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婁勤儉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2024年3月4日12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全國人大會議新任大會發言人婁勤儉亮相記者會,首次和中外記者面對面。
婁勤儉同志簡歷
婁勤儉,男,漢族,1956年12月生,現年(2024年)68歲,貴州桐梓人,1973年8月參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現任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
1973年8月—1978年3月,貴州省桐梓縣復興公社知青、民辦教師、公社副書記;
1978年3月—1982年2月,華中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和工程系外部設備專業學習;
1982年2月—1985年9月,電子工業部第十五研究所技術員、助理工程師;
1985年9月—1988年7月,電子工業部第十五研究所計算機組織與系統結構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習,獲工學碩士學位;
1988年7月—1990年10月,電子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第十五研究所工業自動化研究室工程師;
1990年10月—1993年4月,機械電子工業部第十五研究所工業自動化研究室副主任;
1993年4月—1995年3月,電子工業部第十五研究所工業應用研究室主任、國家863計劃CIMS主題專家;
1995年3月—1998年3月,電子工業部第十五研究所所長兼太極計算機公司總經理、董事長,電子工業部信息化工程總體研究中心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兼職委員、計算機專家組組長(其間:1996年9月—1997年7月,中央黨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習);
1998年3月—1999年2月,信息產業部第十五研究所所長、信息化工程總體研究中心主任,總裝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計算機專家組組長;
1999年2月—1999年4月,信息產業部電子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第十五研究所所長;
1999年4月—2008年3月,信息產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其間:1996年9月—1999年7月,中央黨校研究生院經濟管理專業學習;1998年5月—2003年12月,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2001年3月—2001年5月,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進修班學習;2007年5月—2007年7月,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進修班學習);
2008年3月—2010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2010年8月—2010年9月,陜西省委常委,省政府黨組副書記;
2010年9月—2012年4月,陜西省委常委,副省長、省政府黨組副書記;
2012年4月—2012年12月,陜西省委常委,副省長、省政府黨組副書記,預備役141師第一政委;
2012年12月—2013年1月,陜西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預備役141師第一政委;
2013年1月—2016年3月,陜西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預備役141師第一政委;
2016年3月—2016年4月,陜西省委書記;
2016年4月—2017年10月,陜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2017年10月—2018年1月,江蘇省委書記;
2018年1月—2021年10月,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2021年10月—2023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23年3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
婁勤儉(來源:交匯點)
大會發言人婁勤儉談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時舉了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例子,稱任何已知技術要卡是卡不住的,只要堅持自立自強就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關。
在發布會上,中國日報記者提問稱,近年來,世界大國之間在5G、芯片、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競爭愈加激烈,一些國家甚至采取制裁、“脫鉤斷鏈”、“去風險”等極端的手法。請問發言人,您如何看待各國在科技領域的競爭?
婁勤儉表示,在21世紀初,中國曾經希望通過國際合作,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共同研發一套衛星導航系統,但由于種種原因進展緩慢,陷入僵局。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不得不下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建設一個技術先進、功能強大、世界一流的衛星導航系統。通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和刻苦攻關,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了廣泛應用,賦能各行各業,融入基礎設施,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時空基石。
婁勤儉同志是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九屆中央委員;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68歲的全國人大新任發言人婁勤儉今天完美首秀,江蘇、陜西、貴州和華中科技大學的許多人對他是非常熟悉的。婁勤儉同志是一位能人,雖然年紀大了,還是在關鍵重要位置繼續貢獻他的智慧和能量,今天在新聞發布會例會首秀上被大家不約而同地打了超高分。
他是有名的專家型領導,擁有工學博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也曾先后擔任陜西和江蘇兩個重要省份的省委書記,卸任江蘇省委書記后到全國人大工作,先任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現任外事委員會主任。
婁勤儉出生在貴州,1978年,那個剛剛恢復高考的年代,他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大膽抉擇人生之路,由貴州知識青年考入當時的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那時的大學生都是極為稀罕的人才,何況是工科實力強大的華中工學院計算機專業的高材生。
婁勤儉在華中工學院刻苦鉆研、勤學好問、成績優異、表現突出,積累了牢固的知識、扎實的技能和過硬的本領。畢業后作為計算機專門知識型高級人才到電子工業部、工業與信息化部工作,從基層工程師做到研究所專家,進而從事領導管理工作,成為工信部副部長。后來調任地方,任陜西省委常委、副省長,后歷任陜西省長、省委書記,江蘇省委書記。
婁勤儉作為華中科技大學杰出校友,學識淵博、造詣深厚、素質極高,工作勤勉、勇于突破、善于創新。由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學科背景,他具有很強的系統性思維和前瞻性眼光,思想縝密又不失靈活精明,行事果斷又不失穩健踏實。
婁勤儉過去幾十年在信息科技產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與治理方面均有顯著的研究建樹和突出的領導貢獻。而且不管是在國家部委還是地方,都創造了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享有極佳的口碑,是深得人心、百姓愛戴的好領導。而且婁勤儉同志重情重義,多次情系母校,關心母校華科的發展。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婁書記卸任省委書記多年,雖然已經接近古稀之年,如今仍然精力充沛、能力出眾,勇挑重擔,新任人大發言人,令人不禁敬佩仰慕!從新聞發布會現場表現來看,婁勤儉同志視野開闊、思路清晰,口才一流,談吐風雅,言之有據,動之有情,曉之有理,令人信服,風采不僅不減當年更是臻于完美。
由于婁勤儉同志工作經歷豐富,在多地域、部門、領域領導有方,對經濟、社會、外事工作都駕輕就熟,又口才極佳,今天首秀就自信從容、揮灑自如、風趣幽默、妙語連珠、游刃有余,贏得廣大媒體和觀眾一致欣賞和好評,相信他一定能勝任發言人的工作!讓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