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韌性金屬(如Cu、Ni和Al)與某些液態金屬(如Bi和Ga)接觸時,在異常低的應力水平下發生晶間破壞,這種現象被稱為液態金屬致脆(LME)。數十年的研究致力于理解潛在的微觀機制,球差校正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AC-STEM)的發展解決了一般晶界(GBs)的結構問題,導致在原子尺度上對一些經典的晶間解離系統進行重新評價。Al-Ga體系是LME晶間結構的典型例子,Ga穿透前沿的原子結構仍然不穩定。原位透射電鏡顯示,液態Ga沿著Al多晶界迅速滲透,形成Ga多吸附層。從理論到實驗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不同方法的理論計算預測了不同的偏析行為。已有研究表明,Al-Ga界面可能包含多層,一層固定在Al表面,另一層是Ga層且頂部結合較差,而這種多層結構是由GB結構決定的,但是界面原子結構仍難以捉摸,目前尚不清楚有序的Ga層是否存在于普通的GBs中。
福州大學的研究人員揭示了Al普通晶界內富集Ga后的原子結構,闡明了以GB為核心的無序Ga層組成,并通過動態蒙特卡羅和分子動力學模擬進一步驗證。相關論文以題為“The interfacial structure underpinning the Al-Ga liquid metal embrittlement: disorder vs. order gradients”發表在Scripta Materialia。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scriptamat.2021.114149
用圓盤打孔機從Al多晶箔(純度為99.99%,晶粒尺寸約為5μm,厚度為100μm)打孔一個3mm的圓盤,圓盤厚度由磨床減少至約25μm,然后立刻轉移至110℃的熱板上,在對磨表面放置Ga顆粒(純度99.999%),進行自發滲透。
研究發現未滲透Ga和含Ga的AlGBs均具有較高的彎曲度,說明Ga的滲透并沒有改變GBs的自由度(DOFs)。在Ga滲透的鋁晶界內發現了一種具有有序梯度的新形態結構。在滲透前沿的復合層至少由三層組成,其中兩層有序地附著在每個鋁晶粒表面,第三層在中間,Ga含量表現出遞減的次序。混合MC/MD模擬驗證了這種有趣的分離行為。
圖1 未滲透(a)和Ga滲透(b) Al樣品的HAADF圖像,GBs用白色箭頭指明;(c)放大了Ga滲透GB的HAADF圖像;(d, e)元素分布圖證實了Ga在晶界的富集;(f)在(c)的GB上取EDS線掃描圖
圖2 (a) 曲線型Al晶界;(b) 晶界邊緣滲透后的HAADF圖;(c) 線掃描結果;(d) 無序Ga層的HRTEM圖;(e; f) 混合MC/MD仿真模型
圖3 (a)GB中分解出的多層;(b) 放大的HAADF圖以及線掃描結果;(c) 模擬滲透Ga的晶界原子結構;(d) Ga原子二維平均密度分布和無序參數分布
多層結構可以從高度有序的雙分子層過渡到無序層,Ga吸附層將這兩種結構特征整合在一個復合層中。這些結果表明,具有多層吸附(2層及以上)的結構可能導致界面脫粘。導致LME產生的根本原因不是界面有序,而是GB核中較弱的原子間相互作用。總的來說,本文揭示了Ga滲透Al通用GBs中復雜的、但普遍存在的界面分離結構,具有有序梯度,這豐富了研究者們對表層結構的認識。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