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召開2024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會議
2024年6月13日,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在北京召開2024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會議。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書記、主任竇賢康院士出席會議并講話。化學科學部主任楊學明院士在開幕式上致辭,常務副主任楊俊林主持開幕式。
竇賢康主任指出,國家始終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深入實施科技強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自然科學基金委是我國資助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主渠道之一,肩負著推動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新一屆黨組持續推進系列科學基金改革舉措,旨在將寶貴的科研資源投向最具創新活力的一線科學家。青年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作為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品牌”項目,設立三十年來在培養青年科技人才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該類項目評審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2023年起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重拳出擊,與駐科技部紀檢監察組聯合開展評審專家被“打招呼”頑疾專項整治工作,遵循“正面引導、極限防守、嚴肅懲戒”工作原則,狠剎近年來科研項目評審中的“打招呼”歪風,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未來還將繼續加大推進力度。他進一步強調,維護科學基金評審的科學性和公正性是全體科技界同仁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與會專家站在國家的高度,履職盡責、公正評審、嚴格把關,遴選出最優秀的項目。
楊學明主任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化學學科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但距離真正的化學強國尚有一定差距,特別是當前國際局勢和科研態勢對化學化工領域基礎研究發展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評審時應將申請人開展創新性引領性研究以及解決重大科學問題的能力作為重點考察要素,關注其研究是否推動了新的化學物質創制、是否揭示了新的化學反應機理、是否發展了新的化學測量方法等。他同時希望評審專家秉持科學態度、發揮專業判斷,把最有創新能力的青年人選拔出來。
楊俊林常務副主任介紹了化學科學部2024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受理情況、項目定位、遴選原則、答辯要求、評審要素和會場紀律等。他提醒與會專家評審時應重點關注申請人已取得研究成果的科學價值及蘊含其中科學思想的獨特性,以及申請人提出未來研究方向的前瞻性、創新性及解決科學問題的研究新范式。
駐會監督工作組崔翔教授就駐會監督工作的指導思想、組織保障、主要內容和相關事項等進行了詳細說明,呼吁與會專家共同營造公平公正的評審氛圍,保障科學基金評審質量,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評審組專家在聽取項目申請人匯報和提問討論的基礎上,投票遴選出2024年度擬資助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順利完成評審任務。監督委員會駐會監督工作組全程監督了評審過程。
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副主任詹世革和相關工作人員參加會議。
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2024年度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會在京召開
2024年6月14日,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2024年度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會在北京召開。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學敏院士出席會議并致辭,生命科學部主任種康院士主持開幕式并講話。
張學敏副主任在開幕式上發表致辭指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是培養和支持青年科學家成長的重要平臺,與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定位有所不同,專家們在評審時關注的側重點也應有所區別。自然科學基金委今年進一步優化了項目評審機制,深入推進評審專家被“打招呼”頑疾專項整治工作,采取了多種措施來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生態,切實維護好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的科學性和公正性。希望專家們在評審時能夠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以確保真正具有創新潛力的青年科學家能夠獲得資助。
種康主任介紹了生命科學部針對評審專家被“打招呼”頑疾專項整治工作采取的一系列新措施,同時強調健全的評審評價系統是確保科研資金合理分配和科研方向正確引導的關鍵,評審工作的公正性是維護科研誠信和科研環境純潔性的基礎。希望評審專家們能夠充分發揮卓越的科學鑒賞力,洞察科學前沿,為國家選拔出真正具有創新潛力的青年科學家,推動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
生命科學部副主任呂群燕向專家們匯報了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和受理情況、答辯人遴選、答辯要求、評審要點等情況。監督委員會委員王均宏就駐會監督的相關工作和要求作了詳細介紹和說明。
評審會期間,專家組認真聽取了答辯人的匯報,并與答辯人進行了深入的提問和討論。在此基礎上,專家組按照嚴格的評審流程,最終投票遴選出了2024年度擬資助的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生命科學部副主任谷瑞升及相關工作人員參加會議。
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召開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評審會議和第九屆專家咨詢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擴大)會議
2024年5月30日-31日,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在北京召開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評審會議和第九屆專家咨詢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擴大)會議。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陸建華院士出席會議并致辭,信息科學部主任郝躍院士主持會議,信息科學部常務副主任劉克作工作報告。
陸建華副主任在致辭中表示,為了更好地落實黨中央關于“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的決策部署,信息科學部應當進一步統籌滿足國家重大需求和促進學科高質量發展的雙重目標,在科學基金改革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是目前科學基金單體資助強度最大的項目,旨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資助對促進科學發展、探索自然規律和開拓研究領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創科研儀器與核心部件的研制。希望與會專家重點關注儀器研制過程中的科學問題以及利用所研制儀器能夠解決的科學問題,遴選出真正能夠解決國家“卡脖子”問題的項目。
郝躍主任在主持時明確了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的定位,希望與會專家在評審中重點關注項目是否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研究真問題,研究團隊是否交叉互補、形成合力等。同時,他強調了會議評審的紀律,希望專家們科學、公正地做好項目評審工作,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生態環境。
劉克常務副主任在工作報告中介紹了信息科學部2024年度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情況與資助計劃,以及學部近期主要工作。他表示,面對當前的機遇與挑戰,希望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積極建言獻策,共同推動信息科學領域的科研范式變革,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的賦能作用。
與會專家圍繞“如何優化重大項目資助布局,提高項目管理效能”展開了深入討論,并提出了寶貴意見和建議。專家組認真聽取了申請人匯報,經過質詢和討論,完成了信息科學部2024年度基礎科學中心項目(A類)評審工作,遴選出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
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相關工作人員參加會議。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