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點在哪里?2025高校專業“大洗牌”仍將持續
2025-01-21 13:55:56
作者:馬國燾 來源:中國科學報
分享至:
文 | 馬國燾
2024年,我國高校的專業學科經歷了一場“大洗牌”,多所高校陸續宣布撤銷或停招本科專業布點,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四川大學一次性撤銷31個本科專業點。同時,教育部新增了24種本科專業,涵蓋了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多個領域。必須承認,盡管我國的學科專業一直在調整,但學科專業在服務科技、國家重大戰略以及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仍有進一步調整、優化的空間。一是“視而不見”。高校自身存在辦學慣性,不考慮國家戰略、行業產業等對人才的需求情況,熱衷于舉辦一些成本低、收費高、見效快的學科專業,導致某些學科專業占比過高,學科專業出現大量“同質化”問題。同時,學科專業的背后都牽扯各種資源,教師依附于已設置的學科專業,走不出舒適區。很多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都已經固定成型,一些教師還沿用10年前的教材和課件。二是“有心無力”。高校存在搭不上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跟不上產業迭代的問題。一些高校雖對人才需求積極應對,但一方面建設適應要求的學科專業投入成本高、見效周期長,部分高校無能為力;另一方面產業風口快速轉換,相關人才需求很難預測,更談不上通過學科專業設置調整精準對接。比如,低空經濟持續升溫,但高校在這方面仍未完成布局調整。三是“借力無門”。政府在學科專業調整方面仍存在“缺位”現象,比如對學科專業建設成效的評價機制還需進一步優化,鼓勵高校學科專業交叉融合的政策環境還需進一步突破。針對這些問題,雖然我國在2023年就出臺了《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但從實施效果看,學科專業設置仍面臨很大挑戰。事實上,近年來國家層面已經對高校的學科專業調整優化指出了方向,要實現最終目標,仍須相關管理機構以及高校自身作出調整。一是要健全快速響應機制。梳理服務和支撐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的關鍵領域,如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儲能技術等,并推動其快速布局到有條件的高校中,通過招生指標、生均撥款等予以支持;對某些就業率偏低的學科專業,可定期公布,予以警示。二是要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教育部已表示要適度擴大“雙一流”建設范圍,發揮頭部高校的示范引領作用,這樣可以將相關優勢學科專業進一步建設起來,帶動其他高校建設。三是調動地方積極性。我國90%以上的在校生就讀于地方院校,地方政府應結合本地區的人才需求,對屬地高校進行學科專業和招生規模控制。比如,湖南省近期出臺了多項政策,提出整合優化一批同質化高校、建設產業急需的學科專業、限制停招撤銷一批學科專業。四是用好評價指揮棒。對高校和學科專業的評價是要求“大而全”,還是要求彰顯特色和貢獻?是更多追求數量,還是更多追求質量?這些都會對高校專業學科調整發揮相應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應用好學科交叉融合和課程更新組合的連環策略。高校應打破內部院系壁壘,通過招生指標分配、工作績效發放、學術成果歸屬等方面的改革,采取項目制或研究中心的形式,以非網格化管理方式,針對重大問題聯合攻關,在前沿邊界產生新的學科知識。同時,高校應堅持課程更新賦能,可以是對已有學科專業課程的知識更新,也可以是在已有課程基礎上進行知識增量補充,如現在很多高校都在開展“微專業”建設,還可以加強校企合作,將優質的企業資源用于學科專業建設和創新人才培養。可以預見,國內高校的學科專業調整在2025年仍將繼續。但調整本身并不是最終目的,我們希望通過調整,能夠建立一種更適合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學科專業建設機制與模式。在這方面,我們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中國科學報》 (2025-01-07 第4版 高教聚焦)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