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科技部發布2015年度全國科普統計數據。統計數據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國家科學技術普及“十二五”專項規劃》的實施效果良好,2015年全國科普事業保持平穩發展,科普人員數量持續增加,但經費投入略有下降。
科技部政策法規司人才與科普處調研員邱成利表示,在科普人員數量方面,2015年,全國科普人員數量持續增加,專職科普創作人員和專職科普講解人員在科普專職人員中的構成比例持續增加。在科普經費投入方面,科普經費投入略有下降,科普經費投入來源渠道仍以政府為主。
2015年,全國共有科普人員205.38萬人,比2014年增加2.06%;全國每萬人口擁有科普人員14.94人,接近“十二五”規劃的15人目標。其中,科普專職人員22.15萬人,比2014年減少13471人,科普兼職人員183.23萬人,比2014年增加55023人。全國共有專職科普創作人員13337人,比2014年增加408人。全國共有專職科普講解人員24973人,占科普專職人員的11.24%。
2015年全社會科普經費籌集額141.2億元,比2014年減少5.88%。科普專項經費共計63.59億元,全國人均科普專項經費4.63元,比2014年減少0.05元,但比2010年增長77.39%。政府撥款占全部經費籌集額的75.54%,共計106.67億元。科技活動周經費籌集額6.07億元,比2014年增長27.94%。科技活動周經費投入持續增加。在科普經費支出方面,科普活動經費比2014年增長14.48%,達到84.83億元。
邱成利表示,2015年科普經費投入略有下降屬于正常現象,“與財政支出方式有關,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經費投入會適當收一收”。
同時他認為,總整體上看,“十二五”期間科普經費投入的漲幅可觀,隨著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被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2016年和2017年的科普經費投入會迎來可觀增長。
此外,根據統計數據,科普場館建設成果凸顯,基建支出增長速度略有下降。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科技館444個,科學技術博物館814個,分別比2014年增加了35個和90個;全國科技館共有4695.09萬參觀人次,比2014年增長11.99%。全國科學技術博物館共有10511.12萬參觀人次,比2014年增長6.02%。另外,一批科普場館正在建設之中,2014年全國科普場館基建支出共計30.89億元,比2014年下降32.38%。
傳統科普傳播媒介作用加強,新媒體異軍突起。2015年全國共出版科普圖書1.34億冊,占全國圖書出版總量的1.54%;共出版科普期刊1.08億冊,占全國期刊出版總量的6.20%。科技類報紙總印數3.92億份,占全國報紙總印數的0.91%。在各類科普活動中,共發放科普讀物和資料8.99億份,比2014年減少12.44%。全國共有科普網站3062個,比2014年增加410個。
科普活動成為提高公眾科技意識的重要途徑。2015年全國共舉辦科普(技)講座88.85萬次,吸引聽眾1.5億人次,比2014年減少4.33%;舉辦科普(技)專題展覽16.11萬次,參觀人數達到2.49億人次,比2014年增長3.75%;共舉辦科普(技)競賽5.54萬次,1.57億人次參加。舉辦科普國際交流活動2279次,72.64萬人次參加。舉辦實用技術培訓72.60萬次,共培訓9094.05萬人次。2015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共舉辦科普專題活動11.75萬次,吸引了1.58億人次參與,比2014年增加0.17%。2015年全國科研機構、大學向社會開放7241個,比2014年增加7.88%,有831.26萬人次參觀,比2014年減少0.06%。
2015年,全國共有眾創空間4471個,工作人員3.89萬人,服務各類創業人員37.02萬人。眾創空間共獲得政府經費支持15.98億元,孵化科技類項目3.85萬個。全國共開展創新創業培訓4.51萬次,共有278.61萬人參加了培訓;舉辦科技類項目投資路演和宣傳推介活動1.16萬次,共有156.96萬人參加了路演和宣傳推介活動;舉辦科技類創新創業賽事3383次,共有183.01萬人參加了賽事。
全國科普統計工作由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負責,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具體承擔,此次統計范圍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30個中央、國務院部門,是目前國內統計范圍最廣、涵蓋面最大、最為權威的政府科普工作基礎數據,共回收有效調查表60186份。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