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作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軍事裝備,是一項復雜的巨系統工程,所使用的材料種類繁多,工作環境復雜。航母用材料既包括金屬材料,也包含大量的非金屬材料,從使用功能上分為船體結構材料、管系材料、覆蓋覆層及涂層材料、阻尼及減震降噪材等。航母用材種類多、品種規格復雜,不同種類和規格的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總計達幾千種。
航空母艦
材料的性能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各個系統的功能,進而決定了航母的性能水平。作為最重要的基礎平臺,各種材料能否在超過40 年的服役期內保持優良的性能,決定了航母的生命力以及技戰術水平,因此在航母設計時,選材極為重要。選材既要保證材料的安全可靠,滿足航母各部位使用要求,又要綜合考慮材料經濟性、穩定性、維修性、耐久性等眾多因素。在諸多影響材料長期性能的因素中,腐蝕對材料的耐久性影響最大。對于航母來說,腐蝕控制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為解決這一問題,必須立足于航母的總體設計要求和規劃,從系統設計、設備設計和制造、施工建造等各方面進行充分考慮,嚴格控制制造、建造全過程中的施工工藝,同時在后續使用、維修和管理等方面嚴格規范,才能較好地解決腐蝕的防護和控制問題。
航母服役環境特點
航母要在多種苛刻環境下工作,其環境特點如下:
風高浪大,海況險惡
航母要在全球無限海區航行,須適應高海況環境。以9 級海況為例,風速超過32 m /s,浪高超過14 m。在此環境下,船體結構承受大的應力,對船體材料(包括焊縫)的綜合性能要求甚高。
海洋環境溫差大、高濕、干濕交替、高鹽霧
航母工作在高溫(或高寒)、高濕、高鹽霧環境中,其中正常工作溫度低至-30 ℃,高至70 ℃,濕度最大可達100%,同時還有包括強太陽輻射、霉菌、鹽霧、浸漬、干濕交替等環境因素作用,這些因素加速了材料(尤其是非金屬材料)的老化、腐蝕進程。
腐蝕介質種類多,水、液、氣、海生物共同作用
船體外部腐蝕介質包括海浪飛濺沖擊、海水沖刷、泥沙、油污;船體內部腐蝕介質包括壓載海水、污水、燃油、潤滑油、液壓油、污油、蒸汽、高溫煙氣、高壓空氣、氮氣、氧氣、酸、堿、輻照等。同時,海水的電化學腐蝕和海洋生物的附著污損,一直是危及艦船安全性的兩大因素。
沖擊振動環境,多種載荷共同作用
包括海浪砰擊、艦載機作業產生的瞬態沖擊、以及各種機械設備運轉產生長期交變載荷等對航母造成的各種沖擊。
航母設計選材原則
航母選材時優先選用成熟材料,通常應遵照以下幾項基本原則:①所選材料必須符合現行標準,應經過定型鑒定并經海軍訂貨部門或其委托驗收單位的批準。②所選材料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以及規格應符合產品的戰術、技術性能要求。對有特殊要求者,除常規力學性能外,所選材料還應滿足相應特定的性能要求,如阻尼性能、防彈性能、防磁性能、透聲性能、吸波性能、抗輻照性能、耐光輻射性能、高溫性能、低溫性能等,并應使結構重量盡可能小。③所選材料必須品種規格及配套材料齊全。盡可能采用通用化程度高的材料,簡化材料的種類、牌號、品種和規格;所使用的材料必須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工藝性、適修性、經濟性好。④積極推廣應用新材料。在確保材料各項性能得到檢測驗證且滿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選材時積極應用新材料,提高艦船用材性能指標。除上述通用選材原則外,幾種常用航母材料還有特殊的要求。
船體材料選材原則
目前,各海軍強國均建立了較完整的結構鋼體系,并依據艦船發展需求仍在不斷研發、完善、提高。美國海軍于2007 ~2010 年開展了“HSLA115 高性能鋼的評價和實施第Ⅱ階段”項目的研究,對HSLA 鋼在CVN78 航母上的用進行驗證。復合材料等船體結構新型材料越來越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高度重視。船體結構材料研發、考核環節眾多,周期較長,其材料必須經過以下3 個階段才能確定能否應用于實際型號產品:①材料研制階段。根據總體設計需要的材料性能要求,開展材料成分及工藝路線設計、工業試制、綜合性能評價等,并制定生產技術規程。②應用研究階段。對材料各項應用性能進行研究,分析材料研制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對新材料作出確切評價,為型號設計選材提供技術支撐。對用量最大的結構用鋼材,確定鋼及配套材料的成分及工藝路線,制訂材料的供貨驗收技術條件,滿足生產與供貨,并制訂鋼的冷熱加工及焊接工藝。③模型考核階段。選取實船典型結構進行模擬建造及解剖實驗,并選擇在冬季等惡劣環境下施工,全方位考核材料的各項性能,考核所制定工藝的正確性與可操作性,形成完整技術文件,完成新材料性能考核及工藝驗證,從而確定其能否用于型號產品。航母船體結構材料在選材時除滿足上述通用選材要求外,還應當要求材料具有優良的耐腐蝕性能、焊接性能、冷/熱加工性能、低溫韌性水平、抗爆抗沖擊水平。
管路及附件材料選材原則
航母的動力、保障系統中大部分由設備和管路構成。管路由管子、閥件和附件組成。管子、閥件及附件材料選材要根據管內介質的種類、性質、壓力和溫度等使用條件,并結合管路的安裝位置、安裝環境和敷設方式等多項因素,進行經濟性分析后選取,除通用選材要求外應遵照以下幾項基本原則:①所選管子、閥件及附件材料的設計壓力、設計溫度、流體介質特性等性能應符合系統的技術性能要求;②同一系統的閥件和管路附件材料應與管材相匹配,同一系統盡可能減少管系材料、閥件和管路附件的種類;③海水管系中閥件和管路附件材料電位高于管材(大陽極小陰極)。
非金屬材料選材原則
非金屬材料的選用主要考慮功能性,即防火、隔熱、裝飾、吸波、阻尼、吸聲等等,同時滿足各使用環境的腐蝕、高低溫、沖擊、振動、磨損及相應的介質條件,其次是安全性,即滿足艦船規定的毒性、煙密度、阻燃性或低播焰性等性能。另外必須兼顧配套性、可靠性、穩定性、工藝性、適修性、經濟性。航母飛行甲板涂料需具有好的防腐性能,摩擦系數滿足飛機作業要求,耐高溫高速氣流沖擊、耐磨損,具有較好的施工性和修補性。使用壽命不小于3 a,能承受飛機起降1 萬架次輪胎沖擊。防腐防污涂料需具有良好的配套性和施工性,分別滿足各部位腐蝕環境,其防腐、防污期效滿足規定的等級修理周期要求。
航母材料腐蝕防護及控制特點
航母巨系統工程所使用的各種材料(包括金屬和非金屬材料)的腐蝕防護和控制,因航母結構的復雜性而導致其工藝技術的高難度。
腐蝕環境多樣,防護要求高,防腐設計難度大
航母在全球范圍航行,各海域腐蝕介質多樣,環境作用苛刻;船體內部腐蝕介質復雜。航母使用壽命長達40 ~50 a,為保證其安全使用,對腐蝕防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艦船上許多材料傳統可實施的腐蝕防護技術面臨瓶頸。
系統組成復雜,設備數量多,腐蝕故障影響大
航母由船體結構、船舶裝置、動力、電力、船舶保障、航空保障、作戰等多個一級系統和幾十個二級系統組成,設備數量達數十萬件。腐蝕嚴重的海水管系就有主機海水冷卻系統管系、電站海水冷卻系統管系、水滅火系統管系、日用海水冷卻系統管系、艙底疏水系統管系等。我國水面艦船裝備故障大部分是由腐蝕引起,而航母由于系統組成復雜,多個系統中的電子電氣設備可能因腐蝕環境惡劣而降低可靠性,一個系統的腐蝕故障有可能影響作戰使用甚至波及全艦功能的發揮,后果影響重大。
艙室結構復雜,防腐施工空間小,修理難度大
因航母結構極其復雜致使腐蝕防護與控制異常繁雜和困難,這是因為:①航母主甲板下有十幾層,幾千個艙室,由于各種系統交錯布置,底部艙室結構異常復雜,施工空間狹小;②由于系統復雜,大量設備要在分段合攏后安裝,分段上涂裝的涂料需要在后期進行大量的修補,嚴重影響涂料的防護效果;③機艙、電站、冷站、泵艙的艙底部位腐蝕環境苛刻,但由于設備管路布置緊湊,且在底部區域施工困難,一旦出現腐蝕,修理難度大。
航母材料腐蝕防護與控制的建議及對策
美國擁有最先進的航母腐蝕控制技術,我國在這方面剛剛起步。為我國航母事業的建設和實現跨越式發展,提出以下建議和對策。
對航母腐蝕控制工藝技術進行深入研究
①結合航母內、外部腐蝕環境和各系統材料特性和運行條件,對重點部位誘發腐蝕的內因、外因進行全面分析和必要的試驗,掌握主要腐蝕因素及其變化規律;②加強材料在使用環境下的腐蝕特性研究,結合前期水面艦船的腐蝕情況,檢查和清理出現的新問題,重點開展多因素環境條件下的材料腐蝕規律研究、多材料耦合條件下的異種金屬電化學腐蝕行為研究、航母海水管系污損及腐蝕機理研究。
開展防腐技術頂層規劃
①立足于航母特點,從使用需求出發,進行頂層規劃,構建航母腐蝕防護控制體系。②按解決當前急需、突破型號研制瓶頸、形成未來技術儲備進行分類,分階段從總體設計、施工控制、仿真計算、試驗驗證、監測[15]與評估、材料研制等方面
全方位進行防腐專項技術規劃,全面提高腐蝕控制技術水平。
開展航母腐蝕控制技術方案研究
①根據航母壽命剖面及使用需求,研究并提出腐蝕防護設計、建造、管理的定量和定性要求;②根據航母材料腐蝕環境和特性,研究各種腐蝕控制技術的適用性及效果,明確從設計到修理各階段的腐蝕控制應對措施。編制航母材料腐蝕控制指南及相關管理文件 ①編制航母腐蝕控制設計、建造、維護修理指南,以及艦載設備腐蝕控制指南,指導各系統設計師、制造工程師、維修工程師、艦員開展腐蝕控制工作;②編制并下發相關管理文件,落實航母材料腐蝕控制指南的實施、驗收和檢查。
總之,雖然我國研制了多種型號的艦船結構鋼、管路合金材料、密封材料、防腐涂料,但整體有效服役壽命與航母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因此,要加大新材料的研發力度,提高結構材料、管路材料的防腐性能;研發長效防腐防污涂料、高性能飛行甲板涂料;加強海水系統腐蝕、污損規律及控制技術研究;全面提高材料腐蝕、老化機制評價手段及匹配設計技術。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1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