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昌教授
朱永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 腐蝕科學家,國家科委《腐蝕科學》學科組成員,我國大學“腐蝕與防護專業”的開拓者之一。
1953 年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1985 年 -1986 年擔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訪問科學家。
1953 年授命籌建腐蝕與防護專業,1954 年擔任腐蝕與防護教研室主任,1956 年招收第一屆大學本科生, 在教學科研四十年的生涯中, 先后講過十門課, 編寫過 《飛機表面保護》 、 《金屬腐蝕與防護》、 《金屬防護學》、 《金屬腐蝕學》、 《無氰電鍍講座》、 《理論電化學》、《電化學原理》、《電化學腐蝕理論》、《金屬應力腐蝕斷裂》等十四本專著,其中《電化學原理》等多本著作公開出版發行,在國內外發表論文過數十篇。參加北航“北京 1 號”
飛機生產,主持飛機表面防護工作、領導兩個型號火箭發動機高溫涂層、超高溫涂層的研制和生產、領導用于軍用目的的“銀—鋅電池”的研制和生產以及超低溫涂層的研制。榮獲中國航空工業部科研成果二等獎多項。
1977 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擔任研究生導師,先后培養研究生幾十名,連任三屆北航校學術委員、華夏研究院學術委員、全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第三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全國航空航天腐蝕與防護委員會委員、中國氫脆應力腐蝕斷裂委員會委員、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蕪湖市技術顧問。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3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