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了《2015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簡稱《公報》)。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研發經費支出規模達到14169.9億元,比上年增長8.9%,較2011年翻了一番,支出規模僅次于美國穩居世界第二位。
“這反映了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R&D/GDP)達到2.07%,比上年提高0.05個百分點,‘十二五’期間累計提升了0.36個百分點,保持了較快增長勢頭。”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統計與分析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玄兆輝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公報》顯示,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加大,2015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支出達到716.1億元,比上年增長16.7%,占研發經費支出的比例達到5.1%,提高0.4個百分點,這是近9年來基礎研究經費占研發經費支出的比例首次突破5%。
玄兆輝介紹,隨著科技創新政策的貫徹落實,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動蓬勃興起,我國企業研發投入主體地位更加穩固,研發投入強度不斷提升。2015年,我國企業研發經費達到10881.3億元,比上年增長8.2%,對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的貢獻達71.1%。企業研發經費占全社會比重為76.8%,是世界上少數超過75%的國家之一。2015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企業研發經費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為0.9%,比上年提高了0.06個百分點。
“上述數據表明,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全社會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總體規模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基礎研究投入不斷提升,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陳鈺認為,雖然我國研發經費再創新高,成績可喜,但不能忽視的是,無論是研發投入規模還是投入結構,相對于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客觀要求,相對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迫切需求,還存在較大差距。
陳鈺說,我國研發經費規模雖然已居世界第二位,但與美國相比,尚不足其50%,整體上仍與日本共同處于第二梯隊。我國2.07%的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比“十二五”規劃確定的2.2%發展目標低0.13個百分點,與主要創新型國家相比差距更大。2014年,美國、德國和日本這一比值分別為2.74%、2.84%和3.59%,韓國更是達到了4.29%。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了2.5%的發展目標,但從近年來我國研發經費增長態勢來看,這一目標的實現面臨著巨大挑戰。
“從研發經費結構來看,基礎研究投入不足的局面尚未實現根本轉變,基礎研究投入占全社會研發經費5%左右的比例遠遠低于主要創新型國家的水平(10%以上)。”玄兆輝特別指出,企業是研發活動執行主體,但其基礎研究經費僅占企業研發經費總額的0.1%左右,而主要創新型國家通常在5%以上。基礎研究經費投入是增加國家原始技術創新供給、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保障,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二〇一五年 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
國家統計局 科學技術部 財政部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十日
2015年,我國科技經費投入保持增長,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及國家財政科技支出持續增加,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穩步提高。
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情況
2015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4169.9億元,比上年增加1154.3億元,增長8.9%;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1]之比)為2.07%,比上年提高0.05個百分點。按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全時工作量)計算的人均經費支出為37.7萬元,比上年增加2.6萬元。
分活動類型看,全國基礎研究經費支出716.1億元,比上年增長16.7%;應用研究經費支出1528.7億元,增長9.3%;試驗發展經費支出11925.1億元,增長8.4%。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經費支出所占比重分別為5.1%、10.8%和84.1%。
分活動主體看,各類企業經費支出10881.3億元,比上年增長8.2%;政府屬研究機構經費支出2136.5億元,增長10.9%;高等學校經費支出998.6億元,增長11.2%。企業、政府屬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經費支出所占比重分別為76.8%、15.1%和7.0%。
分產業部門[2]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超過500億元的行業大類有7個,這7個行業的經費支出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的比重為60.8%;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在100億元以上且投入強度(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超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水平的行業大類有9個。
分地區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超過千億元的省(市)有5個,分別為江蘇(占12.7%)、廣東(占12.7%)、山東(占10.1%)、北京(占9.8%)和浙江(占7.1%)。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市)有8個,分別為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廣東、浙江、山東和陜西。
二、財政科學技術支出情況
2015年,國家財政科學技術支出7005.8億元,比上年增加551.3億元,增長8.5%;財政科學技術支出占當年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為3.98%。其中,中央財政科學技術支出3012.1億元,增長3.9%,占財政科學技術支出的比重為43.0%;地方財政科學技術支出3993.7億元,增長12.3%,占比為57.0%。
[1] 2015年GDP初步核實數據。
[2] 產業部門僅包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即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