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沖砂檢查及清潔檢查
主沖砂及其檢查
主沖砂開始前,應首先保證相鄰三對艙室的結構及洗水合格,所有洞口事先沖砂并做一度底漆保護,洞口反頂部位沿自由邊處理100mm寬度的區(qū)域并做好一度底漆,艙內(nèi)所有不銹鋼管系用膠皮保護。最好能根據(jù)季節(jié)的風向確定施工的順序,艏至艉或艉至艏,洞口防雨蓬的出入口應在下風處,以避免打砂艙泄露出的灰塵污染相鄰的油漆艙室,防雨蓬頂部不得積水并能方便人員進出。采集砂樣做可溶性鹽份測試及硬度測試,磨料規(guī)格應在0.5~1.5mm之間,其水分含量不應超過重量比的0.2%。
主沖砂報檢時,應在甲板上觀察艙室出入口的清潔,甲板面上有無積砂積水,除濕機的空調(diào)水是否直接流在沖砂艙室的甲板面上,出入口處應放置有網(wǎng)板,雨天作業(yè)時應保證雨水不會進入艙內(nèi),艙室出入口處應備有足夠的干布防止人為地帶水進艙。進艙前,所有人員應戴好干凈的布制手套,鞋套。
進艙檢查時要再次確認結構缺陷,大氣孔需補焊打磨,小的氣孔可用樣沖鑿開,磨機磨平。繼而做鹽份測試,采用純凈水測試。艙內(nèi)隨意檢測部位的鹽份值應低于50mg/m2(IS0 8502一6標準),每艙測試6點以上(保證艙內(nèi)每個面有一個測試點)。一般來說,地板尤其是污水井區(qū)域鹽份最高,至少要測試兩個點,另外就是腐蝕坑及粗糙度過大的區(qū)域,鹽份容易超標,如果鹽份超過要求,必須重新洗水沖砂直至鹽份達標。主沖砂后的效果如圖3所示。
清潔檢查
清潔報檢時要求使用真空吸砂、吸塵,自上而下檢查,鋼管網(wǎng)板無積砂積灰,確認腳手鋼管兩端的封閉完好、扣件的清潔、艙壁表面清潔度達到膠帶測試Ratingl(IS0 8502一3標準),艙內(nèi)各區(qū)域相對濕度控制在50%以下,鋼板溫度保持在10~40℃之間,且高于露點3℃以上,所有沖砂表面至Sa2.5級(表面應無可見的油脂、污物、氧化皮、鐵銹、油漆涂層和雜質(zhì),殘留物痕跡應為點狀或條紋狀輕微色斑),粗糙度在45~85μm之間。
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夾砂可用粗砂紙或手工鋼絲刷去除,忌廢砂掃砂去除及動力工具處理。真空吸塵采用帶有毛刷的專用塑料吸塵頭,白光燈可更輕易地檢查出艙壁的灰殘留。地板區(qū)域應在2m高處鋪設塑料薄膜保護以防止落砂及落灰,所有不銹鋼管系此時應拆除膠皮,用紙質(zhì)材料包扎做防護(施工隊一般用塑料薄膜做防護,但復涂前應著重檢查薄膜上的漆皮有無剝落,污染艙壁,而紙質(zhì)材料上的漆膜不會起皮剝落)。
濕度的測量應從剛進艙時就開始,反頂,角落,底部應著重測量,鋼板溫度的測量應特別注意甲板面放置設備的區(qū)域及底部污水井處,這些部位一般都是艙室溫度最低的地方,尤其是在雨季和冬季,應特別注意。當外界氣溫在零度左右時,甲板面的保溫成為必要,在北方的冬季,甲板面均鋪有礦棉保溫,相鄰的壓載艙同樣會通加熱風管,可保證貨艙壁溫度達2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通入貨艙的除濕和加熱風管必須是防爆型的。除了人員進出艙口搭設防雨蓬遮蓋洞口外,其余舾裝件洞口一律封死。
整艙噴涂
第一度(底漆)噴涂
表面處理及清潔報檢合格后,應盡快開始整艙的底漆噴涂。噴涂之前要求施工方搭設調(diào)漆房,保證防雨、防曬、安全,油漆各組份及稀料應分別放置,調(diào)漆房及噴涂艙四周拉好明顯的警戒線。在冬季,調(diào)漆房還應有加熱裝置,保證油漆的溫度在15℃以上。噴涂時采用固定式攪拌器,令油漆始終處于攪拌混合之中,這一點,在無機鋅的施工過程中尤為重要(無機鋅混合后還需另外用80目的濾網(wǎng)進行過濾,以保證噴涂的連續(xù)性)。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轉(zhuǎn)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本網(wǎng)刪除。
-
標簽: 船舶工藝特涂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wǎng)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wǎng)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