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熱點
01 離譜:北大一研究生偷取同門論文發表,作者竟掛名給武大 3 位不知情的科研汪...
2007 年 11 月,Europe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雜志在官網發布了一份聲明,撤稿了一篇題為 Ultra-Simple Synthesis of Ordered Mesoporous γ-Alumina: High Thermal Stability and Catalytic Activity 的論文。
根據聲明內容:
北大這位同學利用某些高超的「黑客」手段,先是從同門師妹的電腦里偷取了一份論文草稿,接著又偽造作者身份,以武漢大學化學院一課題組的名義將這篇文章發表在 2007 年 9 月 4 日的 Europe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雜志上。
僅僅 2 個月后,這篇嚴重涉嫌學術不端的論文就被雜志出版商發現并撤回了,事件的始作俑者也受到了北大的嚴厲懲罰。
事情發生后的第 2 年,論文原作者將這篇失而復得的文章重新整理一番,最終發表在了化學頂刊 JACS 上,有著 500 多次引用。
02 研究生辱罵防疫執勤人員,并自曝導師姓名,真相反轉
7月14日,一男子在南京南站未戴口罩強行闖卡,并且稱自己是中科大研究生,多次辱罵執勤人員。并聲稱我導師是某某,找我導師去。15日,中科大軟件學院工作人員回應,該生有心理問題,未及時服藥導致。
據網傳視頻顯示,當日,該男子在江蘇南京南站未戴口罩強行闖卡,在被工作人員阻攔后出言不遜,聲稱“我是中國科技大學軟件學院研究生一年級,導師是***,有事找我導師去。”“我有病,我想把他殺了但是我不能”等等。
據知乎網友消息,該生沒戴口罩,手機又沒電了,沒法出示健康碼行程碼,被穿白大褂的防疫人員(拍視頻的人,志愿者,非醫護人員)打了,然后躁狂癥發作,太激動了,開始罵這個人,只罵拍視頻的人,對其他人不停道歉,所謂南大中科大是安保人員在問這哥們個人信息,這哥們太實誠了,把自己信息露個底朝天,所以才說啥找導師。
03 畢業13年后,這名大學生被撤銷畢業證
近日,西安工業大學教務處官網發布了一則《關于撤銷陳華良畢業證書的公告》:西安工業大學(原西安工業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學生陳華良(身份證號:372928********0539),專科,2006年9月入學,2009年7月畢業(畢業證書編號:107021200906000047)。
經查實,該生違反法律和國家招生考試規定,非法取得學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辦法》《西安工業大學學生管理規定》,經學校校長辦公會會議研究決定,現依法依規撤銷西安工業大學(原西安工業學院)107021200906000047號畢業證書,畢業證書作廢,并注銷其學歷信息,現予以公告。當事人如對上述處理有異議,可在公告日起10日內向學校提出書面申訴。
高校動態
01 985高校,籌建醫學院!
從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中國海洋大學頻頻傳出要辦醫學院的消息,一直以來備受社會關注。
前不久,一則消息從青島市中心醫院發出:青島市中心醫院與中國海洋大學醫藥學院簽訂實踐教學基地合作協議及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協議,雙方還共同為實習教學基地和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揭牌。
今年5月,海大公布《中國海洋大學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方案》,在推動學科建設發展的主要舉措中提到:聚焦海洋生命起源與進化、人民生命健康,深入推進海洋生命科學與技術學科群相關學院、科研機構綜合改革;持續推進“藍色藥庫”開發計劃,進一步提升以海洋藥物為特色的藥學學科水平,創新發展模式,“高起點、國際化、面向未來”謀劃發展醫學,形成醫學和生物學相互支撐、耦合發展、協同提升的良好格局。
中國海洋大學校長于志剛主持召開會議研究西海岸校區校園規劃及事業發展規劃,參會人員就西海岸校區后續建設重點及時序、地下通道建設、后勤員工宿舍建設、醫學院建設等進行交流。
02 首個!985高校,揭牌國家級中心
7月25日,我國南疆首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呼吸感染樓正式揭牌。中山大學響應中央要求,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以傳染病防治為重點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將更好地保障南疆各族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03 C9高校,登上頂刊!
7月26日,南京大學徐興旺教授、葉劍博士在數學頂級期刊《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發表了題為“Closed three-dimensional vacuum static spaces”的研究論文。南京大學是本文的第一作者單位及通訊單位。葉劍博士為本文的通訊作者。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是國際上公認的最權威的數學雜志之一,與《Annals of Mathematics》、《Acta Mathematica》以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共同被公認為“世界四大頂尖數學期刊”。
該論文對封閉真空靜態空間進行了研究。基于極大值原理,證明了標量曲率為6的三維封閉真空靜態空間必須與標準單位球面S^3(1)或環面S^1(√1/3)* S^2(√1/3)的有限商等距。
學術輿論
01 打破記錄!PLOS ONE一天撤回了杰出學者王厚彥5篇文章,主要原因是數據異常/ 重復使用
2016年8月5日,紐約市立大學王厚彥(音譯,Wang Hoau-Yan )在PLOS ONE 在線發表題為“Prenatal Cocaine Exposure Upregulates BDNF-TrkB Signaling”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表明,妊娠期間可卡因暴露通過增加 BDNF 親和力上調 BDNF-TrkB 信號傳導及其與 NMDAR 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為了恢復減少的興奮性神經傳遞。
但是,在2022年3月30日,該文章被撤回,主要原因是文章存在眾多數據異常及 重復使用。
另外,PLOS ONE 在同一天撤回了王厚彥發表的其他4篇文章,主要原因是數據異常。
02 震碎我的三觀!中國學者的810篇文章涉嫌論文工廠生成,制造了近1000個晶體結構,由眾多名校參與
劍橋晶體學數據中心 (CCDC)的結構數據庫發現近 1000 個晶體數據結構條目與被確定為論文制造廠文章(涉嫌810篇文章,全部由中國的學者參與提交, 9 篇論文和 12 種晶體結構已被撤回)相關聯后,已對近 1000 個條目進行了標記。
這810篇文章參與的單位包括但不限于同濟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汕頭大學,濟寧市精神病醫院,青島大學,中南大學等,其中絕大部分由醫院的醫生參與。
附上部分文章的列表(文章全部由中國學者發表,另外由于時間匆忙,可能會有少量文章重復)
03 掛名一作3000元起?知名期刊爆出多篇論文作者身份造假
近日,知名開放獲取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接連對該刊兩篇論文表達“編輯關切”。其原因主要為作者身份問題。
《中國科學報》記者檢索發現,兩文作者群體大都來自印尼、伊朗、俄羅斯,其中一篇還涉及一名中國一作。同時,兩文均有作者所在專業領域與發表論文主題“風馬牛不相及”。幾個月前,類似原因還導致該刊另外一篇論文被撤稿。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社會學學者Anna Abalkina今年3月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提到,俄羅斯有一家專門出售論文署名的經紀公司,根據署名位置和期刊的影響因子等,其作者身份有不同的定價,費用從1700元到近5萬元人民幣不等,第一作者的位置通常更貴,起價3000元。
國際視野
01 IJCAI 2022杰出論文獎項公布!南加大、耶拿大學等3個研究團隊獲獎
今年 IJCAI-ECAI 2022 中,共有3篇論文獲得杰出論文(Distinguished Papers)獎項,其分別來自南加州大學研究團隊、耶拿大學研究團隊,以及Christopher Franz、Georg Mogk、Thomas Mrziglod 、Kevin Schewior的合作研究。
此外,包括Gerhard Widmer、Tim Miller、Pete Wurman等在內共 8 位學者嘉賓在會上進行了主題演講。
作為人工智能領域最頂級的國際學術會議之一,IJCAI 自 2016 年起更改為每年召開;據 IJCAI 2022 數據顯示,今年論文投稿量共 4535 篇,最終接收率為 15%。
02 重磅!2022歐洲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這些中國學者入選!
近日,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簡稱“歐洲科學院”)官網公布2022年新當選院士名單。
今年,北京大學方精云教授、謝濤教授,復旦大學王向東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林學民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田志剛教授,浙江大學俞邵才教授,武漢大學姚良忠教授,四川大學徐澤水教授,湖南大學蔣洪波教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王力哲教授、Timothy Michael Kusky教授,電子科技大學申恒濤教授,南方科技大學林間教授等多位國內高校學者入選。
科研政策
01 1569項不予受理!2022年度國自然放榜在即
據了解,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集中接收與受理工作已經結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集中接收期間共接收來自2397個依托單位提交的項目申請294396項。經初步審查,決定不予受理的項目申請共1569項,占項目申請總量的0.53%。合計受理項目申請292827項。
不予受理原因主要集中在:
“未按要求提供證明材料、推薦信、導師同意函、倫理委員會證明等”、“研究期限填寫錯誤”、“不屬于項目指南資助范疇”、“申請代碼或研究領域選擇錯誤”、“申請人不具備該類項目的申請資格”等。年度項目指南中申請規定、科學部資助領域和注意事項以及相應類型項目部分,已經列明了申請條件、研究期限、申請材料、科研誠信要求、資助范圍和申請代碼選擇等要求,部分依托單位或申請人沒有認真執行上述申請規定和要求,導致項目申請沒有通過初步審查。建議申請人在填寫和提交申請材料之前,認真閱讀年度項目指南中相應的內容,并按照要求準備和提交項目申請。依托單位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對項目申請的規范性審查。
02 重磅!2022年度“雙一流”高校建設專項資金,出爐
為了助力高校更好地推進“雙一流”建設,財政部、教育部設立了中央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學科)和特色發展引導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引導專項”),而各省為了提振高教發展水平,也紛紛投入重金,設立專項計劃,支持省內高校的“雙一流”建設。此外,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的專項資金中,也可能涉及高校的“雙一流”建設獎補資金。
向下滑動查看
03 教育部:今后高校有組織科研要著力在四個方面下功夫
近日,教育部召開“教育這十年”“1+1”系列發布采訪活動第八場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科技創新改革發展的有關成效。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在會上介紹:
下一個十年,教育部將著力加強有組織科研,加快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支撐。
雷朝滋介紹,今后一個時期,高校有組織科研要著力在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在實現重大原始創新突破上下功夫。基礎研究一定要提高層次、提高質量,瞄準若干重大前沿科學問題,組織跨學科團隊,長期堅持、長期積累,力爭不斷實現重大原始創新突破,有力支撐我國盡早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二是要在攻克“卡脖子”問題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上下功夫。既要加快戰略高技術發展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又要瞄準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把科技的命脈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國家發展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安全性。
三是要在服務國家區域創新發展戰略上下功夫。要主動服務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布局,以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等為核心,充分發揮高校的區位優勢和學科人才優勢,強化輻射帶動作用,加快科技資源聚集,支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
四是要在提升行業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上下功夫。要主動與行業產業部門和龍頭企業加強對接,走好有組織的產學研深度合作“三部曲”,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科研進展
01 Nature重磅!任性了不是?位錯還能“走走停停”!
來自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的Guangwen Zhou等研究者以銅氧化物到銅的界面轉變為例,證明了失配位錯以一種間歇性的方式調節氧化物到金屬的界面轉變,通過這種方法,界面臺階的橫向流動被固定在失配位錯的核心位置,直到錯位爬到新的氧化物/金屬界面位置。相關論文以題為“Dislocation-induced stop-and-go kinetics of interfacial transformations”于2022年07月27日發表在Nature上。
02 JCI:咖啡改變大腦!科學家發現長期攝入咖啡因可改變小鼠大腦代謝,增強學習能力
最近,科學家在《臨床研究雜志(JCI)》上發表了論文,為這一問題帶來了全新解答。綜合小鼠海馬組織的表觀遺傳組學、代謝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結果,以及小鼠在學習中基因轉錄水平的變化,他們發現一套組合拳下來,海馬神經元從基因表達到代謝過程都“變成了咖啡因的形狀”,干活效率也高了不少。
此前有研究證實長期攝入咖啡因可以抑制早期阿爾茨海默病(AD)的tau蛋白沉積,一定程度上能夠預防小鼠的空間記憶力受損[2];還可以通過降低β-secretase和Presenilin 1來抑制Aβ蛋白的沉積,對小鼠的認知功能起到保護作用。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