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的路上,你有想過未來走一條怎樣的學術道路嗎?
是從踏進高校就勵志晉升教授,還是遙想自己人到中年能成為院士?
當博士們削尖了腦袋競爭的時候,其實大家從出身接受的資源就千差萬別了......
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篇最新研究論文。結果表明,在美國學術界中,近四分之一 (22.2%) 的教授表示他們的父母中至少有一個擁有博士學位,甚至3.7%的教授父母雙方都擁有博士學位。堪稱學術圈“拼爹內卷”了圖片
在這篇名為《Socioeconomic roots of academic faculty(學術教師的社會經濟根源)》的論文中,研究人員調查了7204名美國大學終身教授,統計了他們童年時期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SES)和父母最高教育水平等信息,并與同一時期的一般人口模式進行對比。
父母擁有博士學位的教授更有可能從父母那獲得學術生涯的支持和鼓勵。例如,他們對學術理想的認同感會更強,在學術界重視的活動中有更多、更早的經驗等。數據顯示,高達68.3%的博士父母會為孩子的學術生涯提供大力支持,而高中及以下的父母僅有35.1%。
中國學界最直觀的“拼爹”案例
從學術造假開始
2020年6月初,西南交大陳某鈺被同學聯名舉報,原本可以保送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研究生的資格被取消。
據舉報內容顯示,陳某鈺在大學期間所修21門工科基礎必修課中,有多門課緩考補考。學校規定補考和緩考成績在保研計算中只能算60分,而她以補考分數計入了保研成績。學生們質疑這是公然造假,踐踏規則。
陳某鈺被指是教職工子弟,父親陳某是碩導,母親和某杰是博導,兩人都是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教師。
6月12日晚,西南交通大學發布通告稱,2016級學生陳某鈺在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成績方面存在弄虛作假行為,決定取消陳某鈺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隨后學校再發通報披露:該校時任教務處教務科科長尹某旭,私下接受同事陳某請托,為其女在緩考和課程替代中違規操作,致使四門課程成績計算錯誤。
官方通報中,陳某曾是尹某旭大學本科階段的專業課老師,兩人還師從同一博導。記者搜索中國知網上收錄的8篇尹某旭的文章中,有6篇與陳某鈺父母聯合署名。
隨著事件細節不斷公開,“學二代”話題持續引發熱議。前不久,喧囂多日的藝人仝卓高考舞弊案塵埃落定,從山西到陜西再到中戲,從仝卓繼父仝天峰到臨汾市教育局長、延安市人大副秘書長,一串相關人員被查。2022年1月10日晚間,仝卓微博發文稱:并不是我高考舞弊,是部分人員對我的高考進行了舞弊。
學術圈“拼爹”意味著孩子就是“學二代”,以上兩件事風波還沒過一個月,網上又開始熱議“父母為基因研究領域研究員的小學生因研究癌癥、基因相關獲全國大獎”一事。
2020年7月,一項名為《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作品引發廣泛關注,項目的完成人卻是一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
圖源: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
知名醫療媒體“丁香園”指出,該項目的立意、實驗設計堪比博士生科研水平。而令人驚訝的是,該小學生在實驗記錄本曾寫下“老師們給了我一個基因,叫C10orf67,我上網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
7月13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網站對此發布聲明指出,“經初步核查,該獲獎項目學生系我所研究員之子”,已成立調查組對此事進行深入調查。
7月15日據北京時間視頻報道,武漢又有兩名小學生因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資料顯示,兩名參賽學生當時分別就讀小學三年級和五年級。當日,負責項目審核的武漢科學技術館表示事件正在核實調查......
同類事件頻出后,有網友評價:“怪不得那么多碩博士最后考教資去中小學任教,本來以為人家是圖編制,現在才發現這才是有學術追求的體現,教職不分大中小。”
如果說“學二代”拼的都是父母,形成龐大體系的“學閥”,又是怎樣一股無法撼動的勢力?
韓國學閥有多可怕
182名教授造假,只罰5萬元
2015年,韓國京畿道政府接到舉報:有大學教授的論文著作涉嫌抄襲。檢察廳花了4個月時間突擊檢查了全國110所高校。發現涉嫌抄襲的教授有近兩百人,除了普通的抄襲外,有的人甚至是把封面換掉,就這樣作為自己的作品出版。
最終包括182名教授在內,被提起嚴重刑事訴訟的只有74名,而其中還有三人,因為在海外深造,免予起訴。其余105名教授因為“罪行較輕”,被判處最高1000萬韓元的罰款刑。按當時利率,1000萬韓元折合人民幣5.5萬元。
但是,韓國高校有個不成文規定:不會續聘被判處300萬韓元以上罰金刑的教授。換言之,如果罰金數目在這之下,可能不受影響。
“學二代”的現象也不乏存在,2017年底有韓國媒體曝光:82篇高水平學術論文的第一作者,居然都是中學生!調查后發現:有794篇論文和出版物存在相似問題,被調查人數也擴大到70000人。
近一年的調查后,官方得出了結論:部分學者將自己和親戚子女的名字,掛在了論文上。但其實那些孩子根本就沒參與過研究。后來Nature也報道了這一事件,隨即引起了世界輿論的關注。
此外,募格課堂此前報道過韓國知名女明星碩士、博士論文造假事件:
洪真英于2009年獲得朝鮮大學貿易系碩士學位,3年后的2012年獲得博士學位。但是,其碩士學位論文《通過韓流看文化內容產業動向的研究》在韓國查重網站"copy killer"上顯示的重復率高達74%。最重要的是,洪真英父親是朝鮮大學教授協議會長,目前仍為朝鮮大學的名譽教授,因此通過此事件,洪真英的父親也將被出查處。
此爭議經過網絡發酵后,洪真英并沒有承認論文抄襲,而是聲稱在她讀書時期論文大量引用文獻是當時的慣例,但為了平息爭議,她表示將返還碩士和博士學位。2020年12月末,洪真英曾經就讀的朝鮮大學公開表示:最終判定洪真英碩士學位論文為抄襲,正在辦理取消學位的相關手續。
朝鮮大學前工商管理教授也表示:“洪金英的論文是99.9%的假貨,我根本沒在課堂上見過洪真英,而且她父親是學校的教授,肯定是私下幫助了。”
“學二代”不分國界,這樣層出不窮的“內部人”作弊事件,既嚴重損害了教育公平,也給“被內卷”的學術圈旁人帶來了難以平復的傷害。但不得不承認,在合乎規則的情況下,父母是碩士、博士學歷,孩子更具備走進學術圈的優勢,這不僅是知識的熏陶更是眼界的傳承。作為普通人,難以改變大環境的前提下,其實我們只要能達到自己的理想,也就是最欣慰的事情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81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