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基金發布了《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集中接收與受理情況分析》。
2023年集中接收期間的項目申請與受理情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申請量再創新高,集中接收項目申請量首次超過30萬項,申請量增幅同比放緩;
2.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地區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量增幅同比降低,人才類項目申請量持續增加,增幅較大;
3.在初審工作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持續完善信息系統輔助功能,進一步簡化初審要點,使不予受理率及不予受理項目數均進一步下降。
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下簡稱“科學基金”)項目集中接收工作于2023年3月1日開始,3月20日16時截止。在此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共接收來自2400個依托單位提交的13類項目申請304333項。經形式審查,共受理項目申請303322項。
1.申請情況
1.1 總體情況
2023年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項目申請數首次突破30萬項,同比增加9937項,增幅3.38%,與2022年同期的6.39%相比,申請量增幅放緩。集中接收項目申請總體情況見表1。
1.2 按項目類型統計
2023年,共有13個類型項目在集中接收期接受申請,與2022年同期相比,多數類型項目的申請量有所增加。
其中,量大面廣的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地區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量分別增加3075項、5111項和591項,增幅分別為2.64%、3.96%和2.43%,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量及增幅均超面上項目。上述三類項目的申請量增幅與2022年同期相比均有所降低,申請量增加數合計為8777項,占集中接收項目增量的88.33%。
人才類項目的申請量持續增加,增幅較大,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含港澳)增加627項,增幅8.83%;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增加529項,增幅11.47%;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增加43項,增幅12.91%;外國學者研究基金項目增加423項,增幅22.79%。部分類型項目申請量較2022年同期有所降低,其中,重點項目減少31項,降幅0.71%,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自由申請)減少41項,降幅6.39%。相關統計數據見表2。
1.3 按項目管理部門統計
2023年,各項目管理部門集中接收的項目申請量較2022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加。其中,交叉科學部申請量增幅最高,達26.05%,其次是國際合作局和信息科學部,增幅分別為22.79%和4.88%;數理、化學、生命、地球、工程與材料、管理、醫學科學部的增幅均低于3.5%。在各項目管理部門中,醫學科學部的申請量仍為最高,達91228項,占比29.98%。各項目管理部門集中接收項目申請情況見表3。
1.4 按依托單位隸屬關系統計
2023年度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除教育部所屬依托單位項目申請量下降0.49%,其他各系統所屬依托單位的項目申請量較2022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來自地方省市自治區所屬依托單位的項目申請量最大,為170826項,占總申請量的56.13%。相關統計數據見表4。
1.5 按依托單位所在地區統計
2023年度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來自北京的項目申請量仍最高,占比為11.24%,其次為廣東、江蘇、上海和浙江。上述五個地區的項目申請量占比達42.75%,項目申請區域集中性仍較為明顯。多數地區申請量較2022年同期增加[1],其中,澳門特別行政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增幅分別為66.67%和18.01%。內地增幅最大的地區為海南(15.57%),其次為安徽(15.33%)。北京、上海、湖北、天津、河北、內蒙古、青海、西藏的申請量較2022年同期則略有下降。
1.6 按依托單位統計
2023年,共有2400個依托單位在集中接收期提交項目申請,比2022年同期增加3個。其中,353個依托單位的申請量在200項(含)以上,單位數比2022年增加8個;55個依托單位申請量超過1000項,同比增加2個。項目申請量最多的20家依托單位全部為高等院校,共申請項目62587項,占申請總量的20.57%;申請量前100位的依托單位申請項目總數為142847項,占比為46.94%。
1.7 按申請人性別和年齡統計
2023年度集中接收項目申請的申請人中,男性與女性占比分別為60.91%和39.09%,與2022年同期相比基本穩定;不同年齡段的性別占比存在差異,30歲以下的申請人中,女性占比均高于男性,而在30歲以上的申請人中,男性占比均顯著高于女性。從年齡分布統計,31~35歲的申請人最多,有107449位,占比達35.31%,且該年齡段的申請人數量較2022年同期增加量也最大,增加3678位,增幅為3.54%;36~40歲的申請人數量次多,有71034位,占比23.34%。在65歲以下各年齡段中,41~45歲的申請人增加3162位,同比增幅最高,為7.27%。相關統計數據見表5。
1.8 按科學問題屬性統計
2023年,自然科學基金委按照科學基金資助導向要求,持續開展基于四類科學問題屬性的分類申請與評審改革。集中接收期間,除數學天元基金項目(224項)、外國學者研究基金項目(2279項)及交叉科學部接收的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和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共813項)外,其余301017個項目申請均選擇科學問題屬性,占比98.91%;重點項目、面上項目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繼續試點開展分類評審。
總體上看,選擇“需求牽引、突破瓶頸”屬性(屬性III)的項目最多,占申請總量的46.53%;其次為選擇“聚焦前沿、獨辟蹊徑”屬性(屬性II)的項目申請,占申請總量的44.78%;選擇“鼓勵探索、突出原創”屬性(屬性I)和“共性導向、交叉融通”屬性(屬性IV)的項目申請占比分別為4.06%和4.63%(交叉科學部項目申請默認選擇屬性IV)。
各科學部所接收的項目申請選擇的四類科學問題屬性分布與領域特點直接相關。以面上項目為例(圖1),數理、化學和醫學科學部的面上項目選擇屬性II的項目申請占比最高,分別為60.13%、54.06%和63.53%;其余科學部面上項目選擇屬性III的項目申請數最多,其中工程與材料科學部選擇屬性III的項目占比最高,達到73.12%。
2.受理情況
2.1 總體情況
自然科學基金委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以及科學基金相關類型項目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對項目申請進行了初審。經初審,不予受理的項目申請共1011項,占項目申請總量的0.33%。不予受理率較2022年同期(0.53%)進一步下降。不予受理項目主要集中在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73項)、面上項目(295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117項)和外國學者研究基金項目(78項)。上述4類項目的不予受理數量占不予受理項目總數的85.36%。在提交項目申請的2400個依托單位中,有1915個依托單位無不予受理項目。
2.2 不予受理原因分析
2023年集中接收項目的不予受理原因分布如圖2所示。項目申請不予受理主要是由于申請人對于相關管理要求不了解所致。
①未按要求提供證明材料、推薦信、導師同意函、倫理委員會證明等
②不屬于項目指南資助范疇
③申請代碼或研究領域選擇錯誤
④申請書缺項
⑤申請人不具備該類項目的申請資格
⑥申請人或主要參與者申請超項
⑦其他可認定的不予受理情形
⑧研究期限填寫錯誤
⑨申請人正在承擔或申請社科基金項目(限管理科學部)
⑩高級職稱的申請人或主要參與者承擔或申請多個項目單位不一致,未標注說明
年度項目指南中申請規定、科學部資助領域和注意事項以及相應類型項目部分,對申請條件、申請材料、科研誠信要求、資助范圍和申請代碼選擇等要求有詳細說明,建議申請人認真閱讀相關內容,并按照要求進行項目申請。依托單位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對項目申請的規范性審查。
3.集中接收與受理工作特點
2023年自然科學基金委集中接收與受理工作總體呈現出以下特點:
(1)深入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持續完善信息系統輔助功能,進一步簡化項目申請材料要求。加強信息系統前端控制,對于主要的項目類型,研究期限由信息系統自動生成。同時,繼續實行填寫主要參與者時不再列入學生,項目申請書中主要參與者信息在線采集等舉措,切實減輕科學技術人員填表負擔。
(2)按照“簡化程序要求、把握初審依據、統一工作標準”的要求,規范有序組織項目初審工作。在申請量突破30萬的情況下,堅持“能簡則簡”原則,持續簡化形式審查要點。同時,依托單位充分發揮對申請書規范性的指導和審查作用,不予受理率及項數均進一步下降。例如:在申請量前20位的依托單位中,蘇州大學的不予受理項目僅1項,不予受理率為0.05%;首都醫科大學和中南大學分別僅有2項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率分別為0.09%和0.08%。
(3)落實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資助統籌要求,提升資助效益。對重大項目、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重大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以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相關人員聯合限項;進一步完善科學基金人才資助體系,加強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與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的統籌銜接。
近年來,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量持續攀升,科學基金項目受理和評審工作面臨巨大挑戰。自然科學基金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四個面向”,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的發展方針,不斷深化科學基金改革,不斷形成有利于原始創新和人才培養的基礎制度,充分發揮科學基金在科技事業發展中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為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供堅實支撐。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