片,助您有效捕捉行業信息,獲取最新領域動態。
學術熱點
01 知網登門道歉?趙德馨教授夫婦論文有望重新上架
5月13日,《中國科學報》從趙德馨教授處獲悉,知網于12日下午登門道歉,表達了重新上架他與妻子周秀鸞論文作品的意愿。
趙德馨告訴《中國科學報》,在他們夫妻起訴知網侵權后,后者不僅下架了他們的涉案作品,連同沒有涉及訴訟的作品也都悉數下架。
他曾主動向知網提出希望恢復這些作品,但對方一直置之不理。直到妻子勝訴后,近幾天才得到他們的回應。
“他們希望我們這邊先出具作品上架的授權書。但根據律師建議,我們將經過慎重思考,在雙方都有足夠誠意的前提下,再簽訂相關協議。”趙德馨表示。
02 10起案件中有7起來自985、211高校!國自然2022年第一批通報批評出爐了!
5月13日上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發布了《2022年查處的科研不端案件處理決定(第一批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22年度第2次委務會議經審議,決定對相關涉事主體進行處理。現將其中給予通報批評的10份處理決定(網絡發布版)予以公布。
此輪公布的10份處理決定涉及10所高校,共計14人。涉事高校包括211高校—天津醫科大學、以及浙江大學、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這5所985高校。有6起案件來自生命醫學專業。
03 太大膽!不法分子制作假C刊,編輯部發嚴正聲明
5月9日,北大核心期刊、CSSCI南大核心期刊《比較教育研究》發布嚴正聲明稱,近期,有不法分子以該刊名義制作假刊,向作者發放用稿通知或獲獎證書,并以“審稿費”“版面費”等名目騙取作者錢財,對作者和該刊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比較教育研究》表示,該刊只有一個版本,月刊,每月10日左右出刊,沒有所謂“普教版”之類版本。該刊編輯部提醒作者和讀者,謹防受騙。全文如下:
嚴正聲明
近期,有作者向本刊反映,發現有不法分子以本刊名義制作假刊,向作者發放用稿通知或獲獎證書,并以“審稿費”“版面費”等名目騙取作者錢財,對作者和本刊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假期刊)
高校動態
01 清華大學嚴正聲明
5月12日,清華大學為保障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數學領軍計劃”)開展而成立的求真書院發布嚴正聲明稱,清華大學求真書院從未授權任何個人、中學及培訓機構開展培訓或指導工作,也未與任何個人、中學及培訓機構有任何合作關系。
清華大學求真書院聲明表示,清華大學求真書院(以下簡稱“求真書院”)自成立以來,本著公平公開透明的原則組織相關項目選拔考試。近期,求真書院獲悉部分中學或培訓機構以求真書院的名義組織開展與招生選拔相關的培訓等活動。對此,求真書院高度重視,已第一時間啟動核查工作,同時在此鄭重聲明:
求真書院從未授權任何個人、中學及培訓機構開展培訓或指導工作,也未與任何個人、中學及培訓機構有任何合作關系。
未經求真書院許可,任何個人、中學及培訓機構不得以求真書院的名義組織開展培訓、選拔考核等工作,否則求真書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未經求真書院許可,任何個人、中學及培訓機構不得在其招生培訓宣傳平臺或宣傳資料中出現“清華大學求真書院”“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數學領軍計劃”“丘成桐數學英才班”等可能誤導學生及家長將相關項目與求真書院招生項目相聯系的文字,否則求真書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針對求真書院已經知悉的各類侵權行為,求真書院將在核查屬實后,予以嚴肅處理!
聲明稱,請社會各界,共同監督,如發現上述違規行為,及時撥打求真書院聯系電話反映。
02 突發!太原理工大學,大門匾牌坍塌
5月12日,太原理工大學校匾牌墜落,砸到一輛轎車。
現場視頻顯示,紅色校匾從大門的橫梁上掉落,一輛銀色小轎車被砸中,牌匾凹陷、破碎。現場有市民打傘、路面潮濕。
事發下午,太原理工大學保衛處告訴九派新聞,確有此事,掉落的校匾位于太原理工大學迎西校區南門。一輛小轎車被砸,但沒有人受傷。
對此,該校一名體院老師回應稱,事發時間約下午一點,學校現在處于疫情封閉管理中,所幸沒有人員受傷。被砸車輛是教工車,損失不大。其猜測,校匾可能是因年久失修,加之近日連續刮風下雨,導致掉落。
日前,該校南門已禁止通行,掉落的牌匾已被拉走,后續處理情況尚不清楚。
03 硬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及浙江大學3篇Science
2022年5月12日,羅斯托克大學Matthias Heinrich,Alexander Szameit及浙江大學楊兆舉共同通訊在Science 在線發表題為“Fractal photonic topological insulator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探索了基于完全由邊緣站點組成的精確分形的分形拓撲絕緣體。
該研究提供了實驗證明,盡管缺乏體帶,但螺旋波導的光子晶格支持拓撲保護的手征邊緣狀態。該研究表明,與相應的蜂窩晶格相比,拓撲分形系統中的光傳輸具有更高的速度。通過超越體邊界對應的范圍,該研究的發現為擴展對拓撲絕緣體的認識鋪平了道路,并開啟了拓撲分形的新篇章。
另外,2022年5月12日,武漢大學陰國印及西班牙拉里奧哈大學Ignacio Funes-Ardoiz共同通訊在Science 在線發表題為“Modular access to substituted cyclohexanes with kinetic stereocontrol”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告了通過實施鏈行走催化從易于獲得的取代亞甲基環己烷模塊化合成具有優異動力學立體控制的二取代環己烷的一般策略。從機制上講,最初引入與環己烷相鄰的空間要求高的硼酯基團是指導立體化學結果的關鍵。這種方法的合成潛力在復雜生物活性分子的后期修飾以及與當前交叉偶聯技術有重要應用潛力。
2022年5月12日,南京大學譚海仁及牛津大學Henry J. Snaith共同通訊在Science 在線發表題為“Scalable processing for realizing 21.7%-efficient all-perovskite tandem solar module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使用可擴展的制造技術展示了高效的全鈣鈦礦串聯太陽能模塊。通過系統地調整不含甲基銨的 1.8 電子伏特混合鹵化物鈣鈦礦的銫比例,該研究提高了大面積刀片涂層薄膜的結晶均勻性。在互連的子電池之間引入了導電保形“擴散屏障”,以提高全鈣鈦礦串聯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功率轉換效率(PCE)和穩定性。該研究的串聯模塊實現了 21.7% 的認證 PCE,孔徑面積為 20 平方厘米,并且在模擬 1 日照度下連續運行 500 小時后保持其初始效率的 75%。
04 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續聘為國家自然基金委兩大學部主任
根據國家自然基金委公布,數理學部與化學學部的學部主任續聘,聘期為4年;具體如下:
關于江松、楊學明同志職務續聘的通知
國科金黨組發〔2022〕31號
各局(室)、科學部,機關黨委,各直屬單位:
經2022年4月21日黨組會議研究決定,繼續聘任:江松同志為數學物理科學部主任(兼職);楊學明同志為化學科學部主任(兼職)。以上同志聘期4年,自2022年4月2日算起。
特此通知。
中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黨組
2022年5月5日
學術輿論
01 極大關注!王祥科的學生于淑君博士學位論文數據異常,博士在讀期間曾發表23篇論文
淑君現任華北電力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4年于濟南大學獲得碩士學位,2017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博士在讀期間共發表23篇文章),師從王祥科(王祥科有多達72篇文章在Pubpeer上被質疑,已經被撤稿17篇)。
但是,近期于淑君的博士畢業論文中的第二部分與王祥科團隊(丁聰聰為第一作者)在2013年發表的文章出現了眾多圖片重復,有趣的是,丁聰聰發表的文章并沒有署名于淑君(據了解,于淑君在2013年還沒有獲得碩士學位)。
最后,丁聰聰等人發表的文章于2020年4月23日被撤稿,主要原因是結論不可靠(涉嫌數據操縱)
02 被學生舉報學術造假一年半后,天津大學原教授再被處理!
5月1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2022年查處的科研不端案件處理決定(第一批次)。其中就包括一年半前被學生用123頁舉報信實名舉報學術造假的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
通報決定,撤銷張裕卿此前申請的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追回上述2個項目已撥資金,取消張裕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資格5年(2022年1月18日至2027年1月17日),給予張裕卿通報批評。
全文如下:
科研進展
01 重磅!北京化工大學教授發現新冠治療特效新藥,并獲發明專利授權
5月10日,北京化工大學童貽剛教授團隊發現的新冠治療新藥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說明書顯示,10μM(微摩爾/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狀病毒復制的倍數為15393倍。
專利的發明人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童貽剛教授解釋稱,可以理解為不用千金藤素藥物時如果有15393個病毒,那么在用10 μM千金藤素藥物的情況下,病毒數將只有1個。也就是說,很少量的千金藤素就能阻止新冠病毒擴增和傳播。
從目前的研究數據看,該藥物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在所有人類發現的新冠病毒抑制劑中排名靠前。美國學者此前也在《科學》發表論文證實,千金藤素的數據在其研究的26種藥物中數據亮眼,而且優于已經獲批上市的瑞德西韋和帕羅韋德。
02 里程碑!《科學》發布迄今最全跨組織細胞圖譜
5月13日,《科學》(Science)雜志連發四篇論文,描述了國際HCA聯盟研究人員已創建出人體33個器官和系統中超過一百萬個細胞的高度詳細的圖譜。該圖譜的完成為人類健康和疾病(包括免疫系統)提供了新的生物學見解,被認為是單細胞生物學領域取得的一個里程碑式的進步。
這些互補的多組織細胞圖譜將有助于形成單一的人類細胞圖譜,并具有許多治療意義,或將幫助科學家重新認識常見和罕見疾病、疫苗開發、抗腫瘤免疫學和再生醫學。這些圖譜已開放獲取,允許研究人員詳細比較人體全身的特定細胞,揭示新的細胞功能。
03 Nature重磅:重大突破!首次實現極端壓強下的材料合成
來自德國拜羅伊特大學的Leonid Dubrovinsky和瑞典林雪平大學的Igor A. Abrikosov等研究者報道了一種方法,該方法開發用于在激光加熱的TPa模式下進行的靜態壓縮實驗。相關論文以題為“Materials synthesis at terapascal static pressures”于2022年05月11日發表在Nature上。
學者訃告
01 沉痛悼念并深切緬懷崔京浩教授
中國共產黨黨員、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退休教師崔京浩同志,于2022年5月11日在山東淄博因病逝世,享年88歲。
崔京浩教授畢生奉獻于土木工程高等教育事業。在土木工程系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數十年,曾任土木工程系副系主任和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在結構力學、防護工程、地下結構工程、防災減災等學科多有重要貢獻。參與組織編寫了我國第一部《中國土木工程指南》,并主編了多部土木工程叢書等。擔任《工程力學》主編和名譽主編多年,為期刊發展、促進工程力學領域的學術交流和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此外,還為土木工程系離退休教職工基金的創立和運行做出了特殊貢獻。
崔京浩教授是一位永遠值得我們敬重和懷念的前輩和良師。
遵照崔京浩教授遺愿,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沉痛悼念崔京浩同志!
特此訃告。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
2022年5月11日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4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