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及意義 汽車車身涂料上的冷凝水 GB/T 13893.2-2019 / ISO 6270-2: 2017, IDT《色漆和清漆 耐濕性的測定 第2部分:冷凝(在帶有加熱水槽的試驗箱內曝露)》 ISO 6270-1: 2017《色漆和清漆 耐濕性的測定 第1部分:冷凝(單側曝露)》 ISO 6270-2: 2017《色漆和清漆 耐濕性的測定 第2部分:冷凝(在帶有加熱水槽的試驗箱內曝露)》 ISO 6270-3: 2018《色漆和清漆 耐濕性的測定 第3部分:冷凝(在帶加熱、起泡蓄水池的柜內暴露)》 ISO 11503: 1995《色漆和清漆 耐濕性的測定(間歇式冷凝)》 ASTM D 4585M-2018《用受控冷凝法測試涂料耐水性的規程》 ASTM D 4587-2023《涂料及有關涂層熒光紫外線凝結暴露規程》
三、標準介紹
GB/T 13893.2-2019 / ISO 6270-2: 2017, IDT《色漆和清漆 耐濕性的測定 第2部分:冷凝(在帶有加熱水槽的試驗箱內曝露)》為高溫、高濕環境下進行測試,該標準對設備要求進行了闡述,重點對箱內冷凝的原理進行了說明:將涂層樣板置于環境試驗箱內,由于試驗箱壁的輻射或試樣的冷卻,試樣的溫度低于環境試驗箱中飽和空氣的溫度,試板與周圍空氣中存在微小溫差而形成凝露,冷凝水試驗氣氛加速了濕氣在樣板表面的沉積,即箱內微小的溫度波動是樣板上冷凝的原因。環境試驗箱中氣氛溫度為40 ℃。 冷凝水試驗氣氛環境可以是恒濕氣氛 (CH) 或是交變氣氛 (AHT, AT)。如果除了冷凝水的作用,氣氛中的溫度和濕度的改變對測試樣板表面都會有很重要的影響時,就應選擇交變氣氛條件。 四、影響因素 溫度差異:當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較低溫度的表面時,會凝結成水珠。這在內外墻乳膠漆表面尤為明顯。 濕度:高濕度環境會加速水蒸氣在空氣中的凝結。例如,在浴室和廚房等高濕度場所,涂料表面容易形成棕色的斑駁和小塊。 涂料成分:涂料中的某些成分,特別是水溶性物質,容易在潮濕環境中發生冷凝。這些物質在遇到濕氣時,可能表現為棕色的斑駁、光澤或皂化和黏度狀的小斑點。 涂裝環境:在經常濕潤的表面涂刷乳膠漆,如浴室的天花板,容易導致涂料冷凝。為避免這種情況,應在涂料完全干燥后再使用。 為了減少涂料冷凝性的影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控制噴涂環境溫度和濕度:保持噴涂環境的溫度和濕度穩定,避免溫度和濕度的劇烈變化,以減少冷凝現象的發生。 加強通風換氣:增加噴涂環境的通風換氣量,及時將含有水分的空氣排出,降低空氣中的水分含量。 確保涂料干燥:在涂刷涂料后,應確保漆膜完全干燥,避免在潮濕環境中使用涂料。 通過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涂料冷凝性的影響,保證涂層的質量和性能。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