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隆德大學和中國復旦大學研究人員的研究表明,由于鈣鈦礦能夠通過站立在自主組織上,能夠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鈣鈦礦在其常規形態中對水分非常敏感。 它在與水接觸時溶解,甚至在幾分鐘或幾分鐘內即使是正常的濕度也會使材料變質。 現在研究人員似乎已經克服了這個問題。
隆德大學化學物理教授TönuPullerits說:“我們已經成功地生產了具有防水表面的薄膜,使整個結構更加穩定。 此外,我們已經成功地對片材進行了定向,以獲得可接受的太陽能電池,效率為10%。”
研究人員不僅用鈣鈦礦制成薄板,以達到防水的目的,而且還發現這些薄片自組織的方式明顯提高了效率。
由于薄片太薄,所以許多需要在頂部進行分層,以便充分吸收陽光。 但是防水表面不允許電子在材料內自由循環。 電子變得難以從一個片材跳到另一個片材,這降低了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研究人員首先測試了兩種不同的防水表面。 他們預計一個版本可以提供更好的效果,使電子更容易從一張紙跳到另一張。 然而,結果是相反的 - 第二個版本給了更好的結果。 這讓研究人員感到驚訝,然后他們開始了新的實驗來了解原因。
“這里,我們的激光實驗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可以發現,具有第二表面材料的片材以自我組織的方式站立在邊緣而不是彼此平坦的位置上。”Pullerits教授解釋說。
他認為這個結果是構建穩定和高效的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重要一步。由于片材的自組織結構,電子能夠在觸點之間自由移動,大大提高了轉換太陽能到電的效率。
作者湯姆•奧斯汀•摩根(Tom Austin-Morgan)
責任編輯:殷鵬飛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