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對2022年、2023年、2024年國家自然基金項目不予受理的原因進行整理匯總,供參考。
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下簡稱“科學基金”)項目集中接收工作于2024年3月1日開始,3月20日16時截止。在此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共接收來自2485個依托單位提交的14類項目申請384564項。經形式審查,共受理項目申請383123項,不予受理項目申請1441項。
2024年集中接收期間,共接收項目申請384564項,申請量較2023年同期增加80231項,增幅達26.36%,與2023年同期的3.38%相比大幅增加。集中接收項目申請總體情況見表1。
3個項目管理部門申請量超5萬項,其中醫學科學部申請量最大,共113700項,占比29.57%,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和生命科學部位列第二、第三位,申請量分別為64712項和56351項。各項目管理部門集中接收的項目申請量較2023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加。6個項目管理部門增幅超25%,增幅最高的3個項目管理部門是交叉科學部、化學科學部和信息科學部,增幅分別為37.52%、29.71%和29.28%。此外,數理、生命、地球、工程與材料、管理、醫學科學部項目申請量增幅均高于15%。各項目管理部門集中接收項目占比與2023年項目基本穩定,具體情況見表3。
1.4 按依托單位統計 2024年,根據基礎研究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自然科學基金委進一步優化分類申請與評審模式,將四類科學問題屬性簡化為“自由探索類基礎研究”和“目標導向類基礎研究”兩類研究屬性。在集中接收項目中,除數學天元基金項目(281項)、交叉科學部項目(1118項)、外國學者研究基金項目(2898項)和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項目(327項)外,其余379940個項目在申請時均需要選擇一類研究屬性,占集中接收項目申請量的98.80%,其中“自由探索類基礎研究”項目占比38.22%,“目標導向類基礎研究”項目占比61.78%。對于試點分類評審的面上、青年科學基金和重點項目,選擇“目標導向類基礎研究”的占比分別為61.49%、62.61%、64.86%。 項目申請的研究屬性與各項目管理部門資助領域密切相關。如數理科學部選擇“自由探索類基礎研究”的比例最高,達到60.25%,管理科學部和工程與材料科學部“目標導向類基礎研究”占比則分別達到78.65%和78.62%。相關統計數據見圖3。 自然科學基金委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以及科學基金相關類型項目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對項目申請進行了初審。經初審,不予受理的項目申請共1441項,占項目申請總量的0.37%,較2023年同期 (0.33%)基本持平,不予受理項目數量和占比均保持在較低水平。不予受理項目主要集中在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89項)、面上項目(463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180項)和外國學者研究基金項目(115項)。上述4類項目的不予受理數量占不予受理項目總數的87.76%。在提交項目申請的2485個依托單位中,有1835個依托單位無不予受理項目。申請量前20的依托單位中,首都醫科大學和南京醫科大學的不予受理項數僅有1項。 2024年集中接收項目的不予受理原因分布如表4所示。其中,不予受理項目最多的3個原因分別為“未按要求提供證明材料、推薦信、導師同意函、倫理委員會證明等”“不屬于項目指南資助范疇”和“申請代碼或研究領域選擇錯誤”。由于不符合國家科技計劃資助統籌要求而不予受理的集中接收項目共24項。 不予受理相關的各項要求在年度項目指南以及申請書填報說明和撰寫提綱中均有明確規定,建議申請人在撰寫申請書時仔細閱讀相關規定并按要求認真填寫,依托單位應持續壓實主體責任,不斷加強對申請書的規范性審核。 2024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集中接收與受理工作總體呈現出以下特點: 2024年度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共接收14類項目申請384564項,同比增加80231項,增幅26.36%,其中面上項目申請量增加58346項,增幅48.77%。其他項目類型的申請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通過優化申請材料提交要求、簡化初審要點等措施,不斷優化初審工作、持續提升初審工作效率。同時,依托單位也充分發揮對申請書規范性的指導和審查作用,在申請量大幅增長的情況下保持不予受理在較低水平。 集中接收期間,根據重大項目、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重大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聯合限項要求,對于8項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不予受理;根據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的統籌銜接要求,對15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不予受理。 在近年來,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量持續攀升,對科學基金的評審與資助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自然科學基金委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礎研究和科學基金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基礎研究和人才培養,深化科學基金改革,優化資助與管理機制,合理配置資源,全面提升立項水平和資助效能,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集中接收與受理情況,分析結果表明,2023年集中接收期間的項目申請與受理情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申請量再創新高,集中接收項目申請量首次超過30萬項,申請量增幅同比放緩;二是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地區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量增幅同比降低,人才類項目申請量持續增加,增幅較大;三是在初審工作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持續完善信息系統輔助功能,進一步簡化初審要點,使不予受理率及不予受理項目數均進一步下降。
2023年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項目申請數首次突破30萬項,同比增加9 937項,增幅3.38%,與2022年同期的6.39%相比,申請量增幅放緩。 2、按照項目類型統計 2023年,共有13個類型項目在集中接收期接受申請,與2022年同期相比,多數類型項目的申請量有所增加。其中,量大面廣的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地區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量分別增加3 075項、5 111 項和591 項,增幅分別為2.64%、3.96%和2.43%,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量及增幅均超面上項目。上述三類項目的申請量增幅與2022年同期相比均有所降低,申請量增加數合計為8 777項,占集中接收項目增量的88.33%。人才類項目的申請量持續增加,增幅較大,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含港澳)增加627項,增幅8.83%;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增加529項,增幅11.47%;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增加43項,增幅12.91%;外國學者研究基金項目增加423項,增幅22.79%。部分類型項目申請量較2022年同期有所降低,其中,重點項目減少31項,降幅0.71%,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自由申請)減少41項,降幅6.39%。 3、按照項目管理部門統計 2023年,各項目管理部門集中接收的項目申請量較2022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加。其中,交叉科學部申請量增幅最高,達26.05%,其次是國際合作局和信息科學部,增幅分別為22.79%和4.88%;數理、化學、生命、地球、工程與材料、管理、醫學科學部的增幅均低于3.5%。在各項目管理部門中,醫學科學部的申請量仍為最高,達91 228 項,占比29.98%。 總體上看,選擇“需求牽引、突破瓶頸”屬性(屬性III)的項目最多,占申請總量的46.53%;其次為選擇“聚焦前沿、獨辟蹊徑”屬性(屬性II)的項目申請,占申請總量的44.78%;選擇“鼓勵探索、突出原創”屬性(屬性I)和“共性導向、交叉融通”屬性(屬性IV)的項目申請占比分別為4.06%和4.63%(交叉科學部項目申請默認選擇屬性IV)。 各科學部所接收的項目申請選擇的四類科學問題屬性分布與領域特點直接相關。以面上項目為例,數理、化學和醫學科學部的面上項目選擇屬性II 的項目申請占比最高,分別為60.13%、54.06%和63.53%;其余科學部面上項目選擇屬性III的項目申請數最多,其中工程與材料科學部選擇屬性III的項目占比最高,達到73.12%。 自然科學基金委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以及科學基金相關類型項目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對項目申請進行了初審。經初審,不予受理的項目申請共1 011項,占項目申請總量的0.33%。不予受理率較2022年同期(0.53%)進一步下降。不予受理項目主要集中在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73項)、面上項目(295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117項)和外國學者研究基金項目(78項)。上述4類項目的不予受理數量占不予受理項目總數的85.36%。在提交項目申請的2 400個依托單位中,有1 915個依托單位無不予受理項目。 不予受理原因分析2023年集中接收項目的不予受理原因分布如下圖所示。項目申請不予受理主要是由于申請人對于相關管理要求不了解所致。年度項目指南中申請規定、科學部資助領域和注意事項以及相應類型項目部分,對申請條件、申請材料、科研誠信要求、資助范圍和申請代碼選擇等要求有詳細說明,建議申請人認真閱讀相關內容,并按照要求進行項目申請。依托單位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對項目申請的規范性審查。 3、集中接收與受理工作特點 2023年自然科學基金委集中接收與受理工作總體呈現出以下特點: (1) 深入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持續完善信息系統輔助功能,進一步簡化項目申請材料要求。加強信息系統前端控制,對于主要的項目類型,研究期限由信息系統自動生成。同時,繼續實行填寫主要參與者時不再列入學生,項目申請書中主要參與者信息在線采集等舉措,切實減輕科學技術人員填表負擔。 (2) 按照“簡化程序要求、把握初審依據、統一工作標準”的要求,規范有序組織項目初審工作。在申請量突破30萬的情況下,堅持“能簡則簡”原則,持續簡化形式審查要點。同時,依托單位充分發揮對申請書規范性的指導和審查作用,不予受理率及項數均進一步下降。例如:在申請量前20位的依托單位中,蘇州大學的不予受理項目僅1項,不予受理率為0.05%;首都醫科大學和中南大學分別僅有2項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率分別為0.09%和0.08%。 (3) 落實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資助統籌要求,提升資助效益。對重大項目、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重大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以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相關人員聯合限項;進一步完善科學基金人才資助體系,加強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與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的統籌銜接。 申請人在提交和填寫申請材料注意閱讀當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相應的內容并按照要求準備和提交項目申請,避免出現上述原因導致初審不予受理的情況出現。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