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散氫和殘余氫】——區別是什么?
2025-02-18 15:55:32
作者:考拉腐蝕 來源:考拉腐蝕
分享至:
擴散氫和殘余氫在熔敷金屬中存在明顯區別,具體如下:
1. 定義及形成機制
擴散氫:在電弧焊中,含氫化合物在電弧高溫下分解成單原子氫并大量溶解在熔池中,當熔池凝固時,一部分氫逸出,另一部分氫存在于焊縫中。由于氫半徑小,一部分氫在焊縫金屬的晶格中自由擴散,這部分氫就成為擴散氫。殘余氫:同樣是熔池凝固時留在焊縫中的氫,另一部分擴散聚集到晶格缺陷、顯微裂紋和非金屬夾雜物邊緣的空隙中,結合為分子,而不能自由擴散,這部分氫被稱之為殘余氫。
2. 對焊件的影響
擴散氫:已確認應力(例如焊接殘余應力)、高屈服強度材料和擴散氫之間存在相互影響關系,如果這三個要素存在足夠量時,會導致焊縫金屬或熱影響區開裂。在接頭不同部位,因存在不同塑性變形量,而有不同的位錯密度,這樣將捕捉到不同量的氫。研究表明,在焊根及焊趾等有缺口效應部位往往存在氫的聚集,將直接影響冷裂紋的產生,這些開裂經常是在焊后延遲數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發生。殘余氫:殘余氫本身不會造成焊件開裂,除非在隨后的焊道中它重新進入電弧被轉換成擴散氫。加熱溫度在大約 400℃以上將會激活殘余氫。
3. 測定相關
擴散氫:本標準規定了水銀法和熱導法兩種基本測定方法來測定熔敷金屬中的擴散氫含量。水銀法適用于 B 型和 C 型試塊,熱導法適用于 A 型、B 型和 C 型試塊。通過特定的試驗流程和數據處理方法,可以得到熔敷金屬中擴散氫的含量。殘余氫:對于包含擴散氫和殘余氫的總氫量的分析應在 400℃以上使用熱萃取方法進行,在 650℃條件下收集 30min 可得到總氫量。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