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湖北召開“新春第一會”,會議交流發言環節,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黃泰巖、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張廣軍均表示,將深度融入“71020”高校學科創新體系建設,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貢獻更大的力量。其中提到:華中科技大學正爭創光電子領域國家實驗室。
“武漢大學將著力優化學科布局,努力營造引領全國、輻射世界的一流創新生態。”黃泰巖表示,該校一方面以硬核學科、重大平臺擦亮高端人才領域的湖北招牌,在未來5年內,再引入8至10名戰略科學家、50名科技領軍人才。同時,以特色專業、過硬質量為湖北培養輸送更多高素質人才,引導更多優秀畢業生留鄂就業創業,為惟楚有材注入充滿生機的源頭活水。
近年來,武漢大學瞄準人工智能、生物基因等科技革命最前沿的領域,充分發揮測繪遙感、信息管理、大生命科學等優勢學科引領的作用,發揮校友資源的獨特優勢,首創武術一體素質人才培養理念,先后組建了人工智能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和地球與空間科學技術學院,設立武漢數學與智能研究院等創新平臺,持續打造人工智能創新高地。
未來,武漢大學將以湖北珞珈實驗室為基礎,組建湖北空天信息產業基地,部署建設東方慧眼星座、北斗智能導航定位,開放地球引擎等三個全國全球性的產業總部,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空天信息產業生態。
武漢大學還將圍繞湖北大健康產業需求,建強泰康醫學院等交叉研究應用陣地,建好復雜生命體代謝與調控高致病性病毒和生物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推動更多大團隊、大項目、大成果在荊楚大地落地生根,助力湖北加速形成新的產業生產基地、產業增長基地。
“華中科技大學正緊密對接湖北省發展戰略,以建設‘71020’高校學科創新體系為契機,加快提升學校的綜合競爭力。”張廣軍介紹,多年來,華中科技大學堅持在科技強國戰略和湖北發展前景中,找準自身定位,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學校聚集院士20人、國家級科技人才800多位,累計為社會培養80多萬高素質的人才,其中40%留在了湖北;牽頭建成32個國家級科研機構,全鏈條覆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突破、產業化項目孵化,培育華工科技、華中數控等一大批科技創新企業。
當前,華中科技大學正爭創光電子領域國家實驗室和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建強湖北光谷實驗室、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等國家級的科研平臺,聯合九峰山實驗室、江城實驗室,以及華為、長江存儲等行業的龍頭企業,全力爭創光電子領域國家實驗室,進一步統籌學校創新資源,提升附屬同濟醫院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實力,全力創建綜合類國家需求中心。
同時,華中科技大學聚焦高端醫療裝備、光電材料和芯片、智能制造等重點領域,搭建校企聯合研發平臺,加速推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助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光谷國際醫學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的建設,建強華中科技大學國際醫學創新中心的質子高端生物醫學成像、生物冷凍電鏡、醫療裝備等科研平臺,健全與東湖高新區的協同聯動機制,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療裝備研發高地。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