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近年來許多國家都進行了腐蝕損失調查。除了美國、中國之外,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科威特、德國、法國、瑞典、印度等國,都相繼報道了腐蝕調查的數據和腐蝕損失的結果。
世界公認,腐蝕是影響國民經濟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國年腐蝕損失基本情況是可占到國民生產總值(GDP)的1.5%。其中日本比較低,為GDP的1.02%,得益于強化腐蝕管理;中國偏高,約為GDP的5%;美國從1986年的4.3%降低到現在的3.1%,也算是是成績明顯的。
美國(NACE)發布了《腐蝕損失與防護戰略》文稿,為了更有效地控制腐蝕,以降低損失、節約財源,美國在調查、總結腐蝕損失的基礎上,提出了非技術和技術方面的七項戰略對策。其基本內容包括:
1。提高對腐蝕造成巨大損失的認識,同時認識與重視采取防護措施能夠大幅度節約的實際性;
2。改變誤解——認為腐蝕無所作為、無關緊要;
3。轉換策略、改變規則、修改標準、改革管理模式,通過有效地管理增加腐蝕節約潛力;
4。加強改善腐蝕控制方面的全員教育與培訓;
5。以好的經營管理來保證提升防腐蝕設計實踐與經驗;
6。改進、提升相關壽命預測、評估方法方面的工作;
7。通過科學研究、發展和實際執行,提升腐蝕技術。
作為戰略對策,以上七條看似簡單卻有高度概括性,既有長遠性又有現實可操作性。突出的特點是強調“管理”。其中1、2、4條是強調提高認識、轉變思想以及教育培訓方面的內容,這是基礎工作,是特別重要的。這需要行政措施(所謂非技術性),必須由國家或專門部門負責實施;第3條強調政策、法規、標準、規范的重要地位,也需要國家或某一級組織實施。以上可大致歸屬于“管理”范疇。
后3條也與管理相關,但技術性比較強和相對具體、可操作。比如強調由管理來確保設計的實施,這就抓住了防腐蝕工作的龍頭(設計是第一關口);壽命預測與評估方法是重要的,改進與發展工作是當今世界的熱點之一;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七條互相銜接與對應,體現出一個較為完整的思想體系。
在我國,《中國腐蝕調查報告》的發表,將為我國腐蝕防護事業的發展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國家腐蝕領導小組的成立,更從組織、管理的高度,為防腐蝕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與保證。此時,認真解讀美國提出的七條防護戰略對策,也許是很有意義和幫助的。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責任重大,幾年來我有幸參與學會的科普工作。對比七條,更覺得應該以戰略的高度看待腐蝕防護方面的科普宣傳工作。比如說到對腐蝕危害與防護措施必要性需要提高認識的問題,這決非是輕易而舉、一蹴就成的事,要從科普宣傳工作開始。要使國民腐蝕防護意識有所提高,需要在技術和非技術方面做大量艱苦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認識是提升防腐蝕工作的基礎。
眼下一個典型的事例——“融雪劑”的問題,可能有助于說明宣傳、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北京及我國廣大北方地區,原先是用食鹽(氯化鈉)作為冬季路、橋融雪化冰劑,后來改成用氯化鈣、氯化鎂等(仍然還是氯鹽)并名曰“環保型融雪劑”。一個時期以來,媒體的主導聲音竟是在宣傳這種“新型”融雪劑“無腐蝕”、 “不毀樹”,個別報道中還有“世界先進水平”等描述。這顯然是很不妥當的,乃至是一種誤導,不良影響面涉及到北京乃至京外地區。造成此類情況雖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從技術、學術方面講,關于氯離子(Cl-)的腐蝕本性、對環境影響及其對路、橋的嚴重危害等方面,宣傳、知識普及等顯然是不夠的。如果我們的主管部門、管理人員,媒體工作者等,都能夠明確知道:不論是氯化鈉還是氯化鈣、氯化鎂,作為融雪劑主體成分,其中氯離子(Cl-)的腐蝕本性并沒有改變,如果也能有國外使用氯鹽融雪劑經驗教訓方面的知識,那么,也許就不會出現持續幾年的所謂“環保型融雪劑”這樣的事例了。
總之,要提升我國的腐蝕防護水平需要戰略、策略,更需要眾多的實踐與落實,也包括學習國外的經驗教訓。這是政府和大眾共同的事,我國防腐蝕工作者更任重道遠。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