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專家被通報批評;985高校博士生質疑組內無人按時畢業,事件180度反轉;中國政法大學回應…
01 985高校博士生質疑組內無人按時畢業,事件180度反轉
浙大讀博8年未畢業,他曾通過媒體發聲表示“進組以來博士無一人按時畢業”,并將未畢業原因歸結為承擔橫向項目過多、導師指導不夠。
最近,此事件迎來180度反轉,一則道歉短視頻,再次把送外賣的浙大博士生推至輿論焦點,“給浙大及浙大竺可楨榮譽學院丟人了!”
在最新的一波討論之中,熱議的核心不再是人才的錯位、職業是否分高低,而更多地集中到了這位名叫孟偉的年輕人,本身的求學經歷上……有人爆料其延畢原因實則是自身心不在科研一途上。
據說他8年畢不了業被清退賴在實驗室不走,是被學校請警車帶走的。本人曾在7月5日發出的一個視頻中表示已經離開浙大,還是坐著警車,至于為什么坐警車,他沒有過多解釋。
4月初,孟偉的導師張光新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作出回應,稱孟偉公開發表的部分言論并不屬實。
因孟偉科研進展緩慢,導師曾就“是否選擇轉碩士”征求他的意見。孟偉拒絕后,導師在2018年讓他寫了一份承諾書對科研投入、成果凝練、進度安排進行了約定。
最終承諾沒有兌現、基本畢業要求也未滿足才延畢處理。
張光新還澄清了課題組的總體情況,已畢業4個博士、十幾個碩士,總體來看延畢情況處于高校的正常水平。
02 重磅名單公布:20所大學入選!
9月21日,中國科協網站公布2022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入選項目。
通知網站顯示,根據《關于申報2022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項目的通知》《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評審細則》要求,經項目申報、資格審查、答辯評審、結果公示,評選出2022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入選項目共計50項。50項入選項目中,28個項目的主辦單位為高校(含附屬醫院),分別為20所大學。
20所高校分別是:北京科技大學、湘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山東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遼寧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重慶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同濟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03 雙一流大學通報學術不端:處理 38 人!撤銷 2 人博士學位
9月19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官網公示了兩則《學術不端行為調查處理情況通報》,兩則通知提及的問題論文共計24篇,17篇已撤回。處理38人,不乏主任醫師。
其中,5起學術不端行為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有關,涉嫌論文數據和圖片造假等。另有31名作者因早前論文問題被復核處理,取消了5位醫生的副主任醫師職稱,撤銷2人博士學位(2人均為副主任醫師,其中一位為研究生導師)。
高校動態
01 安徽省教育廳鄭重聲明!
9月13日,安徽省教育廳發布鄭重聲明,特提醒各地各校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全文如下:
近日,部分學校來電反映,有人冒用省教育廳名義(署名:劉莉,電話:132XXXX8506),要求征訂《<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貫徹實施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導手冊》(定價1080元/套)《<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接入管理規范>貫徹執行與現代教育思想及教學策略設計實務全書》(定價980元/套)。省教育廳在此鄭重聲明:我廳從未推銷上述書籍。該行為已涉嫌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特提醒各地各校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今后收到類似推銷傳真或電話請一律予以拒絕,必要時也可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02 中國政法大學回應:不會補錄!
近日,多所高校陸續發布研究生招生簡章,又到一年考研備戰時。
與此同時,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發布的《關于陸某某等32名研究生放棄入學資格的公示》,引發熱議。
9月21日下午,中國政法大學研招辦回應稱,32人是未按時報到的研究生總數,校方基于學籍管理規定時限判定學生是否放棄入學資格。同時,校方將嚴格按照計劃招生,不會因此補錄其他考生,校方對學生放棄入學表示“尊重學生的選擇”。對于未報到原因,校方工作人員表示并不清楚,如這32名學生有疑問,可以向校研招辦提交書面說明,學校會酌情處理。
03 祝賀!C9教授,當選院士!
2022年9月19日,世界計量經濟學會(Econometric Society)正式公布了2022年新當選院士名單,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陳松年教授當選世界計量經濟學會院士。
世界計量經濟學會于1930年12月29日成立,是全球規模最大、水準最高的經濟學會,聚集全球范圍內最頂尖的經濟學家。該學會要求院士候選人須在經濟理論方面有原創性貢獻,或以數學和應用統計學分析研究經濟問題方面卓有建樹,新當選院士經全體現任院士投票選舉通過。
陳松年教授1986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數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4年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系,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就職于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受聘浙大青山講席教授、經濟學院教授。
此前,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現任院長張俊森教授于2013年當選世界計量經濟學會院士,至此,學院擁有兩位全職教授當選世界計量經濟學會院士。
04 重磅!985大學,醫學部來了!
9月22日夜間,大連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官網發布消息,該學院于2022年9月并入大連理工大學醫學部(籌)。
據介紹,大連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前身為2007年成立的原生物醫學工程系,并于2018年4月更名為學院,原隸屬于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部,2022年9月并入大連理工大學醫學部(籌)。
學術輿論
01 “怪異”的蛋白條帶和通訊郵箱,38所高等院校的44篇論文被指出自一家論文工廠
2020年2月13日,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Mei Ding(音譯 丁梅)團隊在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IF:3.842/Q3)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A miR-1275 mimic protects myocardiocyte apoptosis by regulating the Wnt/NF-κB pathway in a rat model of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induced myocardial injury”的研究論文。
該篇文章于2022年9月13日被撤回,撤稿說明提示本文圖7存在違規行為,但作者并沒有提供原始數據,因此雜志主編撤回了這篇文章。
結合撤稿通知細看圖7,可以明顯看出存在拼接剪切的痕跡。
無獨有偶,細心的讀者還貼出了更多的證據。例如,本文圖6與來自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Xianhai Fang等人2019年發表在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的文章(doi: 10.1515/tnsci-2019-0031)圖3存在重疊。
根據以上兩點質疑,有學者認為本文很有可能出自一家專門從事“蛋白條帶圖造假”的論文工廠,這批論文的WB條帶圖都展現出幾乎一樣的“水墨畫”風格,且互相之間可以看出明顯的重疊。
該學者指出的所有與WB圖造假可能有關的論文共計44篇,發表年份限于2017-2022年間,每一篇文章都在公開評議網站Pubpeer上受到了質疑。
02 堪薩斯大學教授陶豐三項罪名被推翻,但虛假陳述罪名仍成立
根據《自然》(Nature News)消息,當地時間 9 月 19 日,美國地方法院法官Julie Robinson推翻了今年 4 月陪審團對堪薩斯大學化學工程教授陶豐四項定罪中的三項,但仍裁定陶豐因未在校方的利益沖突表格上填寫與中國高校的關系上犯有一項虛假陳述罪。
陶豐于 2014 年起在堪薩斯大學環境有益催化中心(Center for Environmentally Beneficial Catalysis)從事可再生能源及頁巖氣相關項目的研究。2019 年 8 月,陶豐因未能向堪薩斯大學披露他在中國某高校工作的信息而被美國司法部起訴,被認為是第一個在“中國行動計劃”中被捕的學者。2022 年 4 月 7 日結束的庭審中,堪薩斯州地方法院的陪審團認定陶豐犯有三項電信欺詐罪和一項虛假陳述罪。然而法官Julie Robinson 并未設定宣判日期。在要求政府方面提交證據簡報后,她認為該證據不足以證明陶豐犯有電信欺詐罪,但維持了其虛假陳述罪的裁定。目前陶豐正在等待宣判,這可能會在 2023 年 1 月進行,屆時陶豐和他的法律團隊將決定是否上訴。
國際視野
01 想通了?哥倫比亞大學宣布暫停擴招
據悉,哥倫比亞大學校報稱:
今年6月,一份八頁的指導委員會報告提交給教職員工,建議校方在2025年之前暫停評估本科生擴招事宜。其核心的理由是哥倫比亞大學目前教室、宿舍、課程等容量有限,擴招會導致學校無法提供應有的教育質量。
近年來,由于擴招,導致的學生和教授壓力明顯,比如商學院本科生就多招了 800人。一項調查稱,僅有18%的哥倫比亞學院本科生對學校的選課注冊制度滿意,等等。
科研政策
01 教育部:重點支持這14所大學
9月16日,教育部召開2022年度部省合建工作會議,總結過去五年工作,分析形勢任務,全面推動部省合建工作向縱深發展。
部省合建是高等教育領域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有益嘗試,2018年,為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教育部啟動部省合作共建工作,即采用部省合建的新機制、新模式,在尚無教育部直屬高校的13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按“一省一校”原則,重點支持河北大學、山西大學、內蒙古大學、南昌大學、鄭州大學、廣西大學、海南大學、貴州大學、云南大學、西藏大學、青海大學、寧夏大學、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等14所高校建設。部省合建高校將參照教育部直屬高校模式對合建高校的發展予以指導支持,在學科專業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考核評價、對外交流合作等方面與直屬高校同等對待。
02 基金委通報 2022 年第二批科研不端處理結果,涉及中科院等 12 所科研機構和高校
9 月 22 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報了 2022 年第二批次查處的 12 項科研不端案件處理決定。上述案件涉及來自中科院地球化學所、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 12 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 12 名學者。其中 11 名學者存在第三方代寫代投、篡改代表性論著作者排序、盜用他人基金項目號、抄襲剽竊、重復發表、數據篡改/造假、未經同意使用他人署名等問題,分別受到取消申請(和參與)國自然基金項目資格 3-5 年、撤銷已批準項目、追回經費、通報批評等處罰。另有一名電子科技大學學者,因違反評審專家回避要求,被取消評審資格 5 年。
詳情可查看國自然官網通報。
科研進展
01 多個國際首次!北京大學最新Nature
2022年9月21日,李柯伽(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朱煒瑋(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東蘇勃(北京大學)、張冰(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胥恒(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聯合培養)、陳平(北京大學)、牛佳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人組成的FAST優先和重大科學研究團隊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A fast radio burst source at a complex magnetized site in a barred galax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告了從重復源 FRB 20201124A在 54? 天中 82?h 內檢測到 1,863 次爆發。這些觀測顯示法拉第旋轉測量 (RM) 的不規則短時間變化,該測量檢查前 36 天中單個爆發的密度加權視線磁場強度,然后是恒定的 RM。
該研究在超過一半的突發樣本中檢測到圓極化,其中一個突發達到 75% 的高分數圓極化。檢測了分數線性和圓偏振中的振蕩,以及作為波長函數的偏振角。所有這些特征都為在距源約一個天文單位(AU;地球-太陽距離)內的復雜、動態演變、磁化的直接環境提供了證據。
通過Keck望遠鏡對FRB 20201124A的宿主星系進行的光譜和高分辨率成像觀測(圖源自Nature )
該研究對其銀河系大小、富含金屬的宿主星系的光學觀測顯示了一個棒螺旋,FRB 源位于中間星系中心距離的低恒星密度臂間區域。這種環境與在大質量恒星的極端爆炸中形成的年輕磁星引擎不一致,導致長時間的伽馬射線爆發或超發光超新星爆發。
總之,這些探測表明這個快速射電暴處于一個非常復雜的動態演化的強磁場環境中,這不僅加深了人類對快速射電暴的認識,還有助于人類理解快速射電暴及其周邊環境如何產生這些射電暴并影響其傳播。
02 科研界“神雕俠侶”段鑲鋒/黃昱,聯手再發PNAS!
電催化析氫反應(HER)對綠色制氫技術的發展至關重要。雖然人們已經廣泛觀察到HER顯示出獨特的pH依賴性動力學,但到目前為止,仍然缺乏這一機理的深刻認識。因此,了解電化學界面對于發展更高效的電化學過程是必不可少的。
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段鑲鋒、黃昱,加州理工學院William A. Goddard III等人通過結合實驗和理論,從分子水平來了解電化學界面。采用一種獨特的表面特異性電輸運光譜方法,來探測Pt表面的水的質子化狀態,并通過實驗確定了表面水合氫離子的pKα為4.3。量子力學和反應動力學計算證實了水合氫離子(H3O+*)在Pt表面發生富集,并預測表面水合氫離子的pKa為2.5~4.4,證實了實驗結果。
觀察到的Pt表面水合氫離子的pKa與HER動力學具有相關性:在較低的pH值下,質子化的表面有利于增強HER動力學,Tafel斜率為30 mV dec-1;在高的pH值下,去質子化的表面的HER過程受到了Volmer步驟的限制,Tafel斜率為120 mV dec-1。
總之,這些見解為依賴pH的HER動力學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解釋,可能有助于設計、優化可再生能源轉換的電催化劑。相關工作以《Determining the hydronium pKα at platinum surfaces and the effect on pH-dependent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kinetics》為題在《PNAS》上發表論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81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