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1農業機械服役特點
工作環境變化大,多數農業機械在露天、多塵、潮濕和污穢的環境中或水、土壤中作業,與土壤、肥料、農藥、糞便、腐爛植物和水等接觸,受到這些物料和環境的腐蝕作用。
由于經常性趕農時,單位時間服役強度大,部件與土壤、作物根莖(種類和物質強度經常在變化)和牲畜皮毛等物料相摩擦而嚴重磨損,有的部件則承受較大的動載荷和沖擊作用,加之腐蝕,因此在相對較短的時間范圍常產生故障。
操作者掌握運行設備和維護設備的能力和水平參差不齊。
農機具是一類易損耗的設備,需經常性維修,但由于維修趕周期,成本要低,因此維修過程簡單粗放,達不到高質量要求。
農業機械屬應普及推廣型產品,造價以經濟適用為主,不能太高,給高端的表面防護技術應用留有的空間不大,因此耐久性和耐用性均不是最優的。
以上這些因素影響了農機設備的長效服役性能。
6.8.2.2農業機械面臨的主要腐蝕
農業機械功能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機械力學的作用,包括沖擊、磨損、斷裂等;腐蝕老化的作用。有關數據統計,因腐蝕可導致農機零部件的抗拉強度下降30%~40%,使用壽命縮短40%,而提前失效。
農業機械量大面廣,種類繁多,每年由于表面破壞和失效帶來的損失非常巨大。資料表明,農機產品的失效破壞,約有60%是由零件表面的腐蝕和磨損造成的。如耕作、播種和收獲機械的許多零部件,直接與土壤接觸,其腐蝕和磨損相當嚴重,導致故障增多、生產率下降,作業成本明顯上升。農用動力中的氣缸、氣門、曲軸,因磨損和腐蝕常會導致功率下降,污染增加。各種農用泵 、風機和葉片在表面磨損后,工作性能下降,壽命降低。
表6-26列出了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在上世紀80年代做的部分鋼材在典型農田水中的腐蝕速率數據,從表中可以看出,在髙鹽堿地區碳鋼的腐蝕速率非常高,甚至比較重的酸性土壤地區的腐蝕速率還高數倍,因此在這些地區的農業機械的表面防護等級需進一步提高,包括提高各種保護層的質量和級別。
6.8.2.3防腐方法、措施
在農機行業中大力推廣先進、實用的表面技術,可顯著提高零部件的抗氧化、耐腐蝕、耐磨損和耐疲勞性能,能最大限度地延長農機具的使用壽命。對于已損壞的產品,采用表面修復工藝,可大大節省資金,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推廣先進的表面保護技術包括:
(1)表面覆層技術:采用先進的有機涂層、化學鍍、電鍍以及物理、化學氣相沉積、等離子沉積技術、等離子噴涂和電弧噴涂技術。
(2)表面處理與改性技術:針對基本材料的表面,通過離子注入、滲入,或以化學、光及熱處理方式,使其表面層組織結構成分發生變化形成與基體材料機械物理性能截然不同的表面改性層,主要包括傳統的滲碳、滲氮、滲硼和激光表面處理等。
(3)表面復合處理技術:利用表面加工技術,輔以表面覆層處理和改性技術,對零件進行復合處理,如激光綜合加工技術。
(4)表面防銹及潤滑技術:采用高品質的潤滑防銹油體系。
(5)進一步改進收獲機的割臺、剝皮機、輸送裝置等關鍵部位設計,提高傳動部件如鏈條、皮帶等材質耐用性。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