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多省向“雙一流”發起沖鋒。
12月2日,黑龍江省新一輪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名單發布;
11月30日,《福建省第二輪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方案》印發;
11月23日,江西省出臺《關于加快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實施意見》......
作為“雙一流”建設的重要后備力量,各省遴選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成為地方高等教育“突圍”的關鍵,受到地方政策和經費投入的大力支持。各省“種子選手”陸續登臺,勢必將掀起新一輪的建設高潮!
黑龍江
近年來,黑龍江高等教育辦學水平和服務能力實現新提升。通過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龍江振興發展需要,大力實施“雙一流”和“雙高”戰略,黑龍江有4所高校、12個學科入選了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分別位居全國第10和第13位。
面向“十四五”,黑龍江再次蓄勢發力。12月2日,黑龍江省公布新一輪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名單,確定“十四五”期間黑龍江省重點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1所、國內一流大學9所,世界一流學科27個、國內一流學科70個、特色學科16個、培育學科28個,范圍覆蓋全省21所高校。
同時,為快速提升高等教育服務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省委省政府將新一輪省“雙一流”建設資金由以往每年5億元增加到10億元。新一輪省“雙一流”建設進一步完善了服務黑龍江省“4567現代產業”發展計劃的學科體系,將極大提升黑龍江省高校高水平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和科技創新水平,為黑龍江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急需提供更多一流人才和高端成果,有力推動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福建
在創建一流的道路上,福建省從未停歇。僅在11月,福建省就相繼印發了《福建省高等教育十年發展規劃(2021-2030年)》、《福建省第二輪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方案》、《福建省一流應用型高校建設實施方案》等多個重要文件。
其中,《福建省第二輪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加快建設一流大學和優勢學科,為新時代新福建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有力支撐。到2026年,力爭4所高校、10個學科達到國家“雙一流”建設標準。《方案》明確,賦予廈門大學自主權,自主確定省“雙一流”建設學科。推動福州大學做大做強化學學科,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建造、 大數據與智慧管理等學科群培育國家一流學科。此外,《方案》還提出支持華僑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集美大學、閩南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福建學院等高校建設優勢特色學科。
據了解,2018年,福建省教育廳等部門就聯合發布了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確定了首批福建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包括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福州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建師范大學。2019年7月,增補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集美大學這3所高校為省級一流大學(B類)。此外,福建工程學院、閩江學院、泉州師范學院、閩南師范大學、廈門理工學院這5所高校為省級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江西
近年來,江西通過加快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在培養高素質人才、攻克“卡脖子”技術、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持續發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支撐。同時,江西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本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需要,以“雙一流”建設為牽引,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實施分類管理、分類評價。
自去年12月確定了江西省“十四五”期間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后,近幾個月來,為加快推進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江西省教育廳又接連印發了《江西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江西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突出建設重點 組建沖擊國家“雙一流”突擊隊的通知》 等多個重磅文件。在11月底最新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江西提出力爭在下一輪國家“雙一流”建設中,新增1-2所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3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
同時,《實施意見》明確將高校“雙一流”建設作為江西高等教育的龍頭工程,擺在突出位置,健全政府、高校、社會協同投入長效機制,加大“雙一流”建設經費投入,擴大高校“雙一流”建設自主權,強化對高校“雙一流”建設的政策保障。
《實施意見》的發布,將為江西省“十四五”期間“雙一流”建設指明方向,為進一步推動江西省高等教育內涵特色發展,增強高等教育引領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加快江西省高等教育“突圍”提供有力保障。
江蘇
作為高教強省,高水平大學建設一直是江蘇高等教育發展的關鍵任務之一。
早在去年2月,江蘇就印發實施了《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方案(2021-2025年)》,進一步明確了未來五年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的目標:到2025年,江蘇更多高校進入國家層面開展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進入全國前列的高水平大學達到20所,其中省屬高校達到11所。省屬高校中新增2-3個學科進入全國學科評估前10%。通過高水平大學建設,進一步提升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努力形成高原敦實、高峰迭起的高等教育強省建設新格局。
根據《建設方案》,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啟動實施,并遴選了17所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建設高校,其中A類10所,B類7所。A類建設高校為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和列入2017—2020年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支持的省屬高校,B類建設高校為列入2017—2020年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培育支持的省屬高校和其他學科優勢、行業特色、服務發展成效明顯的省屬高校。今年10月,南京審計大學增補進入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B類建設高校行列。
廣東
經濟實力“硬核”的廣東,是本地高校沖一流的強大后盾。
2021年8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實施方案(2021—2025年)》,并確定了47所高校作為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2021—2025年)建設高校。
據了解,根據廣東省財政“沖補強”專項資金安排方案,“十四五”期間在省級教育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沖補強”資金262.85億元,其中“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資金103億元、“粵東粵西粵北高校振興計劃”(內涵建設)23億元、“特色高校提升計劃”41億元。2022年度,廣東計劃培育一批沖擊國家“雙一流”潛力高校,列入全國百強的高校數將達到12所左右。
今年10月,廣東省教育廳公示2023年高等教育 " 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 " 提升計劃資金安排方案,資金總額為 31.75 億元,較2021年(23.1億元)、2022年(29.5億元),經費投入持續提升。
此外,遼寧、浙江、河南、安徽等多個省份在十四五規劃中也紛紛明確了重點支持省內多所高校建設“雙一流”。
如《遼寧省“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提出,支持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中國醫科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11所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和國內一流大學。建設20所左右高水平應用型大學、100個左右支撐遼寧振興發展的一流特色學科、1000個左右一流本科專業。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支持浙江大學打造世界一流大學,支持西湖大學開展新型省部共建,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學,支持中國美術學院、寧波大學等加快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支持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師范大學等高校創建國內一流大學,引領輻射帶動浙江高等教育水平整體提升。支持一批特色鮮明的高校創建國內特色高水平大學。
新一輪“雙一流”建設號角已經吹響,各地實力選手負勢競上,競相軒邈,上演新一輪激烈角逐。不僅激發了高校爭創一流的干勁,也為國內高等教育發展注入活力,促成國內高等教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好局面。期待這些被寄予厚望的實力選手,凌厲逆襲,脫穎而出!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