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作為我國最高榮譽學術稱號,是構建中國科技體系的中堅力量。兩院院士增選兩年一屆,而每一屆院士增選,都意味著將有一批優秀的科學家、科研從業者成為新一屆院士,為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5年又是院士增選年。高績(ID:gaojidata)匯總統計了近5屆兩院院士增選中,以高校名義申報、進入第二輪候選人名單最終未成功當選的科學家,以此查看“雙一流”高校擁有的“院士儲備人才”情況。
(注:匯總名單含2015、2017、2019、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及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2015、2017、2019、2021、202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根據兩院院士增選指南,高績(ID:gaojidata)對近5屆有效候選人名單進行篩選,篩選原則如下:
-
篩除已當選兩院院士者;
-
篩除2019、2021、2023年連續3次被提名的兩院院士有效候選人,下一次增選年停止1次被提名資格;
-
篩除年齡超過65周歲(按2025年增選年計算)的兩院院士有效候選人。
據高績(ID:gaojidata)篩選,共有97所“雙一流”高校的學者有望沖下一輪院士增選。其中清華大學擁有候選人最多,其次是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南京大學擁有候選人人數皆超20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儲備候選人
據高績(ID:gaojidata)篩選,共有70多所“雙一流”高校(高校醫學院/部、附屬醫院、直屬研究所等一并納入高校統計)的超300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其中,清華大學擁有40位候選人,北京大學擁有37位,浙江大學擁有19位,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各有17位,復旦大學擁有16位,上海交通大學擁有15位。
據高績(ID:gaojidata)篩選,共有70多所“雙一流”高校的超200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其中,清華大學擁有16位候選人,浙江大學擁有13位,上海交通大學擁有11位。
能夠進入兩院院士第二輪候選人名單,成為院士的儲備人才,從側面印證了這些專家學者們一流的科研實力,他們都是所在高校學科發展的領軍人物,為高校的發展夯實基礎。
期待下一個院士增選年,這些候選人能有新身份。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