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院院士增選的有效候選人名單其實在一個月之前就已經公布,但是隨之而來帶我們的討論其實還是有很多。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今年兩院院士候選人的畢業院校、曾經就讀過的院校,以及他們的年齡結構還有籍貫分布,這些對于我們了解今年兩院院士候選人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在一起來看看今年兩院院士候選人他們的所在單位,這些優秀的院士候選人到底就職于哪些高校!
首先,圖片來源于軟科感謝其對于數據整理。我們可以看到,其實我國大部分候選院士就職還是在各大985高校中,榜單羅列了前35所高校,除了個別醫學院和專業性比較強的高校之外,其余很少有非985高校可以上到這個榜單。那就是因為其實很多綜合性質的大學,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生源質量,其實都已經被各大985率先掐走了一批了,所以流入到后面高校的院士候選人自然而然的就少了很多,但是也并不意味著就沒有綜合性的非985高校上榜。蘇州大學雖然是一所綜合性的211大學,但是其仍然在云集985高校的名單里分到了一杯羹,也可見蘇州大學硬實力還是很強的。
再來看到榜單的最前面,我們可以看到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依然是本屆兩院院士候選人最多就職的高校,其中清華大學以45名中科院和18名工程院,總計63位候選人在學校就職的成績,位列全國第一。而后的北京大學則是以13名院士候選人之差,位列全國第二,兩者對于身后高校的領先幅度還是比較大的。
在清北之后的則是我們的華五高校,浙交復科,這四所高校在整體關于院士這項指標上的排名,基本上是處于清北之后,華五內部關于院士的數據排名,也基本上是浙大領先于上交大和復旦大學,中科大和南京大學彼此競爭一下。但是就今年院士候選人在校就職人數這一個數據上,南大是在華五末尾的,甚至是沒有進入前7,以1人次的差距惜敗給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其實從中科大開始,各大高校今年院士候選人在校任職的數量差距就并不是很大了。第6位的中科大,有19位院士候選人在校任職,而后是18位的北航以及同為17位的南京大學和同濟大學。哈工大僅僅以1名之差位列第十,和今年高考錄取均分一樣,成為了前十守門員。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協和醫學院,該校非985也非211,僅為一所雙一流高校。但是憑借著協和醫院的實力,使得其吸引了一眾優秀的醫學類相關人才以及院士的加盟,所以北京協和醫學院成為今年院士候選人最多任職的雙一流高校,也算是實至名歸!
除了我們提到的北京協和醫學院之外,陸軍軍醫大學和首都醫科大學,其實這兩所高校的生源質量以及醫術水平都是很高的,所以也各有6位院士在這兩所高校中任職,并在今年成為了院士候選人,所以這些醫學院在今年,也會全力的協助這幾位院士今年的評選,也希望這些院士候選人能夠評上今年的院士,然后帶動整個醫學院和我國的健康事業的不斷發展!
不知道對于這樣一份各大高校兩院院士候選人的任職數量排行榜,各位有何看法呢?歡迎關注評論,我們明天再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