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同質化的配置之下,是智能手機在工業設計和材質方面的大比拼的序幕,從2007年蘋果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之后,旗艦手機逐步走向了直板設計、大屏、高分辨率、高像素、高主頻、多核心的發展道路。然而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手機材質方面卻能從側面體現出當年的流行元素,這里面除了工藝的發展進步以外,更有手機廠商在研發和設計方面的大膽嘗試,可以說每一次創新的材料嘗試都是一次創舉,近兩年來我們發現手機材質方面不再是單純的塑料,從蘋果iPhone4出現之后玻璃受到了青睞,而在iPhone5出現之后而金屬也已經開始泛濫,iPhone6引發了2.5D玻璃的大規模流行,那么接下來的iPhone7會出現什么元素?
直到去年都是蘋果每一代產品在引導手機材質的流行潮流,2016年的手機材質流行元素會是如何?我們從各方面渠道獲取到的信息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但是傳聞2016年蘋果和小米公司在手機材質方面第一次齊頭并進了,都選擇了陶瓷這一成本高加工難度大的材質,下面讓我們看看近年來手機都用過什么樣的材質,2016年的旗艦手機的流行趨勢是否還會延續金屬?抑或金屬不是旗艦手機唯一的選擇!
簡單概括一下目前手機上采用的材料大致分為8類:1. 基礎塑料級2.升級塑料級3. 金屬材質和貴金屬4. 木制(竹制) 5.類皮或真皮6.凱夫拉和另類纖維7. 玻璃材質8.強化陶瓷工藝材質。
基礎塑料級——丙烯脂—丁二烯—苯乙烯
在功能機時代,我們日常使用的大多數手機,用的都是ABS塑料,ABS是丙烯脂—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縮寫,這種材料便宜,容易加工,容易做表面處理(電鍍上一層金屬之類的),是最常用的材料。但是這種材料強度低,不耐高溫,要做到手機需要的強度,就得有一定的厚度,而這就讓手機難以輕薄,所以當年的手機動輒20mm、翻蓋手機25mm的也不少見。
此外,這種材料一旦表面油漆脫落會顯得很低檔,所以高檔手機一般會謹慎選擇,現在的手機用的已經很少了。
優點:成本低、易加工
缺點:不耐高溫、易變形、強度低、易染色
代表機型:功能機時代諾基亞8210等
升級塑料級——聚碳酸酯材質的廣泛應用
除了最基本的ABS塑料以外,最為常見的是聚碳酸酯材質,也就是工程塑料,手機上多采用的聚碳酸酯一般簡稱PC,是一種無色透明,耐熱且抗沖擊的熱塑性樹脂其實就是軟性塑料。由于其本身結構上的特殊性,它現今已經成為了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長速度最快的通用塑料材質,目前被廣泛應用于數碼電子以及其他行業當中。另外在顏色的選擇上,聚碳酸酯材料也提供了豐富的顏色選擇,但是對于外部噴漆著色的問題卻依然難以解決,很容易因為磕碰脫漆露出本來面目。
優點:易成形、易于噴漆和著色、相對堅硬
缺點:導熱低、易脫色、難以通過材質表現出高檔和質感
代表機型:iPhone 5c等
金屬材質和貴金屬——贏在了起跑線
金屬材料在消費電子產品上的應用被認為是增加質感、提升產品檔次的方式之一,早在十年前功能機時代諾基亞就多次使用金屬材質和貴金屬來打造當時較為高端的8800等型號的手機,在其奢侈品牌VERTU上面還曾經使用鈦金屬等貴金屬。材質方面金屬占了一定的便宜,用金屬材質來打造產品框架,對產品整體強度會有直接的幫助;同時,金屬材質在散熱、導熱方面的效果也比塑料材質要更有優勢。不過,金屬手機的金屬材料也同樣有它的不足之處,雖然它的成本降低到了一定程度,但它很難比工程塑料還更加便宜,這讓金屬手機相比較而言價格仍然會略高一些。同時,金屬導熱快,就好比金屬材質的筆記本電腦通過外殼來加速散熱一樣,外殼的溫度往往會比塑料材質更高,對于手機這樣的手持設備來說會一定程度地影響手感。近一年來金屬材質泛濫,從高端的旗艦到千元都采用金屬材質,用戶很難區分一體成型沖壓的金屬片還是CNC高精密度工藝鑄造的金屬。
優點:堅固、美觀、可塑性強
缺點:成本略高、可能對信號產生干擾、受天氣影響導致手感受影響、容易刮花不易修補
代表機型:華為Mate7等
木質(竹質)——極其小眾的情調
木質(竹質)的材料相對于塑料和金屬來說難度大了很多,一方面是材質的硬度選擇很重要,其次防腐、防蟲等工藝對成本要求過高,2005年時僅制造豪華手機的廠商Mobiado采用諾基亞的機芯,自行設計制造木質的手機外殼,但是這種奢華不是人人都能享有。直到近幾年從MOTO開始生產可定制手機后蓋開始,經過特殊加工處理后的木質、黑杏木、竹質的手機后蓋再次出現在大眾消費者眼中,也曾掀起一股浪潮。然而在新鮮勁過了以后,大家發現也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這種情調。
優點:自然、個性
缺點:對材質選取要求高、對防腐防蟲工藝要求高、不易著色、不易加工、容易審美疲勞
代表機型:Mobiado、一加等
類皮或真皮——非奢華不能享受
皮革可以說是最能帶來良好手感的一種材質,它在成本上選擇的范圍也非常廣,可以為不同需求的用戶定制不同等級的產品。然而真皮一般都出現在諸如VERTU這樣的奢侈品牌手機上面,并且還根據定位和價格采用了鱷魚皮、蜥蜴皮、蛇皮、小牛皮等不同檔次的皮質。近年來同樣是由于定制后蓋的出現,價格足以讓任何人接受的MOTO X上也出現了真皮的后蓋,同時三星、聯想等也通過塑料工藝加工成類皮質的后蓋。由于皮質溫潤的手感,讓其足以博得喝彩,但是真正處理得當而且口碑好的仍然是奢華手機才能享受的,防腐、防蟲、防皺等工藝的復雜程度絲毫不亞于皮質本身。
優點:手感極佳、視覺效果好、品味獨到
缺點:工藝要求極高,否則容易變色、起泡、異味、不適合大規模量產
代表機型:Vertu 、三星W系列等
凱夫拉和另類纖維——容易被忽視的個性
凱夫拉和碳纖維等材料在手機上的應用并不常見,很多人認識到凱夫拉的特性是在MOTO推出的智能機RAZR刀鋒手機上,很多人被科普到凱夫拉是制作防彈衣的材料,事實上早在功能機時代三星s5550u上就已經采用過凱夫拉混合金屬的材質加工的手機,當然要用這個手機完全充當防彈衣是不現實的畢竟也只能算是凱夫拉涂層而已。碳纖維嚴格來說應該叫碳纖維復合材料,是把碳纖維編織成布,然后加入樹脂成型后得到的東西。這種東西比金屬更輕,強度更高。鈦合金也比不了,但是一旦破損修補不了。要整體更換,而且成本也非常高。
優點:個性、低調、另類
缺點:無法修補、成本高、實用性差
代表機型:MOTO RAZR等
玻璃材質——看得見的魅力
玻璃材質作為手機材料近幾年來并不少見,而這在以前是很少見到的,主要原因在于近年來玻璃工藝得到極大的提升,比較出名的有康寧玻璃、藍寶石玻璃,最近的一年里比較流行的2.5D玻璃甚至3D玻璃。大規模的采用玻璃材質在手機上起因于喬布斯在iPhone4上使用了玻璃。玻璃的優點是硬度高,特別是藍寶石玻璃,日常生活中幾乎遇不到什么東西能比它更硬。但是加工難度上玻璃同樣比塑料和金屬要難很多,因為玻璃大多是平板,要加工成弧線,無論是熱彎還是CNC打磨都很費工夫。手機后蓋是要需要弧線來貼合手型的,iPhone4非常割手,而三星的S6 EDGE和小米Note為了加工這種弧面玻璃,都付出了產能和成本的代價。
優點:美觀、輕薄、硬度高不易刮花、不會阻擋信號
缺點:抗沖擊能力差易碎、容易附著成為指紋收集器、加工難度大導致成本偏高
代表產品:iPhone4、三星S6 EDGE、小米Note等
強化陶瓷工藝材質——理想中的材質
這里說的陶瓷并非傳統意義上的陶土燒制的陶瓷,而是強化陶瓷工藝的材質,也被叫作新型陶瓷、精密陶瓷、高性能陶瓷、工程陶瓷等。就主要成分而言,可分為碳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和硼化物等,被廣泛應用于航天技術,汽車,航空器,核工程。個人消費層面如著名的陶瓷刀、勞力士手表腕帶等都屬于奢侈消費層級的。目前被極少數數碼廠商采用的是氧化鋯陶瓷,最著名的就是蘋果的Apple Watch后蓋的材質中就加入了氧化鋯陶瓷。由于金屬外觀信號屏蔽等問題目前難以得到解決,有質感高強度,可塑性好耐磨,而且視覺效果更佳的氧化鋯陶瓷成為旗艦手機的選擇,由于加工成本高,目前VERTU、三星等在手機上大量采用過,國內廠商近一年來也有所嘗試,但是依然沒有受到廣泛關注。
優點:易加工易著色、對信號影響小、高硬度、抗刮傷、有質感、可塑性好耐磨、氣密性好、光澤有質感
缺點:加工難度大、成本高
代表產品:Vertu(陶瓷按鍵),SUMSUNG(陶瓷后蓋),Apple Watch(陶瓷后蓋)等
8種材質在手機上的應用,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手機材料進化的歷程,也代表著人類對材料加工方面的工藝的進步,可想而知手機材料中加工難度越低、成本越低的產品越容易普及,而加工難度越高、工藝要求越高的材料才是旗艦產品所應該追求的。目前,主流的機身材料包括塑料和金屬。塑料外觀件(聚碳酸酯)綜合性能較好,且加工工藝成熟、成本較低,常見于中低端手機以及少量高端機。但與金屬材質相比,塑料容易給人一種“廉價”感,因而在高端機型中,金屬后蓋漸成主流。但是未來,高端機型的可選擇材料范圍還很多,隨著工藝進步、后面的成本高加工難度大的材料也必然會進入大眾能消費的高端產品里面,除了金屬以外旗艦還有更多選擇。
近一段時間傳言即將推出的蘋果iPhone7和小米5手機會采用陶瓷材質,或許會成為2016年里手機材質流行的風向標吧。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1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