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是世界范圍內(nèi)最為廣泛研究的一種材料。結構上,它是一層六角形蜂巢結構組成的碳原子薄片。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它具有多種優(yōu)異特性例如「高強度」、「超輕薄」、「不透水」、「導電導熱性能好」、「柔韌性好」。
但是,石墨烯的超導性天賦,被埋沒了很久。自從2004年石墨烯問世以來,科學家們就推測石墨烯也具有成為超導體的天賦。可是到目前為止,石墨烯超導特性的實現(xiàn)過程,還是通過將其摻雜或者放入到超導材料中。但是,這種工藝會損害石墨烯其他方面的特性。然而,在一項新研究中,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憑借石墨烯本身的特性,激發(fā)了石墨烯在超導方面的天賦,這一過程是通過將其和一種稱為“鐠銅鈰氧化物”(PCCO)的材料相結合。
這項研究由劍橋大學圣約翰學院的 Angelo Di Bernardo 博士和 Jason Robinson 博士領導,合作伙伴包括劍橋石墨烯中心的 Andrea Ferrari 教授、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 Oded Millo 教授,位于特隆赫姆的挪威科技大學 Jacob Linder 教授。對于,石墨烯超導性方面的研究,科學家們一直都有一些推測,特別是在特定的條件下激發(fā)石墨烯超導方面的天賦。根據(jù) Robinson 的說法:
“很長時間以來,研究人員都在推測在正確的條件下,石墨烯會轉變?yōu)槌瑢w,但是一直卻無法做到。這個實驗的想法是:如果將石墨烯和超導體聯(lián)合,我們能夠開啟其內(nèi)在的超導性嗎?然后,問題就變成了:你怎么知道你看見的超導性是來自石墨烯本身,而不是作為其基礎的超導體?”
之前科學家們也進行了一些相關的石墨烯超導性研究,Di Bernardo 說:
“之前的研究采用了類似的方法例如利用金屬類超導體,但是成效甚微。將石墨烯放置在金屬上,可以戲劇化地改變它的屬性。在技術上它的工作方式超出了我們的預料。你看到的將不再是石墨烯的內(nèi)在超導性,而是作為其基礎的超導體的超導性。”
根據(jù)專家的說法,研究所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主要來自以下兩點:
第一,使用材料激發(fā)石墨烯內(nèi)在的超導性。
第二,證明超導性來自石墨烯,而不是激發(fā)用的材料。
摻雜PCCO材料的石墨烯在掃描隧道顯微鏡下的圖像
(圖片來源于:劍橋大學)
所以,研究人員在他們自己的研究中使用到了PCCO材料,它是“銅氧化物”一類的氧化物中的一種,也具有很好電子特性。科研人員通過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可以區(qū)分出PCCO中的超導體性和石墨烯內(nèi)部觀察到的超導性。超導性的特征在于電子交互的方式:在超導體中,電子呈對出現(xiàn),一對電子之間的自旋排列會由于其涉及的超導類型或者說是“對稱性”,而變得不同。例如,在PCCO中,一對電子的自旋狀態(tài)是未對齊的(反平行的),這種被稱為“D波狀態(tài)”。
相比之下,當石墨烯和超導性的PCCO在試驗中聯(lián)合到一起,結論顯示石墨烯中的電子對呈P波狀態(tài)。所以,Robinson 說:
“換句話說,我們在石墨烯中看到了和PCCO中完全不同類型的超導性。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因為它表明超導性不是來自其外部,所以PCCO只是用于激發(fā)石墨烯內(nèi)在的超導性。”
對于研究團隊到底激活的是哪種超導性,目前尚不清楚,但是它們的結論強烈地表明:這是種神秘的“P波”形式。因此,研究將轉變?yōu)殛P于這種神秘類型的超導性是否存在的爭論。如果是存在,那么它到底是什么?
1994年,日本研究人員使用一種稱為“鍶釕”(SRO)的材料,制造了自旋三重態(tài)超導體,它能夠具有一種P波對稱性。SRO的P波對稱性一直未得到完全驗證,其中一部分的挑戰(zhàn)來源于:SRO是一種龐大的晶體,難以制造成驗證理論預言的設備類型。
所以,未來石墨烯超導體的應用可能主要來自兩方面。首先,石墨烯可用于高速運算的新型超導量子設備和分子電子設備。其次,它也可用于證明一種神秘形式的超導電性即“p波”超導電性。學者們?yōu)榱蓑炞C這種超導性,已經(jīng)花費了超過20年的時間。
Robinson 認為:
“如果P波超導體確實是在石墨烯內(nèi)部創(chuàng)建,石墨烯可以成為創(chuàng)建和開發(fā)一個全新超導設備的基礎,這些超導設備將用于基礎科學和應用研究領域。這樣實驗必然會帶來新的科學發(fā)現(xiàn),讓我們更好的理解P波超導性,以及它在不同設備和設置條件下的工作方式。”
這項研究還具有更進一步的暗示。例如,它揭示了石墨烯能夠制造超導體電路中的類晶體管設備,并且它的超導性可以被納入分子電子學范疇。
所以,Di Bernardo 補充道:
“總體上說,因為各種類型的化學分子都可以綁定在石墨烯表面,這項研究可以促進基于石墨烯的、功能新穎的分子電子設備的開發(fā)。”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nèi)外最新動態(tài),我們網(wǎng)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龐雪潔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本網(wǎng)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wǎng)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