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前身是誕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是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院校,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歷批次重點建設的高校,首批設立研究生院,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行列,2017年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現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2016-2017年度,學校在全球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389名,位列入選的中國大陸高校第15名。在第四輪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結果中,進入全國前10%的學科9個。工程、材料、化學、物理、計算機、數學、社會科學學科先后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繼續保持領先優勢,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等學科位列國內前列,優勢學科領域進一步拓展,學科整體實力持續上升。
學?,F有教職工4364人,其中專任教師2274人,專任教師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1471人。教師中多人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其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2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48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2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39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6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5人。此外,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5個,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10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3個。
學校堅持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與教育發展前沿,大力實施“強地、揚信、拓天”的學科特色發展戰略,形成了理工并重,工理管文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格局。學?,F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9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51個。1個“2011計劃”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市電動車協同創新中心,1個北京市首批高精尖中心—智能機器人與系統高精尖創新中心。2006-2017年,學校科技投入總量達206.48億元,獲得國家科技獎53項,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獎27項,包括體現國家重大創新的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體現重要科學發現的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人才引育工作,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推進實施“卓越學科帶頭人發展計劃”、“杰出學術帶頭人支持計劃”、“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 特立青年學者支持計劃”等人才項目,成立“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實施“人才特區”政策,為優秀人才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和條件保障,面向海內外延攬一批學科領軍人才和中青年優秀人才。
一、招聘學科
學科類別 |
機械與運載 |
信息與電子 |
理學與材料 |
人文與社科 |
學科 |
力學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兵器科學與技術 機械工程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安全科學與工程 |
光學工程 儀器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件工程 |
數學 統計學 物理學 化學 生物學 生物醫學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化學工程與技術 |
理論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應用經濟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商管理 法學 設計學 外國語言文學 |
二、招聘人才類型
(一)引進人才:“千人計劃”專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相應層次的高層次人才;“青年千人計劃”、長江學者青年項目、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等優秀青年人才
(二)青年骨干教師:準聘教授、特別研究員、特別副研究員
(三)博士后研究人員:團隊崗、科研崗
三、相關待遇
學校將為優秀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條件:
1.根據業績水平提供具有競爭力年薪;
2.根據科研工作需要提供科研啟動經費,支持組建研究團隊;
3.提供過渡住房;
4.協助解決子女入托入學等生活問題。
各類崗位的具體申報條件和支持措施見《北京理工大學人才引進計劃》。
四、應聘辦法
應聘者請將個人詳細簡歷、學術代表作全文、他人引用及評價、今后工作計劃等通過郵件方式發送至擬應聘學院聯系郵箱并抄送學校招聘郵箱。詳細簡歷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學術兼職、負責或參加科研項目情況、代表性成果、重要論著目錄、論著被引用情況等及聯系方式。郵件中請注明應聘人才類型。
亦可登陸北京理工大學人才招聘系統(http://zhaopin.bit.edu.cn/)進行網上報名,注冊后填寫個人簡歷并應聘相應崗位。
五、聯系方式
【人事處聯系方式】
引進人才相關事宜請聯系:
北京理工大學高層次人才發展中心 聯系人:夏吟秋 樊世成
聯系電話:+8610-68914243 +8610-68914546
E-mail:bitrcb@bit.edu.cn(學校高層次人才招聘郵箱)
青年骨干教師相關事宜請聯系:
北京理工大學人事處人事教育室 聯系人:張苗 周琳玕
聯系電話:+8610-68918577
E-mail:bitzhaopin@bit.edu.cn(學校人事招聘郵箱)
博士后研究人員相關事宜請聯系:
北京理工大學人事處博士后和B系列人才開發室 聯系人:于笑湉 劉驍
聯系電話:+8610-68912385
E-mail:bitbsh@bit.edu.cn(學校博士后研究人員招聘郵箱)
網址:www.bit.edu.cn或http://renshichu.bit.edu.cn/或http://zhaopin.bit.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北京理工大學人事處
郵政編碼:100081
學院 |
學科專業 |
學院網址 |
聯系方式 |
前沿交叉 科學研究院 |
新能源、材料、信息、人工智能、數理科學、先進制造、生命科學、化學化工等 |
http://arims.bit.edu.cn/ |
李老師 010-68913188 arims@bit.edu.cn |
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 |
先進結構技術的新設計理論、新概念、新工藝、新實驗手段與表征方法 |
http://www.bit.edu.cn/gbxxgk/gbxysz2 /xjjgjsyjy/index.htm |
張老師 010-68911676 pengzhang@bit.edu.cn |
智能機器人與系統高精尖中心 |
智能機器人與系統相關的機械、控制、光學、電子信息、計算機與軟件、材料、力學、生命科學等 |
http://baicirs.bit.edu.cn/index.htm |
杜老師 010-68918329 ninger1979@bit.edu.cn |
宇航學院 |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 |
http://sae.bit.edu.cn/ |
李老師 010-68913776 yuhang@bit.edu.cn |
機電學院 |
安全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航空科學與技術 |
http://smen.bit.edu.cn/ |
鄧老師 010-68914150 dengyan@bit.edu.cn |
機車學院 |
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http://me.bit.edu.cn/ |
馮老師 010-68913639 6120160062@bit.edu.cn |
光電學院 |
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 |
http://optoelectronic.bit.edu.cn/ |
郭老師 010-68913659 guomingjuan@bit.edu.cn |
信息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
http://sie.bit.edu.cn/ |
郭老師 010-68913896 guojunfang@bit.edu.cn |
自動化學院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http://ac.bit.edu.cn/ |
許老師 010-68918838 xuxiuqin@bit.edu.cn |
計算機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http://cs.bit.edu.cn/ |
王老師 010-68919957 dianxinw@bit.edu.cn |
材料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http://mse.bit.edu.cn/ |
劉老師 010-68913948 lxn@bit.edu.cn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
http://sc.bit.edu.cn/ |
張老師 010-68914780 bitsos@bit.edu.cn |
生命學院 |
生物醫學工程、生物學 |
http://life.bit.edu.cn/ |
雷老師 010-68915244 leixiao@bit.edu.cn |
數學學院 |
數學、統計學 |
http://math.bit.edu.cn/ |
吳老師 010-81384701 wukeyou@bit.edu.cn |
物理學院 |
物理學 |
http://physics.bit.edu.cn/ |
龔老師 010-68918693 saigong@bit.edu.cn |
量子技術研究中心 |
量子物理及光學 |
趙老師 010-68918710 qzhaoyuping@bit.edu.cn |
|
人文學院 |
理論經濟學 |
http://rw.bit.edu.cn/ |
張老師 010-81381319 zhangrf@bit.edu.cn |
管理學院 |
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 |
http://sme.bit.edu.cn/ |
王老師 010-68912938 wgsh@bit.edu.cn 呂老師 010-68918843 Lvxin2311@bit.edu.cn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http://marx.bit.edu.cn/index.htm |
劉老師 010-68911564 liuyu30030@bit.edu.cn |
法學院 |
法學 |
http://law.bit.edu.cn/ |
王老師 010-68915400 04391@bit.edu.cn |
外國語學院 |
外國語言文學 |
http://sfl.bit.edu.cn/ |
項老師 010-68912270 xiangxc@bit.edu.cn |
設計與藝術學院 |
設計學 |
http://design.bit.edu.cn/index.htm |
李老師 010-68912682 lishuang@bit.edu.cn |
北京理工大學各類國家級人才引進計劃 |
|||
人才類型 |
分項目 |
應聘條件 |
支持措施 |
千人計劃 (全職) |
青年項目 |
1.申報范圍為自然科學或工程技術領域; 2.取得博士學位后,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經歷;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或知名企業研發機構有正式教學或科研職位; 3.年齡不超過40周歲。海外取得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如果取得突出研究成果或其他突出成績,可以突破任職年限等限制,破格申報; 4.入選后全職來校工作。已經在國內工作的,回國時間應在一年以內。 |
1. 聘任為教授,博士生導師,提供博士后、博士、碩士專項指標; 2. 提供科研啟動經費200-600萬元;安排辦公實驗用房; 3. 聘期內年薪42萬元起(不含學校繳納的保險及公積金),年底根據業績分配績效獎勵,人均3萬元; 4. 提供優惠購房資格及100萬元安居補貼,或200萬元安居補貼; 5. 具有中國籍的引進人才,可不受出國前戶籍所在地的限制在北京落戶;協助解決配偶工作和子女入托入學等生活問題; 6. 為回國參加“千人計劃”青年項目會評答辯人員提供國際往返差旅費,對于參加會評但未入選人員,以優厚待遇聘任至“特立青年學者”支持計劃崗位。 |
創新 長期項目 |
1.在國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擔任教授或相當職務的專家學者; 2.年齡不超過55周歲; 3.引進后全職在國內連續工作至少3年; 4.人文社科領域一般不超過60周歲;重點引進知識產權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國際關系、心理學等專業的急需緊缺人才。 |
1. 聘任為教授,博士生導師,提供博士后、博士、碩士專項指標; 2. 提供科研啟動經費300萬元;安排辦公實驗用房;配備工作助手,也可自行組建學術團隊; 3. 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 4. 提供優惠購房資格及220萬元安居補貼,或320萬元安居補貼; 5. 具有中國籍的引進人才,可不受出國前戶籍所在地的限制在北京落戶;為外籍引進人才及其隨遷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辦理《外國人永久居留證》。 |
|
外專 長期項目 |
1.在國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擔任教授或相當職務的專家學者; 2.非華裔外國專家,引進后至少連續來華工作3年,每年不少于9個月; 3.申報人年齡不超過65歲。 |
1. 聘任為教授,博士生導師,提供博士后、博士、碩士專項指標; 2. 提供科研啟動經費330-530萬元,安排辦公實驗用房;配備工作助手,也可自行組建學術團隊; 3. 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 4. 提供100萬元安居補貼,協調租住過渡性住房; 5. 根據引進人才實際需要,可辦理多次往返簽證或《外國人永久居留證》。 |
|
長江學者 獎勵計劃 (全職) |
特聘教授 |
1.申報當年1月1日,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類人選不超過45周歲,人文社會科學類人選不超過55周歲; 2.具有博士學位,在教學科研一線工作;海外應聘者一般應擔任高水平大學副教授及以上職位或其他相應職位; 3.聘期內全職到校工作,聘期5年。 |
1. 聘任為教授,博士生導師,提供博士后、博士、碩士專項指標; 2. 提供科研啟動經費300萬元,安排辦公實驗用房;配備工作助手和學術梯隊; 3. 給予100萬元獎金,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 4. 提供優惠購房資格及120萬元安居補貼,或220萬元安居補貼; 5. 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重點支持由長江學者領銜的學術團隊。 |
青年學者 |
1.申報當年1月1日,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類人選不超過38周歲,人文社會科學類人選不超過45周歲; 2.具有博士學位,在教學科研一線工作; 3.在學術上嶄露頭角、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 4.聘期內全職到校工作,聘期3年。 |
1. 聘任為教授,博士生導師,提供博士后、博士、碩士專項指標; 2. 提供科研啟動經費100萬元,安排辦公實驗用房;配備工作助手,也可自行組建學術團隊; 3. 給予30萬元獎金,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 4. 提供優惠購房資格及50萬元安居補貼,或150萬元安居補貼。 |
北京理工大學各類校級人才引進計劃 |
||
人才類型 |
應聘條件 |
支持措施 |
特立青年學者 |
1.具有良好的個人品德和師德,嚴謹求實的教風和學風; 2.具有博士學位,原則上自然科學類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人文社會科學類或成果突出者年齡可適當放寬,能全職來校工作; 3.具有海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或具有2年以上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機構、知名企業研發機構等工作的經歷; 4.在學科領域具有較強的學術影響力和競爭力,具有獨立發展學術方向的能力和突出的學術發展潛力。 |
1.聘任為博士生導師,優先提供博士生、碩士生專項招生指標; 2.每年提供團隊崗、科研統籌崗博士后指標各1名; 3.提供科研啟動經費100萬元; 4.聘期內工資待遇實行年薪制,薪酬按照學校準聘教授崗位基礎年薪標準執行; 5.入選者中特別優秀的校外引進人員經學校審定后參照學校對于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提供的安居條件執行。 |
準聘教授 |
1.原則上具有2年以上海外知名大學或學術機構科研學習工作經歷,具有海外知名大學博士學歷學位者優先; 2.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Science、Nature發表研究論文,或發表ESI高被引論文,或在本學科具有影響力的重要期刊等發表多篇高水平文章;代表性論文應解決了重要科學技術問題,得到同行廣泛引用和正面評價。 3.原則上年齡不超過38周歲。 |
1.聘任為博士生導師,優先提供博士生、碩士生招生名額; 2.聘期內實行年薪制,年薪42萬元起(不含學校繳納的社保、職業年金及公積金),年底根據業績分配績效獎勵,人均3萬元; 3.提供科研啟動經費100萬元; 4.協助解決子女入托入學等生活問題。 |
特別研究員 |
1.原則上具有2年以上海外知名大學或學術機構科研學習工作經歷,具有海外知名大學博士學歷學位者優先; 2.掌握本學科的學術發展動態,有較強的學術影響力和突出的學術發展潛力,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同行公認的突出成果,具有獨立發展一個研究方向的能力; 3.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Science、Nature發表研究論文,或發表ESI高被引論文,或在本學科具有影響力的重要期刊等發表多篇高水平文章; 4.原則上年齡不超過35周歲。 |
1.聘任為博士生導師,優先提供博士生、碩士生招生名額; 2.聘期內實行年薪制,年薪36萬元起(不含學校繳納的社保、職業年金及公積金),年底根據業績分配績效獎勵,人均3萬元; 3.提供科研啟動經費60萬元; 4.協助解決子女入托入學等生活問題。 |
特別副研究員 |
1.原則上具有2年以上海外知名大學或學術機構科研學習工作經歷,具有海外知名大學博士學歷學位者優先; 2.具有優秀的學術背景,有很強的創新活力和學術潛能,在研究領域內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力和突出的學術成果; 3.具備獨立開展研究工作的能力,以主要成員參與國際前沿性研究課題,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同行認可的進展; 4.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ESI高被引論文,或在本學科具有影響力的重要期刊等發表多篇高水平文章; 5.原則上年齡不超過32周歲。 |
1.聘任為碩士生導師,優先提供碩士生招生名額,具有申報博士生導師資格; 2.聘期內實行年薪制,年薪30萬元起(不含學校繳納的社保、職業年金及公積金),年底根據業績分配績效獎勵,人均3萬元; 3.提供科研啟動經費40萬元; 4.協助解決子女入托入學等生活問題。 |
博士后研究人員 |
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 1.滿足國家“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申報要求; 2.獲得博士學位3年內的全日制博士,年齡未滿31周歲; 3.具有良好的科研潛質和科學道德; 4.研究領域屬國家重大戰略領域、戰略性高新技術領域、基礎科學前沿領域; 5.獲得資助后必須全脫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
1.年薪40萬元起(不含學校繳納的社保及公積金); 2.提供科研啟動經費20萬元; 3.按國家有關規定協助解決在北京落戶、子女入托入學等生活問題。 |
外國青年引進計劃: 1.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2.擁有與我國建交國家的國籍; 3.近一年內在國外(境外)高校獲得博士學位; 4.能夠保證在華連續兩年內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少于20個月; 5.非英語國家人員應具有良好的中文(或英文)聽、說、讀、寫能力。 |
1.年薪26萬元起(不含學校繳納的社保及公積金); 2.按國家規定繳納保險; 3.按國家有關規定協助解決在北京落戶、子女入托入學等生活問題。 |
|
1.一般應為海內外高水平大學或研究機構新近畢業的博士畢業生,年齡不超過35周歲; 2.具有良好的學術背景、較強的創新活力和學術潛能,具備獨立開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3.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研究領域重要刊物發表系列學術論文,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力; 4.符合國家、學校和學院流動站招收的有關要求。 |
1.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 2.按國家有關規定協助解決在北京落戶、子女入托入學等生活問題。 |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