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炭材料
炭材料是主要以煤、石油或它們的加工產物等有機物質作為主要原料經過一系列加工處理過程得到的一種非金屬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金剛石、石墨、咔賓、石墨烯、碳納米管、炭 / 炭復合材料都屬于炭材料。
二、炭的起源 ---“big bang” 理論
三、炭材料的發展史
四、炭材料的應用
1、機械工業:軸承、密封元件、制動元件等 ;
2、電子工業:電極、電波屏蔽、電子元件等 ;
3、電器工業:電刷,集電體、觸點等 ;
4、航空航天:結構材料,絕熱、耐燒蝕材料等 ;
5、核能工業:反射材料,屏蔽材料等 ;
6、冶金工業:電極,發熱元件,坩鍋、模具等 ;
7、化學工業:化工設備,過濾器等 ;
8、體育器材:球桿,球拍,自行車等 ;
五、第一代炭材料 ( 5 千 -1 萬年前 ) ——木炭
木炭 ( charcoal ) 是木材或木質原料經過不完全燃燒,或者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熱解,所殘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體燃料。利用炭的化學性質,作燃料和還原劑煉銅和煉鐵。
CuO+ C → Cu + CO2Fe2O3+ C → Fe + CO2應用領域:燃料、煉鋼、煉鐵。
未來趨勢:近幾年我國木炭行業發展速度較快,木炭行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發展形勢都十分看好。
六、第二代炭材料 ( 十九世紀 )
1、燒結型炭材料 ( 人造石墨 )
利用炭的物理性質 ( 導電、耐熱、耐腐蝕、耐摩擦等 ) ,用于炭磚、煉鋼、煉鋁等 ( 電極、電刷、各種機械、化工用炭、原子反應堆用炭等 ) 。
主要產品:電極、電刷、各種機械、化工用炭、原子反應堆用炭。
應用領域:炭磚、煉鋼、煉鋁等。
2、炭黑
炭黑 ( carbon black,又名碳黑 ) ,是一種無定形碳。輕、松而極細的黑色粉末,表面積非常大,范圍從 10-3000m2/g,是含碳物質 ( 煤、天然氣、重油、燃料油等 ) 在空氣不足的條件下經不完全燃燒或受熱分解而得的產物。
應用領域:墨的原料、橡膠工業的輪胎、塑料、化妝品等。
七、第三代炭材料 (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 )
1、金剛石
金剛石俗稱 “ 金剛鉆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鉆石的原身,它是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礦物,是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金剛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堅硬的物質。
性能:高熱傳導率,低熱膨脹系數,低摩擦系數,高硬度,在可見光和紅外光下高透明性,高折射系數,化學和放射性惰性。
應用領域:珠寶首飾、切割工具、研磨料、不利環境中的熱探頭、放射性檢出儀、壓力敏感器、熒光顯增器、光學窗、微型機械元件,以及高密度、高能量電子元件等。
2、線型碳 ( 卡賓 )
線型碳是元素碳的一種新的同素異形體,以 sp 雜化成鍵為特征,呈線型結構。研究表明,線型碳在高溫低密度的液體碳中存在。1968 年,在前西德的 Ries 火山口的石墨片麻巖中發現微量的線型碳。后來,又在隕石和宇宙粉塵中發現這種線型碳分子。前蘇聯學者將之命名為 “Carbyne”。最初國內介紹這種物質時譯名為 “ 卡賓 ”。
性能:高熱力學穩定性、生物體的高親和性等。
應用領域:常溫超導材料、外科手術的縫合線及動物硬組織材料、隱型眼鏡外框、合成金剛石。
3、碳纖維
碳纖維 ( carbon fiber,簡稱 CF ) ,是一種含碳量在 95% 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的新型纖維材料,是由片狀石墨微晶等有機纖維沿纖維軸向方向堆砌而成,經碳化及石墨化處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
性能:與鈦、鋼、鋁等金屬材料相比,碳纖維具有強度大、模量高、密度低、線膨脹系數小等特點。
應用領域:航天、航空、 汽車、 電子、 機械、化工、輕紡、運動器材和休閑用品。
4、活性炭纖維
活性炭纖維 ( ACF ) ,亦稱纖維狀活性炭,是性能優于活性炭的高效活性吸附材料和環保工程材料。其超過 50% 的碳原子位于內外表面,構筑成獨特的吸附結構,被稱為表面性固體。它是由纖維狀前驅體,經一定的程序炭化活化而成。
性能:比表面積大、吸附性能好。
應用領域:環保、儲能材料、隱身材料、核防護材料、催化劑載體、生理除味保健、防毒防化、血液凈化、人工肝臟和腎臟、水果儲存保鮮、除臭除濕、高能電極及雙層電容。
5、玻璃炭
玻璃炭 ( Glassy Carbon ) 又稱聚合炭 ( Polymeric Carbon ) ,它是由高純度的交聯結構的酚醛樹脂 ( 或呋喃樹脂 ) ,經特殊高溫熱解制得。
性能:耐 3000 ℃的高溫,低密度,高透氣性,高耐酸堿性以及優良的生物相容性。
應用領域:實驗室分析器皿、化學分析電極、溫度計的保護管、電池電極隔板、半導體器件。
6、金剛石薄膜
金剛石薄膜又稱 DLC 薄膜,它是一類性質近似于金剛石,具有高硬度、高電阻率、良好的光學性能,同時又具有自身獨特摩擦學性能的非晶碳薄膜。
性能:透光、發光性,硬度高、耐磨、高膜量,光交換性。
應用領域:高溫晶體管、激光器件、絕緣材料等。
7、石墨層間化合物 ( 可膨脹石墨 )
石墨層間化合物 ( GIC ) 是通式為 XCy 的化合物,它是使具有極性的插入劑 ( 酸、堿、鹵素 ) 分子或離子插入石墨層與碳網平面形成石墨層間化合物 ( GICs ) , 也可稱為可膨脹石墨。
性能:輕、高導電性、電化學性,反應性等。
應用領域:高導電材料、電池活性物質、催化劑等。
8、氣相生長炭纖維
氣相生長碳纖維,是一種采用化學催化氣相沉積技術,在高溫下 ( 873K~1473K ) ,以過渡族金屬 ( Fe、Co、Ni ) 或其化合物為催化劑,將低碳烴化合物 ( 如甲烷、乙炔、苯等 ) 裂解而生成的微米級碳纖維。
性能:極細、比表面積大、中空、結晶性好。
應用領域:增強材料、催化材料、導電材料等。
9、中間相瀝青基炭纖維
瀝青基炭纖維是以燃料系或合成系瀝青原料為前驅體,經調制、成纖、燒成處理而制成的纖維狀炭材料。
性能:原料便宜、碳收率高、易制得超高模型炭纖維。
應用領域:航天、航空及高級運動器材 ; 民用工業領域的隔熱材料、磨耗制動材料、耐腐蝕材料、導電和屏蔽材料、音響材料 ; 建筑材料的水泥增強材料。
10、碳化硅晶體
早在 1824 年,瑞典科學家 Berzelius ( 1779 一 1848 ) 在人工合成金剛石的過程中就觀察到了 SiC 的存在,但是因為天然的 SIC 單晶極少,當時人們對 SIC 的性質幾乎沒有什么了解。直到 1885 年,Acheson 首次生長出 SiC 晶體之后,人們才開始對 SIC 的特性、材料制備方法及應用前景等多方面開始了深入研究。
性能:化學性能穩定、導熱系數高、熱膨脹系數小、耐磨性能好。
應用領域:磨料、高級耐火材料、脫氧劑、電熱元件硅碳棒、半導體、用于水輪機葉輪或汽缸體的內壁的碳化硅粉末涂布。
11、碳 / 碳復合材料
碳 / 碳復合材料 ( c-c composite or carbon-carbon composite material ) 是碳纖維及其織物增強的碳基體復合材料。
性能:低密度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