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已具備了相當的規模和技術水平,能生產出接近和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產品,并出現了在國際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行業基本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除特種大型的工程機械外,能夠生產國內工程建設所需要的二十大類產品、280多個系列、1700多個品種、4000多個規格。 2012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018.34億元,同比增長0.59%;完成銷售產值5,915.71億元,同比增長1.85%;產銷率98.29%。 2013年,工程機械出口一路高歌,極大地提振了行業信心。龍頭企業徐工國際化進程逆勢提速,出口額五年來累計達42.2億美元,出口規模保持國內行業第一,成為中國制造“走出去”的標桿。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6年版)認為,2014年,工程機械行業產品產量累計同比增速,除壓實機械產品產量增速依然保持兩位數增長達13.92%外,其它產品產量均為負增長。
截止到2014年底,中國工程機械主要產品保有量約為650萬~704萬臺,預計到2020年,每年工程機械報廢臺量將高達120萬臺。目前各產品類型的保有量如表6-13所示。
由上表可知,我國已超越美國、日本、歐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市場,這對投資者來說意味著良好的投資機會。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等,都將直接帶動工程機械市場繼續發展。 “十三五”期間,穩健向上的中國經濟將為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提供重要而持續的動力,受益于此,加之企業創新能力及綜合競爭力的不斷提升,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根據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該行業銷售規模預計將達到9000億元。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工程行業發展也非常迅速,施工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各種工程機械已經普遍的應用于現代工程建設中。我國工程機械的市場需求量日益增大,工程機械在建筑工程中的位置也越來越重要。尤其是近年來,國家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基礎設施的建設,工程機械的發展也非常迅速,各類工程機械的生產與銷售量都大幅度提高。
工程機械是一種戶外工作機械,長期暴露在戶外大氣,許多工程機械都要在潮濕、多塵,甚至腐蝕等極為惡劣的環境下作業,使用一定時間以后通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銹蝕。工程機械報廢的原因有多種多樣:操作不當、意外事故、超服役壽命、零部件失效等,其中零部件失效又分結構件失效、液壓件失效、傳動件失效、電器件失效等。從對工程機械零部件最可能發生銹蝕失效的角度分析,結構件與液壓件所占比例較大,而且基本上每臺工程機械均有大量的結構件與液壓件。以每臺車包含車架、轉臺、伸臂三大結構件及伸臂油缸、變幅油缸、鏟斗油缸三根液壓油缸為例,按每年報廢量100萬臺進行分析,調研結構件及液壓油缸腐蝕現狀。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