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一位同行,在大學任教,評上副教授已經快20年了,培養了近50名碩士研究生,也可謂是桃李滿天下了,這位朋友在校企合作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主持了橫向項目達400w,可是卻一直無法晉升教授;而同單位的年輕博士剛剛拿到一個面上項目(56w),就順利拿到了教授職稱。
這位同行朋友感嘆說:橫向項目不值錢啊!就是這么神奇,整天喊著口號說要推進成果轉化,要重視高校和企業的合作,可校企合作項目經費幾百萬也比不上一個幾十萬的國基金?
每年初,各大高校關于如何申請國基金的報告可謂是緊鑼密鼓鋪天蓋地熱鬧非凡,幾乎每個星期都有好幾場關于如何申請國基金如何寫項目申請書的講座,造成一種錯覺是,高校教師除了拿國基金,其他工作都不值一提!國家破除唯論文后,唯基金現象正在持續加劇!
如今許多高校的一種普遍現象是,剛剛進入高校的年輕博士,只要拿到一個青年基金,就很大機會晉升副教授了;而很多默默教書育人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老教師,盡管可能也拿到許多省級廳級項目橫向項目等等,但因為沒有國基金,連申報評職稱的資格都沒有!
誠然,國基金項目作為重要的基礎研究項目,確實是很有分量!但如果唯我獨尊,將其他項目和成果一律視為不屑一提,似乎太極端了?
不過,看看網友是如何留言的:
1. 分學科,基礎學科搞基金,應用學科搞橫向。
2. 400萬橫向課題,尤其是解決企業問題的課題更應該評教授。
3. 真正能完成橫向經費的,不缺錢!不需要教授頭銜的。搞純理論的,需要頭銜多發點工資。
4. 沒有對錯,主要看評定規則。
5. 西工大新增了成果轉化評教授,轉化1000萬以上可以報名參加pk,2022上了三個這樣的教授。
6. 應該再深入甄別,56w國基面上如果只是發論文,那需要有理論創新,水論文的不要上正高。400w的橫向要切實解決企業卡脖子問題,沒技術含量的不要上正高。
7. 不能拿錢多少做對比。橫向項目可能解決是實際問題,也有可能有解決科學前沿技術問題,但是缺少權威論證。但是國基不一樣,它基本站在同行前列,是具有先進性科學性的,并且過程有權威性論證,而且成果跟系統技術,科學關鍵度很大。……所以不能單純拿錢數字做對比。
8. 橫向經費你說要多少吧。YQ期間,無論外面的中小企業日子多難過,高校里面的經費仍然是逐年增長,而且是按比例,有計劃地增長,要多少有多少,尤其是今年,實驗室有大半年的時間都關著,但是橫向經費突破新高,逆世飛揚。
9. 很多人弄不清因果,做科研的最終目標是啥?一個國基弄幾篇論文就可以結題,在我看來就是基本沒有成果,這種錢最好用,所以大家拼命搶。橫向都是分筆給錢,400W至少要給企業創造4000W以上利潤,這才是真正有經濟及社會效益的。從成果角度,國家基金基本等于0。
10. 說到底還是國自然最公平,你是沒看到橫向課題左手倒右手,省自然你連出學院的機會都沒有。國自然和高考一樣,公平決定一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