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人社局、科協、科技局、國資委,省直各有關單位,省科協所屬有關學會、協會、研究會,省屬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實施科教興省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激發科技工作者創造活力,積極投身“創新爭先行動”,為我省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提供堅實的科技和人才支撐,省人社廳、省科協、省科技廳、省國資委決定共同開展第一屆山西省創新爭先獎評選工作,表彰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社會服務等相關科技創新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團隊。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表彰名額
(一)先進個人100名,表彰在工作一線作出突出貢獻的我省優秀科技工作者,頒發山西省創新爭先獎狀。
(二)先進集體10個,表彰作出重大貢獻的我省科技工作者團隊,頒發山西省創新爭先獎牌。
二、評選條件
(一)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思想政治堅定,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熱愛祖國,作風廉潔,遵紀守法,學風正派,積極踐行科學家精神。
(二)科技工作者或團隊應在以下任一方面取得突出成績:
1.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前沿領域和基礎研究領域,緊跟世界科技發展大勢,對標一流水平,提出或解決重大科學問題、科學理論,開辟新方向、探索新路徑,取得重大原創性科學發現,作出重要貢獻。
2.面向經濟主戰場。聚焦我省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培育、能源轉型、數字經濟發展等重點領域,推動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作出重要貢獻。通過技術創新與集成,推動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為產品或服務,形成新技術、新標準、新產業和規模化應用示范等,對產業發展作出實際貢獻,已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或具有潛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基于科技產品和服務創新開展創業活動,具有顯著的開拓性和原創性。
3.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為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瓶頸制約或國家安全重大挑戰作出重要貢獻。圍繞大國重器、裝備制造、國防科工和“深空、深海、深藍”等重大工程領域,引領完成重大工程建設、重大裝備制造、“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發明創造,為應對經濟社會發展瓶頸制約、國家安全挑戰取得新成果,作出新貢獻。
4.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出重要貢獻,突破一批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設備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在腦科學、干細胞治療等新興生物技術的臨床應用,在醫療救治、生物與新醫藥研發、中醫藥、檢測設備和疫苗研發、生物育種、食品安全等領域取得創新性成果。
5.社會服務。為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公眾科學素質提升作出重要貢獻。開展科學普及活動,面向社會公眾提供高質量的科技類社會化公共服務產品,產生顯著社會效益;開展決策咨詢,政策建議對促進發展和有關問題的解決產生顯著成效或得到有關部門重視和批示,推動形成高水平科技創新智庫;促進開放合作,推動高水平國際民間科技人文交流與合作中作出突出貢獻,關注國際組織任職的科技專家;開展科技志愿服務活動,特色鮮明、群眾受益、社會認可;以科技服務鄉村振興,發揮“三長”作用,服務基層衛生健康、農技推廣、科技教育、產業發展等作出突出成績,有典型學習宣傳事跡;推進科協系統深化改革、服務科協事業創新發展,用心用情聯系服務科技工作者,建設有溫度、可信賴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得到廣泛認可。
上述工作應當主要在我省完成。
(三)獲獎科技工作者應為中國籍且主要在山西工作,原則上為在職人員;團隊成員70%以上應為中國籍,其中團隊負責人必須為中國籍且主要在山西工作。
(四)已獲得過全國創新爭先獎的個人(或團隊)不重復提名。個人不得同時作為個人獎和團隊獎負責人被提名。
三、提名單位和名額
(一)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國資委、省國防科工局各可提名個人獎候選人8名、候選團隊2個。其他省直機關、中央駐晉單位各可提名個人獎候選人2名、候選團隊1個。
(二)各市科協聯合人社局、科技局、國資委提名本地區個人獎候選人5名、候選團隊2個。具體提名工作由各市科協統一組織安排。
(三)省科協所屬省級學會各可提名個人獎候選人2名、候選團隊1個。
所有個人獎候選人和團隊獎候選團隊均應通過上述提名單位報送,且只能從一個提名單位報送。
四、提名工作程序
(一)制定工作方案。各提名單位根據本通知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確組織領導,規范工作程序,開展提名工作。
(二)產生擬提名對象。擬提名對象所在單位在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經過民主提名、專家評議、公示、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提出擬提名對象。
(三)審核與評審。各提名單位要對擬提名對象所在單位工作規范性和相關提名材料進行審核,通過相關民主程序產生提名對象并進行公示,公示結果情況應在提名報告中明確表述。
(四)上報。各提名單位向山西省創新爭先獎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提名材料,辦公室審查通過后組織評審,差額產生獲獎者。
五、提名工作要求
(一)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真正把科研生產一線愛國奉獻、政治表現好、成就突出、貢獻卓著、在國內外產生巨大影響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團隊提名出來,寧缺毋濫。
(二)各提名單位應充分發揮優勢,擴大人才發現和舉薦視野,注重提名承擔“卡脖子”國家重大攻關任務、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任務,并做出重要貢獻的科技人才。注重提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國防領域基層一線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注重發現優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非公有制企業科技工作者。
(三)材料要真實、準確、規范。創新價值、能力、貢獻要重點突出、言簡意賅,避免面面俱到、空話套話,相關內容作為評價人才的重要參考。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機制。候選人提供總計不超過5項代表性成果,不要求填報重要人才計劃、論文影響因子等內容。代表性成果、重大項目、重要組織任職等是評價的重要參考,應與創新價值、能力、貢獻中的有關內容對應,不得簡單羅列。
(四)提名單位和候選人、團隊要自覺恪守科學道德和學術規范,明確區分個人、團隊和單位在科技成果產出中的貢獻。對于提名材料存在夸大研究成果的學術價值、示范效果和經濟效益,署名及完成人排序與實際情況不符,未經協商一致單獨申報多機構合作的成果等情況,經查實,將按程序取消評選資格或撤銷獲獎資格。
(五)公示。公示內容為擬提名對象基本情況和創新價值、能力、貢獻摘要,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公示期內,如有書面、實名投訴,應及時處理,并明確提出是否繼續提名的意見。
(六)堅持面向基層和工作一線,原則上不提名副廳級或者相當于副廳級(含)以上的單位和個人,不提名縣級以上黨委、政府,提名的縣處級干部人選比例不超過20%。在事業單位擔任領導職務、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長年堅持在教學、科研一線并作出特殊貢獻的專家和學術帶頭人,可以按科研人員提名。
(七)嚴肅評選紀律,加強監督檢查。要嚴格紀律,加強監管,認真處理群眾舉報,杜絕暗箱操作。對于偽造成績、貢獻、材料騙取榮譽的行為,經查實后撤銷其評選資格。對于提名工作中徇私舞弊、嚴重瀆職的,經查證后取消提名單位參加下一屆評選提名的資格。對于已獲獎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如發生違法違紀等行為,將撤銷其所獲獎項,并收回獎狀、獎牌、證書。
(八)山西省創新爭先獎提名人選或團隊負責人須按干部管理權限征求干部管理、紀檢監察部門意見,并在評審工作完成后,根據評審通過人選屬地,由市科協統一征求屬地市級公安部門意見(附件4);提名人選或團隊負責人為企業負責人的,還需按照《第一屆山西省創新爭先獎企業負責人人選征求意見表》(附件5)項目征求有關部門意見。相關征求意見工作由提名單位統一組織,不得由擬提名對象個人或團隊自行辦理。
(九)非涉密渠道的提名材料不得涉及國家秘密。涉密提名材料(不超過機密級)需單獨報送材料。
六、提名材料報送要求
(一)提名工作報告。包括:1.提名工作情況(提名工作組織情況、提名過程、提名對象公示情況、征求相關部門意見情況、提名意見等);2.《第一屆山西省創新爭先獎候選人匯總表》《第一屆山西省創新爭先獎候選團隊匯總表》《第一屆山西省創新爭先獎提名單位工作機構成員名單》(附件6-8);3.提名單位公示材料;4.光盤1張,內容為上述材料pdf格式和word格式各一份。
提名工作報告須加蓋提名單位公章,其中:省直單位、中央駐晉單位提名的,加蓋單位公章;各市提名的,由各市科協在征求人社局、科技局、國資委意見的基礎上加蓋市科協公章;省級學會提名的,加蓋學會公章。
(二)提名對象材料。每個提名對象一套,包括:1.《第一屆山西省創新爭先獎提名書》(附件2、3)紙質版一式10份;2.附件材料1套并裝訂成冊,其中候選人根據《第一屆山西省創新爭先獎提名書》中填報的代表性成果、重大項目、重要組織任職、重要獎項等提交相應證明材料,候選團隊根據填報的“創新價值、能力、貢獻”欄提交相關證明材料;3.提名對象所在單位公示材料1份;4.《保密審查意見》(具體格式由提名對象所在單位自行確定)1份;5.《第一屆山西省創新爭先獎人選征求意見表》(附件4)1份;6.《第一屆山西省創新爭先獎企業負責人人選征求意見表》(附件5)1份;7.光盤1張,內容為上述材料pdf格式和word格式各一份,確保電子版材料與紙質材料一致。
通知及有關附件可登錄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門戶網站“通知公告”欄下載(http://www.sxast.cn)。
(三)提名材料報送時間和方式。對于非涉密材料,請提名單位以快遞或當面報送的方式將提名工作報告和提名對象材料報送至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于涉密材料,請提名單位與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系后,確定報送方式。
接收材料截止時間為2025年3月10日(以收到材料的時間為準,逾期不再接收材料);因提名單位報送材料方式不符合要求造成報送材料逾期的,由提名單位承擔責任;謝絕候選人和候選團隊報送材料。
七、表彰獎勵方式
省人社廳、省科協、省科技廳、省國資委聯合印發表彰決定,對獲獎個人、團隊頒發獎狀、獎牌、證書。
八、組織領導
省人社廳、省科協、省科技廳、省國資委聯合成立山西省創新爭先獎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評選表彰工作的組織領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評選表彰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省科協辦公室。
聯 系 人:李 敏 郭曉飛
聯系電話:0351-4086352 4041018
電子信箱:sxskx@163.com
收件單位:山西省科協辦公室
收件地址:太原市迎澤大街388號國際大廈1308室
郵政編碼:030001
附件:
1.第一屆山西省創新爭先獎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docx
2.第一屆山西省創新爭先獎提名書(提名科技工作者個人用).docx
3.第一屆山西省創新爭先獎提名書(提名科技工作者團隊用).docx
4.第一屆山西省創新爭先獎人選征求意見表.docx
5.第一屆山西省創新爭先獎企業負責人人選征求意見表.docx
6.第一屆山西省創新爭先獎候選人匯總表.docx
7.第一屆山西省創新爭先獎候選團隊匯總表.docx
8.第一屆山西省創新爭先獎提名單位工作機構成員名單.docx
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
山西省科學技術廳
山西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2024年12月31日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