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博管會發布了2023年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指南,內容上有較大的變化。
本次《指南》在內容上較往年呈現三個變化:
1 資助結構
面上資助不再分設一等、二等資助,資助標準統一調整為自然科學資助標準8萬元,社會科學資助標準5萬元。近年來,面上資助一等資助獲得者占比非常低,不足以形成梯次配置結構;而且二等資助獲得者在總申請人數中占比也不高,本身就是好中選優。為保證博士后基金的資助效益,充分發揮基金激勵作用,2023年面上資助作出上述調整。
2 申報周期
將申請人申報周期從2個月調整為1個月??s短基金申報周期是廣大博士后申請人比較集中一致的建議。結合日常工作統計分析,在以往申報階段,第一個月申請人數占比10%,第二個月占比90%。因此,為配合基金申請人科研工作,提高基金資助工作效率,做出上述調整。
3 科研誠信
在申請條件中明確申請人科研誠信要求,強調設站單位對科研誠信相關內容核查的職責。按照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及多部門聯合簽署的《關于對科研領域相關失信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相關要求,在基金資助科研誠信建設工作中落實申請人、設站單位、基金會三方責任。
2023年,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將開展面上資助兩批次、特別資助、優秀學術專著出版資助等工作。
面上資助
面上資助是給予博士后研究人員在站期間從事自主創新研究的科研啟動或補充經費。由專家通訊評審確定資助對象。資助標準分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類。自然科學資助標準為8萬元;社會科學資助標準一般為5萬元。對從事基礎研究的博士后研究人員適當傾斜。在面上資助中實施“地區專項支持計劃”,對在西部地區、東北地區及脫貧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博士后設站單位從事研究工作的博士后研究人員予以傾斜資助,其中對西藏、新疆地區重點傾斜。“地區專項支持計劃”不面向以上地區部隊設站單位、中央部屬高校、一流高校、高校中的一流學科及中國科學院研究單位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優先資助申請項目與上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地區專項支持計劃”與同批次面上資助工作一同組織開展,申請人不得同時申報。2023年資助約300人,資助標準為自然科學8萬元、社會科學5萬元。
特別資助
特別資助分為特別資助(站前)、特別資助(站中)兩種類型。
特別資助(站前)是為吸引新近畢業的國內外優秀博士進站,在自然科學前沿領域從事創新研究實施的資助。由專家會議評審確定資助對象。2023年資助約400人,資助標準為18萬元。特別資助(站中)是為激勵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增強創新能力,對表現優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實施的資助。由專家會議評審確定資助對象。2023 年資助約800 人,資助標準為自然科學18萬元、社會科學15萬元。
優秀學術專著出版資助
優秀學術專著出版資助用于資助博士后研究人員出版在站期間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資助領域為自然科學。專著編入《博士后文庫》,有獨立書號,由科學出版社出版。2023年資助約30部專著,資助標準為每部專著平均8萬元。
資助工作時間安排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