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看見網上瘋傳過的一篇文章,“真相:原來豬油這么厲害,可惜知道的人不多!”大致就是豬油優點眾多,我們祖先一直吃豬油,改革開放以前大多數人也吃豬油,沒聽到誰得了心腦血管病和一些疑難雜癥,而近二十年,人們生活富裕了,不吃豬油了,多吃植物油,心腦血管疾病頻發,因此建議,大家多吃豬油,有利養生!
乍一看這篇文章,心下一驚,感覺不對勁,似乎與小時候學到的知識背道而馳!趕緊百度腦補一下。百度上說:豬油作為動物油脂,其飽和脂肪酸含量超過了40%。有調查顯示,提高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將增加體內“壞膽固醇”含量,增加動脈硬化的發病率。飽和脂肪酸含有較多的膽固醇,攝入量過高將導致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引起動脈血管狹窄,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以豬油為代表的動物脂肪應少吃。大多數文章都這么說,也與我以前的認識是一致的!
這讓我不禁想起,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論產生?論據就是古人、改革開放前人們的飲食習慣,粗一看似乎有點道理,再一細想錯誤百出,純屬忽悠、斷章取義!古時候,生產力水平低下,包括幾十年前,我國特別是農村,物質匱乏,吃豬油是最便宜的,正因為匱乏,油脂攝入量很有限,吃啥油都不足引起相關疾病,更何況古時候根本就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說法!而現在的調查表明,人們過量攝取油脂,有些地方的消耗量超過最大允許量的一半以上,要是豬油也這么吃,后果更不堪設想!作者突發奇想,竟把豬油作為神丹妙藥推薦,真是無知無畏,害人不淺!!!這種拋開特定的時代背景、環境,斷章取義的結論我們姑且稱之“豬油膏式的成果”。
透過這個實例,不禁讓人很擔心我們的科研工作,究竟有多少研究是“豬油膏式的成果”?
我的碩士導師,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劉廣均先生20幾年前在我讀研究生時候反復與我們講:治學一定要嚴謹,不得半點馬虎,他說“做理論研究,成果一定要通過實驗檢驗!做實驗研究,一定要有誤差分析,指出置信區間和實驗條件、范圍”,而且他也提出:對最基本概念的理解體現一個人對學科的認知深度!可以說,劉先生的教誨一直影響著我的科研人生!
老實說,我們大多數人已經沒有劉先生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的嚴謹作風了!當然,這也與大環境有關,但不管怎么說,科研必須是嚴格嚴謹嚴肅的!
利益驅使使人越來越浮躁和膚淺,前幾天“青年傳媒”更新了一篇名為《我是凡偉,沒想到一夜成了網紅,改寫全球教科書我志在必得》的帖文,文中第一段表示“昨天,因為我發現電荷不存在一事在媒體報道以后,一下子成了網紅,迅速引發全國幾百萬人關注,人家都說一夜成名,而我夜都沒過就成名了!這是我期待已久的,也是我意料之外的。這也遭到了全民打假!具體細節此處不再贅述!
我是做混凝土工作的,別的沒有發言權,但這方面還可以與大家交流一二!曾經有個青年學者,寫信給我,要我對他提出的實驗方案提點建議,我粗粗一看,就給他說,實驗方案不可取,得不出結論,即便得出也會是錯的!為什么呢?他當時想研究粉煤灰的影響,其摻量從每立方米0公斤,5公斤,10公斤,15公斤這樣的間距設計實驗,搞混凝土的人都知道,要想得出有意義的結論,至少要以20公斤的間隔才有意義,否則結果的差異會淹沒的誤差之中!這就把實驗看的很理想主義,沒考慮實際可能出現的問題!當然這是缺乏經驗造成的!
去年,我去鑒定某沿海城市輕軌線路質量事故和處理,原因是每年夏天,都會出現幾天脹軌,就是路軌膨脹拱起,致使輕軌機車不能運行。后來找原因,就是因為當時的設計按法國標準設計的——而巴黎已經安全運行幾十年了,運行情況良好!但大家忽略了環境!巴黎與那里的氣候差異,巴黎年最大最小溫度差25度,而這里是45度!夏天溫度高,熱脹冷縮,問題就出來了!
我一直以來帶領我的團隊做混凝土質量控制與技術咨詢工作,一度做著河北全省60%以上的高速公路和天津幾乎全部高速公路混凝土專項技術咨詢,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比如推廣高性能混凝土,我在十幾年前編制了天津地方規范,然后在河北推廣高性能混凝土,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全境推開,高性能混凝土一個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摻用摻合料,以前在很多工程不允許用,認為是偷工減料,后來忽然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認為摻了就高性能了,不僅摻,還要大摻,有些技術指導人員竟然也這么認識,自身就是錯誤的,何以指導別人?
我曾經遇到過這么一件事,在承德到赤峰的高速公路建設中,我帶隊伍進行技術支撐,全線一百八十公里,橋隧比占一半,大概2010年左右,全線當時推廣高性能混凝土,有一天,業主技術部長給我電話,說聞博士,有人說你的配比不是高性能混凝土,必須改!我問誰說的?他說是X教授,我問為什么?他說教授說了,你的配比摻合料少了(30%左右),至少要摻到40%以上,我問他,既然那樣,你全線都用摻合料不就完了嗎,還省錢,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到另外一個極端!摻量要結合材料品質、養護條件、環境特點等一系列因素,比如我去水泥廠調研,發現現在的水泥已經摻入40%左右摻合料,承德地區氣溫低,有效施工時間短,大摻量后還有多少熟料在里面?大摻量影響拆模時間,你的進度怎么保障?山區混凝土不好養護,大摻量怎么保障質量?業主聽完覺得很有道理,接受了我們觀點。不考慮環境,不考慮上下游,工作不可能做好!
一些高性能混凝土教科書里,有的認為大摻量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特點,有人認為大流動性是高性能混凝土的特點,還有提出來4小時達到17.2MPa(其實這是模板周轉的需求),都是以偏概全,必須要結合工程、結合環境、結合工藝等等,高性能混凝土是一個相對概念,與環境氣候等等因素都分不開的。比如,自密實混凝土在高層超高層是必須的,因為含鋼量太高,樓層也高,沒法振搗,不這樣沒法澆筑,但放在路上就沒法用,高性能是個相對概念。
科研工作是嚴肅嚴謹的,一定要放在整個系統、整個鏈條中考慮,切不可斷章取義,否則,只能是自欺欺人、自娛自樂的”豬油膏式的成果“!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汪玉玲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2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