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導師辦企業了嗎?你被拉過去打黑工了嗎?
高校教師不僅可以在企業兼職,還可以在職辦企業了!
以往,高校教師從事“副業”經營活動還是“公開的秘密”,但近年來,國家對教師兼職創業的態度逐漸放開,政策上的轉向,打開了高校科研人員創業及其在事業單位和企業間流動的“旋轉門”,讓其擁有“合法化”的從業底氣。
2024年11月,新疆人社廳發布《自治區高校、科研院所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創新、在職創辦企業經辦指南》,明確鼓勵自治區高校、科研院所從事科技創新或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非領導職務科研人員,到與本單位業務領域相近的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等兼職創新,或者利用與本人從事專業相關的創業項目在職創辦企業。
《指南》明確,在兼職期間,原所在單位的工資、社會保險等福利待遇不受影響,取得的成績可以作為職稱評審、項目申報、崗位競聘、培訓、考核、獎勵的重要依據。
新疆人社廳又印發《鼓勵高層次人才服務企業十條支持措施》,指出參與企業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技術推廣、標準制定等作為工程類、應用類人才評價的重要內容;對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和前沿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的高層次人才,可直接認定高級職稱。
鼓勵兼職創業,早有先例
2015年,《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高校教師創業作為完善鼓勵科技人員創業機制的一部分。
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允許科研人員和教師依法依規適度兼職兼薪。
各地政府為了打破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的人才流通壁壘,持續發力推出一系列極具吸引力的政策舉措,鼓勵企業從高校和科研院所聘用人才,吸納優秀人才為企業發展助力,為產業服務。
2022年12月,德州市人民政府在《德州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的通知》中明確指出要建立健全與市場聘用機制接軌的科技人員薪酬和崗位制度:“允許科研人員和高校教師依法依規適度兼職兼薪”。鼓勵企業從國內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機構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到企業擔任“科技副總”, 從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隨著更多有知識、有成果的高校教師到企業兼職,高校與企業正在實現雙向奔赴。
走出去,如何管?
面對教師校外兼職現象,各高校在保障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前提下,普遍持開放態度。然而,如何有效管理教師校外兼職,不僅關乎高校內部運作的順暢,更是激發教師科研創新活力的關鍵所在。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朱曉進曾提議,高校人事部門應設立專門機構,負責搜集、整理教師校外兼職信息,并強化對本職工作的考核,確保兼職活動不對校內教學科研造成負面影響。
東南大學則實施了年審制度,綜合考慮教師在本職工作上的表現及校外兼職活動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延續其兼職許可。一旦兼職影響到本職工作質量、占用過多時間,或在兼職過程中出現違規行為,將立即撤銷或終止兼職申請。
相信大多數研究生的心聲還是希望導師老老實實搞科研,給點靠譜的科研指導比什么都強。
本來橫向就一大堆,要是導師再開個公司那還不直接上天!畢業?畢個P!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