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計劃2019年在馬里亞納海溝挑戰萬米載人深潛。此次挑戰的目的是要開展科考作業,并最終實現萬米深淵常規載人下潛,探索神秘的海底最深黑暗“禁區”。
據經濟參考報11月2日報道,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科研人員王芳介紹,“就在這個月,我們在南海完成了11000米級無人潛水器4000米級海試。當無人潛水器研制成功,再加上載人艙,離萬米級載人深潛器就不遠了。我們計劃2019年乘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沖擊11000米海底深淵。”
王芳表示,無人潛水器共在南海下潛5次,同時完成了用于拍攝、抓取生物和提取海底沉積物的著陸器海試,著陸器共下潛6次,最大深度4328米。
我國擬2019年沖擊萬米載人深潛
科學研究表明,深海與深淵有豐富的生物等資源,深淵研究有助于人類了解不依靠陽光的生態系統、人類起源以及深淵對地球生態、氣候和地震預報的影響。深淵已經成為國際科技熱點與前沿領域。
深淵科考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著陸器、無人潛水器和載人潛水器等系列化的調查裝備,特別是最尖端的萬米級載人潛水器要克服1100個大氣壓的巨大壓力以及深海低溫和深海供氧等難題。
王芳介紹,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崔維成正在牽頭組建以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為龍頭的世界領先的“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包括系列化深潛裝備,科考艦船隊,科研、生產、應用和市場開拓團隊等。
專家表示,從著陸器到無人潛水器再到載人潛水器的技術發展途徑,可大大降低萬米級深載人潛水器風險,無人潛水器還可以作為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的“守護天使”,即承擔維修和保障任務。
王芳表示,萬米級載人潛水器載人艙在研制過程中將會帶來一系列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和新專利。這些世界頂級科研成果將會被廣泛應用于深海裝備和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為深海裝備及相關領域產品升級及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持。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的研發推進,有望大幅提高我國海工裝備的產業水平,相關上市公司也有望迎來機遇。
責任編輯:李玲珊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1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