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按下控制按鈕啟動中國第一個電動升旗裝置升起新中國第一面國旗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新中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空迎風飄揚
還記得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電影 在開篇《前夜》中 黃渤飾演的國旗桿設計安裝者 林治遠的故事嗎 1949年10月1日 新中國誕生了 為了能讓國旗在開國大典上順利升起 新中國誕生前夜 天安門廣場國旗桿 設計安裝者林治遠和他的團隊爭分奪秒 反復調試著中國第一個電動升旗裝置 ……
從材質到焊接 從噴砂到維護 天安門廣場國旗桿“拔節”的背后 承載著中國鋼鐵人 對技術創新的極致追求 和讓國旗永遠“高高飄揚”的樸素信仰 當初的一根旗桿 難住了一個國家 當下 從“神舟”飛天到“北斗”指南 從“白鶴”亮翅到“藍鯨1號”海底尋寶 ……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中國鋼鐵日漸豐富多元的 形態性能、應用場景 在各行各業熠熠生輝 首鋼集團“蟬翼鋼”精心打造的錄取通知書 鋼鐵,可以“輕薄如蟬翼” “蟬翼鋼”是超薄規格5G用鋼 主要為5G基站 信號接收器、信號發射濾波器、集成電路板等用鋼 因厚度薄如蟬翼而得名 “蟬翼鋼”由首鋼集團研發并實現工業化生產 其最大的挑戰在于既要薄又要寬 一般來說 鋼鐵板材的寬度與厚度的比值達到4000 生產難度就已經很高了 而首鋼生產的“蟬翼鋼”寬厚比 超過了11400 該技術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中國寶武“手撕鋼”生產線 鋼鐵,可以“化作繞指柔” 隨著科技的發展 鋼鐵笨重的既往形象也不斷發生著變化 一卷鋼材 卻有極好的延展性 展開后用手輕拉便能撕開 甚至可以做成剪紙作品 被形象地稱為“手撕鋼” 軋制“手撕鋼”的過程形象地說 就像搟面皮 在中國寶武的車間里 20根軋輥同時在搟 既要薄、又要均勻 還要沒有劃痕 這種厚度只有頭發絲六分之一的不銹鋼 不僅能夠抵抗反復折疊 還具備強大的耐腐蝕、抗氧化功能 如今更是成為高新技術領域的“寵兒” 也正因如此 “手撕鋼”的價值堪比黃金 首鋼集團“蠶絲鋼”制作的文創產品 鋼鐵,也可以“纖細如蠶絲” “蠶絲鋼”的生產工藝十分復雜 將長度近2米、直徑15公分的 圓柱形鋼錠與十余種元素 在1600℃高溫下反應融合 再經過首鋼集團硬核工藝的軋制、拉伸 才能生產出如同“絨絲”一樣精細的“蠶絲鋼” 別看“鋼鐵藝術”如此精美 實際上“蠶絲鋼”大有用處 主要用于天然氣工業窯爐和汽車尾氣凈化領域 中國鋼鐵科技的進步 從天安門廣場到祖國的四面八方 您可曾想到? 曾經“傻大黑粗”的鋼鐵產品 如今可以 薄如“蟬翼”、細如“蠶絲” 貴如“黃金”、美如“藝術” 在見證歷史的開國大典背后 是千千萬萬個如林治遠一般 為“立國大事 必鞠躬盡瘁”的小人物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