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除了極少數省份外,2024年度全國各類科技獎勵工作進入尾聲,2025年的獎勵工作正在醞釀啟動。縱觀全國,2024年度是全國科技獎勵的改革實施年,各種科技獎勵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調整,包括提高獎勵質量、減少獎勵數量、縮短評審周期、杜絕跑獎行為、防止獎勵泛濫等。這些工作保障了2025年全國科技獎勵工作將逐步進入正軌。
科獎在線作為關注科技獎勵的專業平臺,現對2024年科技獎勵改革進行簡要盤點。
一、國家科學技術獎
史上最難,提名難、授獎難……
2023年度國家科技獎通用項目,最終申報1240項、受理1216項、通過初評243項、實際授獎200項,通過初評但未授獎43項,授獎率為16.4%。 -
2023年度國家科技獎專用項目,受理約186項、通過初評58項、最終授獎48項,通過初評但未授獎10項,授獎率約25.8%。
提名難:2019年國家科技獎提名1549項、2020年提名1801項,2021-2023年間又誕生了大量的省部級一等獎。暫停的3年,全國估計有超5000個國家科技獎申報意愿,但提名數量僅有1500項,國家科技獎指標歷史最難拿。 -
獲獎難:本年度通過網評和會評答辯的項目有301項,最終授獎僅有248項,53項落選或者被擱置,創歷年最高。說明了政府對科技獎勵要求提高了、審查力度加強了,有瑕疵的項目獲獎更難了。
二、省級科學技術獎
略作調整,穩步推進……
有10余個省級單位取消了三等獎,減少了約1/3的授獎總數; 有2個省級單位采用了兩年評獎一次的策略; 有多個省級單位在省科技獎層面設置了專用項目,評審保密項目; 有多個省級單位新增了青年類、企業類、成果轉化類的獎勵類別。
三、部級科學技術獎
四、社會科學技術獎
應急管理科技創新獎:在應急管理部的指導下,中國消防協會、中國災害防御協會、中國礦山安全學會、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聯合設立應急管理科技創新獎,每2年評審一次,設一等獎、二等獎2個等級,每屆授獎數量不超過形式審查通過成果數量的30%且不超過100項。 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自然資源領域科技創新的獎項,每年評審一次,由中國土地學會、中國地質學會、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中國海洋學會、中國太平洋學會、中國測繪學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聯合設立,獎勵在自然資源領域科技創新中做出重要貢獻的集體和個人。下設兩個獎項,分別為自然資源科技進步獎和自然資源青年科技獎。自然資源科技進步獎設一等獎、二等獎2個等級。授獎數不超過形式審查通過成果數的30%,其中特等獎和一等獎授獎總數不超過形審通過成果數的7%,二等獎授獎數控制在形式審查通過成果數的23%左右。青年科技獎每次獲獎人數控制在形式審查通過人數的30%左右。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