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2022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和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獲批信息,已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查詢。申請人、依托單位都可以登錄查詢。
之后陸續有學校發布該校獲得杰青資助情況。截止本文發布之日,我們搜集到以下學校公布獲得了2022年杰青項目資助。
8月8日,北京林業大學發布消息稱,該校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彭鋒獲2022年杰青項目資助。
據該消息介紹,彭鋒,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副院長。長期致力于生物質多糖高值化利用研究,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入選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青年項目)、全國林草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等人才計劃。擔任“林木生物質清潔分離及轉化國家創新聯盟”理事長、林業工程學報青年編委會副主任委員,Carbohydrate Polymer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生物質化學工程等期刊編委。發表高水平論文100余篇,參編中英文專著6部,獲授專利10余件,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梁希林業科技自然科學二等獎等多項獎勵。
8月9日,陜西師范大學官網發布消息稱,“新突破!我校榮獲1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及2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化學化工學院楊鵬教授的“生物大分子可控聚集與界面粘附”獲得杰青項目資助。
據該消息介紹,楊鵬,1978年生,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本碩博畢業于北京化工大學高分子專業,之后赴德國、美國、日本做博士后研究,2012年加入陜師大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高分子表面與界面。目前是中國化學會高級會員,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2019年入選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西安市高層次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西咸新區首批“秦創原創新人才計劃”—戰略科技人才。
據之前公布的消息顯示,吉林大學化學學院張越濤、劉堃、物理學院王彥超、姚明光三位老師獲得了2022年杰青資助?,F該消息在對應學院官網上已刪除。
據吉林大學教師頁面介紹,張越濤教授從事基于可再生資源高分子的催化合成(可持續發展聚合物的催化合成),非食物生物質降解成高附加值化學品或生物質能源的研究,經典或沮喪Lewis酸堿對在聚合物合成中的應用,金屬有機或卡賓催化乙烯基極性單體的活性可控聚合及小分子C-H鍵活化等工作。
劉堃教授從事聚合物接枝納米粒子、表面等離子體納米材料、鋁納米粒子、手性納米材料、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等方面的工作。
(吉林大學物理學院師資隊伍頁面中已有介紹)
王彥超教授從事計算物理方法和軟件研發工作,發展了CALYPSO物質結構預測方法和計算軟件。開發了基于無軌道密度泛函理論的第一性原理ATLAS軟件。
姚明光教授從事凝聚態物理的高壓研究工作,在新型碳材料、超硬新碳相的合成及高壓轉變以及發展新的高壓研究方法等方面做出了系列創新性的工作。
據東華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官網消息稱,羅維教授獲得2022年杰青資助。
羅維,長期從事無機非金屬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的低溫制備研究,獲第十四屆中國硅酸鹽學會青年科技獎、IUMRS Frontier Materials Young Scientists Award、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等獎勵榮譽;入選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等人才計劃,以第一/通訊作者在包括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發表SCI論文50余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6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