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在其個人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了一篇關于《給研究生的忠告|這種實驗室不能去》的文章,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選擇一個合適的導師和實驗室是決定其成敗的重要環節。評論區里,也有很多人分享了個人的經驗和感受。
全文如下:
一個常規實驗科學的課題組,如果教授不定期開組會,不讓學生互相交流、互通信息、互相幫助、互相批評,那么就要考慮這種實驗室有問題,至少是其教授有精神問題。
一種可能是教授對科學沒有興趣,也不希望學生對科學有興趣,只是要學生做苦力。一種是讓不同學生互相競爭同一課題。
還有一種可能是教授是故意不讓大家知道信息,以便教授自己造假。
三種都不適合準備以誠實和科學興趣為生的學生。
原文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Ii0DuZlnfRye20mVXukhbQ
不定期開組會就是不行?
其中,對于實驗室是否應該定期開組會,大家爭議比較多。
有老師現身說法,我自己很少開組會,因為效果不好,讓學生匯報進展,看不到學生對課題的思考,批評學生又會把師生關系搞砸,最后組會往往變成自己的一言堂,開完之后很后悔。
也有人表示,組會關鍵在學生,很多時候開組會是開完老師自己氣自己...
學生對開組會也有說法,有的老師很愛開組會,定時定點開,可完全是形式組會,一開開一天,有時候學生根本就沒有進展,去開組會等于參加挨罵大會,雙方都很折磨。
還有人表示,組會很浪費時間,不如和教授一起匯報工作,效率更高。每天在實驗室里和學生交流,學生獲益更多。
最后,也有人補充說明了一些自己認為的絕對不能去的實驗室:
不過歸根結底,大多數學生在進實驗室前都很難進行篩選,因為信息不透明,或許建立一個學生可以交流的社區論壇,能更好的幫助學生選擇實驗室,避免踩坑。
你怎么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