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民族大學正式啟動《西南民族大學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提出學校的學科發展預期:在第六輪學科評估中,力爭實現A類學科1個、B類學科2-3個、C類學科3-5個,形成金字塔型學科水平分布。
自2002年教育部啟動第一輪,到今已完成五輪,學科評估對我國高校學科布局和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于新一輪學科評估,如西南民族大學等多所高校已展示出沖刺的決心。哪所高校有望獲得突破?本文將依據【學科發展水平數據監測平臺】的“學科評估謀劃”功能對全國高校學科點進行分析,以期為相關高校人員提供參考及借鑒。
超400所高校、2000+個學科點 提檔升級!
學科評估是對高校學科建設水平的綜合評價,旨在推動學科建設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學科發展水平數據監測平臺】依據學科評估指標體系中的“人才培養質量”“師資隊伍與資源”“科學研究水平”“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四個一級指標框架對全國高校所有學科點進行評估模擬。
與第四輪學科評估公布結果相比,新一輪學科評估模擬結果顯示,超400所高校的2000多個學科點有望取得評級的進步。其中,鄭州大學獲得進步的學科數量排第1名,達到34個;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緊隨其后,分別以33個、32個的進步學科數量排在第2名、第3名。此外,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的進步學科數量也均在30個及以上。
在模擬出進步的學科點中,青島大學的系統科學或將從第四輪的C+躍升至A+;北京大學的天文學、地球物理學預計分別從第四輪的B-、B提檔至A+。此外,上海交通大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都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學、南方醫科大學的基礎醫學、清華大學的生態學、山東大學的軟件工程等多所高校的多個學科點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鄭州大學是河南省政府重點發展高校,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雙一流”建設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2025年1月,在中國共產黨鄭州大學第四次代表大會上,鄭州大學黨委書記別榮海在會上的報告指出:到2030年合校30周年時,學校若干學科辦學指標和實力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平。
在新一輪學科評估模擬結果中,鄭州大學其以34個學科在所有水平提升的高校中脫穎而出,排在全國擁有進步學科數量高校的第1名,在本校開設的59個學科點中,進步數量超一半。近年來,學校學科綜合實力實現新提升,化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工程學、藥理學與毒理學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從模擬結果來看,學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公共管理學預計在新一輪學科評估模擬中提升至A-的水平;應用經濟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世界史等學科預計達到B的水平。
學校學科建設取得諸多成效。以化學為例,學校獲得多個省級教學成果獎、省級自然科學獎等獎項。師資隊伍建設上,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常俊標教授、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員屈凌波等高端人才。在科研方面,學校承擔多項國家自科基金項目,在國際重要期刊和國際頂尖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
南方醫科大學是全國首批“部委省”共建醫科高校,是廣東省首批5所省屬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中唯一的醫學院校。學科建設上,學校有14個學科入圍ESI全球前1%,其中臨床醫學和藥理學與毒理學入圍全球前0.5‰。
在新一輪學科評估模擬中,南方醫科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中藥學、護理學等學科預計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基礎醫學表現亮眼,在評估模擬中獲得A+的好成績。
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建于2005年,2009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18年,基礎醫學教師團隊被評為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在第六輪學科評估模擬中,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等指標模塊得分遠超于全國基礎醫學A+高校中值水平。
具體來看,人才培養方面,學校擁有7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鐘世鎮院士牽頭完成的“40年堅守與創新:醫理工交叉 基礎臨床融合 現代臨床應用解剖學育人實踐”項目獲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和2021年廣東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此外,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超教授是南方醫科大學04級學員,獲得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博士學位,體現了學校人才培養的實力。
科研方面,學校在國際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承擔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黎孟楓教授牽頭完成的“炎-癌轉化和癌前病變的分子基礎和干預策略”項目獲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院士侯凡凡獲得2023年度全國創新爭先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