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基金委官網報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學科學部 2024 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結題審查會上,專家評審組對 「優青」 項目結題進行了分級評價,并形成專家評審組意見。
據悉今年 2024 年,基金委首次對國家杰青項目實行分級評價。區別于以往,今年的杰青評審結果分出了 A、B、C 三檔,A 檔對應 3 分,B 檔對應 1 分,C 檔對應 0 分。綜合得分靠前且按照答辯項目數的 20% 確定 A 檔項目,從而獲得延續資助;如果 50% 及以上的專家認為某個杰青項目是 C 檔,則該項目將最終被認定為 C 檔。
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學敏院士會上指出,在學術評價上需要防止套路化、短平快和高產低質的研究人員勝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學科學部2024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結題審查會在長春召開
2024年11月27日-29日,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2024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以下簡稱“優青”項目)結題審查會在長春召開。會議由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主辦,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協辦。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學敏院士,吉林大學校長張希院士出席會議并致辭。醫學科學部副主任洪微主持開幕式。
張學敏副主任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優青”項目結題匯報重點突出項目取得的標志性成果或可能產生標志性成果的階段性研究進展。我國醫學科學領域的學術評價在本世紀經歷過影響因子導向、CNS期刊及其重要子刊導向的階段后,已經進入到追求卓越科學創新的學術評價自信階段。標志性工作需要突出3點,科學發現了什么或發明了什么、發現的意義或發明的價值,以及真實可靠性,而這需要重視國際小同行的評價。在學術評價上需要防止套路化、短平快和高產低質的研究人員勝出。他進一步強調,學術評價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學術創新的質量,是健康學術生態構建的關鍵要素。
張希校長在致辭中感謝自然科學基金委對吉林大學醫學建設發展給予的大力支持。他指出,不同類型的研究,其成果有不同的呈現形式,應該采用不同的評價辦法。評價科技成果的價值和意義,除了依靠專家進行學術品判,還需要讓時間來檢驗。他強調,人工智能為科學帶來新的研究范式,成為科學變革新的驅動力,我們既要擁抱人工智能帶來的變化,又要對其持有品判性的態度。科學進步有自己的邏輯,重要的成果具有偶然性,要善于抓住實驗中的偶然現象,探究其背后的本質,產出原創性的成果。張希院士最后指出,青年學者選擇正確的方向,把握重要的問題,保持勤奮、耐心和堅持,成功只是時間的問題。
醫學科學部副主任閆章才介紹了“優青”項目結題審查會的要求,回顧了“優青”項目的設立初衷、歷年申請與資助情況,以及實施與管理情況,并對此次評審注意事項等做了詳細說明。
為更好搭建學術交流平臺,激勵青年科學家的創新熱情,會議特別邀請3位專家做現場專題講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講席教授薛天以“光與生命-光感受與生命過程調控”為題,按照起源發現問題-現在干什么-未來做什么,講述了做科研的思路以及在科研路上的思考。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李偉以“工程生物學研究與轉化”為題,講述了利用基因工程和干細胞等創新生物技術的研究方法及平臺,揭示哺乳動物生殖與再生的基礎調控規律,并指導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療方向的研究進展。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教授任卓升以“兒童近視的控制與預防”為題,介紹了其在視覺、生理和眼部疾病研究方面做出的開創性研究和轉化工作。
專家評審組在認真審閱“優青”項目結題相關成果材料和現場匯報的基礎上,經過充分交流、討論,對“優青”項目結題進行了分級評價,并形成專家評審組意見。
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相關工作人員參加會議。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