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16日,由上海交通大學牽頭、鄒建新教授負責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材料基因工程關鍵技術與支撐平臺重點專項“輕質高強鎂合金集成計算與制備”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上海召開。
工信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處長衣豐濤、項目主管張煒和邢志鵬、上海市科委基地處處長過浩敏,上海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孫麗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孫寶德等應邀出席。參加會議的還有材料基因工程關鍵技術與支撐平臺重點專項指南專家組組長謝建新院士、項目咨詢專家組組長張國慶研究員以及專家丁文江院士、宿彥京教授、單智偉教授、曾小勤教授、沈軍教授、張捷宇教授、余學斌教授、劉建軍研究員等10名專家及項目課題負責人吳玉娟博士、金朝暉教授、蔣建中教授、郝海教授、吳國華教授及項目組成員代表近30人。會議由項目負責人鄒建新教授主持。
衣豐濤講話,對新形勢下相關科研政策的改革做了解讀。過浩敏對項目組提出要求,并表示將為項目的開展提供有利的科研保障條件。孫麗珍對上級管理部門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表示上海交大將為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利的科研和經費管理保障。孫寶德對項目組提出殷切希望,并表示材料學院將為項目開展提供大力支持和保障。
會上同時成立了項目咨詢專家組。咨詢專家組由張國慶研究員擔任組長,成員分別為上海交通大學丁文江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曾小勤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單智偉教授、同濟大學沈軍教授、復旦大學余學斌教授、上海大學張捷宇教授、中科院硅酸鹽研究所劉建軍研究員和吉林大學王慧遠教授。項目負責人鄒建新教授向項目咨詢專家組頒發了聘書。
會上,鄒建新教授詳細介紹了項目的立項背景、主要研究內容、考核指標和預期成果、課題設置、進度安排以及實施方案等,并結合相關的科研管理政策對本項目實施管理辦法進行了解讀。五位課題負責人分別對課題的研究內容和實施方案進行了匯報,并聽取了與會專家和領導的意見。該項目以國家戰略和重大需求為牽引,緊跟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從材料基因組研究思想出發,建立基于鎂合金關鍵特征結構的強韌化模型與設計方法,構建鎂合金基礎參數數據庫、高通量云計算以及高通量制備表征平臺,實現≥102級的并發式高通量計算,計算篩選樣品數≥104;開發4種高性能鎂合金,相比同類合金強度和伸長率提高20%,開發成本和周期降低20%;實現3種典型構件從“設計-合金-工藝-組織-性能”的全流程集成計算與仿真,并實現應用示范。項目將開創高通量計算-高通量實驗-組織性能預測-工業應用的全鏈條材料研發新模式,縮短先進金屬結構材料的研發和使用周期。
專家組對項目立項的意義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期望科學家們專心研究,圓滿完成項目和各項指標。材料基因工程關鍵技術與支撐平臺重點專項指南專家組組長謝建新院士對項目的實施方案等方面提出了寶貴意見。項目專家組組長張國慶指出,項目是在國家重大需求為牽引下,利用材料基因組的方法來開發新型鎂合金,同時要注意嚴格按照相關政策做好項目的管理工作。
10日16日,項目組在上海交大進行了深入論證和討論。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南大學、重慶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南昌大學、天津大學、上海航天精密機械研究所、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方科汽車部件有限公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山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和包頭稀土研究院共十七家單位近60位代表參加會議。
會上,項目負責人、課題負責人和子課題負責人分別對課題(子課題)的實施方案進行了詳細匯報和論證,就課題(子課題)與課題(子課題)之間如何協調與銜接、如何統一進度及完成各階段的考核指標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并最終形成共識,為項目的穩步推進奠定了基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