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想做出一番成就,最捷徑的方式就是先去尋找理想的榜樣,然后搞明白他走過的路,再去模仿他,抄他的作業!
這是一條普適性的規律,搞科研自然也不例外。
利用“抄作業”的思維搞科研,雖說有些急功近利,但的確是見效最快的方式。
當別人還在摸索彎彎曲曲的小道時,你已經走上了筆直的高速公路,這能不快嗎?
1、什么樣的前輩才能作為科研榜樣?為什么找榜樣?
這取決于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一般來講,無非就是論文、專利等成果很多,國獎等獎學金拿到手軟的優秀師兄師姐,他們獲得了各種榮譽title,拿到了滿意的offer,是學校學院的風云人物。
當然,有的同學非常討厭這種師兄師姐,認為他們雖然成果多,獲獎多,但都是極致利己、瘋狂灌水搞出來的。但這個社會很現實,慢慢的你會發現,他們這些成功者就是玩轉了規則,自然得到了盆滿缽滿的利益。現在如此,以后也是如此;科研如此,其他領域也是如此。
所以,建議大家,生活在規則下,就好好研究規則,利用規則獲得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如果你不認可規則,請在無力制定/修改規則前,服從它!因為,你別無選擇!搞科研、拿獎學金,這些校園規則比較簡單,大家稍微用點心就能研究明白。
2、如何找榜樣?
找榜樣——明確你要模仿“誰”?
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多人的“拼接體”。但不建議目標太散,尤其是目標的發展方向不同。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主要矛盾也只有一個!需要你全力以赴,才有突破的可能。目標太散,大概率是一個榜樣也模仿不了,最后成了東施效顰。
一、榜樣的基本情況和戰績,包括導師、研究方向、論文、專利、獎學金、交流經歷以及畢業offer等。
二、各個成果具體的實現路徑,研究一下人家是怎么干出來的!
這些必要信息如何獲取呢?主要有這么幾種途徑:
1、全網檢索他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百度、校內網、知網、Web of Science、Scopus等。
搞清楚什么時間?什么方式?產出了什么成果?以此成果為基礎,又獲得了哪些獎項?
2、通過熟悉榜樣本人事跡的師兄師姐了解。學習榜樣的科研節奏、科研規劃、科研方法。比如,第一年要實現什么目標?第二年達到什么狀態?了解的信息越多越好,越細致越好。
榜樣找到了,他們的成功路徑也搞清楚了,剩下的就是“抄作業”!
比如某榜樣拿到了國獎,涉及的重點信息有:什么時間拿的?多少分拿的?參評的成果有哪些?這些成果需要多長時間準備?這些成果需要哪些資源支持?假設他讀研第一年就拿到了,參評內容是一篇核心論文+兩個實用新型專利。你就可以參照著他的做法,提前準備這些成果。
照著榜樣“抄作業”,絕對可以讓你領先于絕大多數同學,名利雙收。如果自己想有所突破,那么在“抄作業”的過程中,邊抄邊思考總結,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法。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