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大學錢宇華教授牽頭申報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智能原子微波探測理論與方法”獲批立項。該項目獲批實現了山西省高校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零的突破。
“智能原子微波探測理論與方法”項目以山西大學作為依托單位,聯合南方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共同承擔,瞄準開放電磁環境下原子微波探測面臨的基本科學難題,以人工智能視角突破物理局限,促進人工智能理論創新與微波測量技術變革,有望揭示跨頻段微波信號高靈敏響應的里德堡原子感知新原理,建立面向開放場景的機器學習動態可學習理論,形成微波探測領域的基座模型研究范式,創新原子微波探測陣列的智能設計理論與方法,為復雜電磁環境原子微波探測重大工程實施提供基礎性科學理論與方法,具有基礎科學意義和重大技術價值。
山西大學(Shanxi University),位于山西太原,是中國辦學歷史最悠久高校之一,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學校前身是1902年5月創辦的山西大學堂;1912年改名山西大學校;1918年確定為國立山西大學;1931年改名山西大學;1953年更名山西師范學院;1959年恢復山西大學校名 ;2018年,成為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部省合建高校 ;2022年,躋身全國“雙一流”大學 。
截至2024年,學校設有本科專業87個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4個、碩士專業學位種類31個、博士后流動站17個;全日制本科生24590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9036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551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370人。
自2023年山西省高等教育“百億工程”啟動以來,全省高校堅持以服務國家需求和山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凝練課題、建設團隊,有組織推進科技創新,在大平臺建設、大項目承擔,標志性人物培育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山西大學勇擔使命,進一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為山西高校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牽頭申報重大、重點項目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的重大標志性項目,旨在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發展及國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學問題,超前部署,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和綜合性研究,充分發揮支撐和引領作用,提升我國基礎研究源頭創新能力。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資助48項。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