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過去近20年中,各國科研學者在材料科學領域,尤其是納米材料等領域作出杰出的貢獻。近幾年,隨著中國把“新能源、新材料”領域上升到“中國制造2025”戰略性新興產業,材料領域的研究熱度一直不減。十多年來,中國一直是在材料科學領域發表論文最多的國家,這些論文的數量增速進一步擴大。
今天,小編在Web of Science里檢索了materials關鍵詞,歷年一共發布了1898649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16693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441篇。其中,中國貢獻了302883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為4802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為172篇,占全球的比例分別為16.0%,28.8%,39.0%。現在,小編特意詳細的統計了主要出版社(Nature 出版社、Science系列、Wiley出版社、Elsevier出版社、ACS系列、RSC系列、APS系列、AIP系列和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材料的主要期刊的相關數據及中國學者論文數據及占比(如圖1),同時小編也統計了歷年中國學者材料類的發文趨勢和國內科研機構的發文情況(如圖2和表1)。
圖1 中國學者在材料類期刊發文占全球比例
圖2 歷年中國學者材料類期刊發文統計
表1 歷年中國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科研機構
【期刊統計】
1.Nature出版社
a)Nature
Nature歷年發布了1622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346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21篇,其中中國學者貢獻了82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39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5篇,占全球的比例分別為5.1%,11.3%,23.8%。如圖3為歷年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圖4為歷年中國學者在Nature發文統計,表2為歷年中國發表Nature文章數排名前10的科研機構。
圖3 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及占比
圖4 歷年中國學者在Nature發文統計
表2 歷年中國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科研機構
b)Nature Materials
Nature Materials歷年發布了1167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367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15篇,其中中國學者貢獻了92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65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1篇,占全球的比例分別為7.9%,17.7%,6.7%。如圖5為歷年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圖6為歷年中國學者在Nature Materials發文統計,表3為歷年中國發表Nature Materials文章數排名前10的科研機構。
圖5 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及占比
圖6 歷年中國學者在Nature Materials發文統計
表3 歷年中國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科研機構
c)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Nanotechnology歷年發布了523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200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4篇,其中中國學者貢獻了69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39篇,占全球的比例分別為13.2%,19.5%。如圖7為歷年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圖8為歷年中國學者在Nature Nanotechnology發文統計,表4為歷年中國發表Nature Nanotechnology文章數排名前10的科研機構。
圖7 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及占比
圖8 歷年中國學者在Nature Nanotechnology發文統計
表4 歷年中國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科研機構
d)Nature Energy
Nature Energy歷年發布了106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60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22篇,其中中國學者貢獻了19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11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4篇,占全球的比例分別為17.9%,18.3%,18.2%。如圖9為歷年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圖10為歷年中國學者在Nature Energy發文統計,表5為歷年中國發表Nature Energy文章數排名前12的科研機構。
圖9 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及占比
圖10 歷年中國學者在Nature Energy發文統計
表5 歷年中國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2的科研機構
e)Nature Chemistry
Nature Chemistry歷年發布了428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144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5篇,其中中國學者貢獻了33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15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3篇,占全球的比例分別為7.7%,10.4%,60%。如圖11為歷年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圖12為歷年中國學者在Nature Chemistry發文統計,表6為歷年中國發表Nature Chemistry文章數排名前11的科研機構。
圖11 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及占比
圖12 歷年中國學者在Nature Chemistry發文統計
表6 歷年中國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1的科研機構
f)Nature Physics
Nature Physics歷年發布了369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104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4篇,其中中國學者貢獻了36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14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2篇,占全球的比例分別為9.8%,13.5%,50%。如圖13為歷年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圖14為歷年中國學者在Nature Physics發文統計,表7為歷年中國發表Nature Physics文章數排名前10的科研機構。
圖13 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及占比
圖14歷年中國學者在Nature Physics發文統計
表7歷年中國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科研機構
g)Nature Photonics
Nature Photonics歷年發布了251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118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6篇,其中中國學者貢獻了29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16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2篇,占全球的比例分別為11.6%,13.6%,33.3%。如圖15為歷年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圖16為歷年中國學者在Nature Photonics發文統計,表8為歷年中國發表Nature Photonics文章數排名前11的科研機構。
圖15 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及占比
圖16 歷年中國學者在Nature Photonics發文統計
表8 歷年中國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1的科研機構
h)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Communications歷年發布了2659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412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13篇,其中中國學者貢獻了661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152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5篇,占全球的比例分別為24.9%,36.9%,38.5%。如圖17為歷年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圖18為歷年中國學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文統計,表9為歷年中國發表Nature Communications文章數排名前10的科研機構。
圖17 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及占比
圖18 歷年中國學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文統計
表9 歷年中國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科研機構
2.Science系列
a)Science
Science歷年發布了5463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501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23篇,其中中國學者貢獻了130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55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4篇,占全球的比例分別為2.4%,11.0%,17.4%。如圖19為歷年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圖20為歷年中國學者在Science發文統計,表10為歷年中國發表Science文章數排名前10的科研機構。
圖19 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及占比
圖20 歷年中國學者在Science發文統計
表10 歷年中國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科研機構
b)Science Advances
Science Advances歷年發布了519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19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3篇,其中中國學者貢獻了93篇材料類論文,領域中的高被引論文3篇,占全球的比例分別為17.9%,15.8%。如圖21為歷年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圖22為歷年中國學者在Science Advances發文統計,表11為歷年中國發表Science Advances文章數排名前12的科研機構。
圖21 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0的國家或地區及占比
圖22 歷年中國學者在Science Advances發文統計
表11 歷年中國發表文章數排名前12的科研機構
【經典推薦】
材料類的研究領域中,中國貢獻了4802篇高被引論文,172篇熱點論文。以下是小編挑選Nature和Science系列的高被引10篇論文,包括4篇綜述文章和6篇研究論文,供大家學習參考。
1.A metal-free polymeric photocatalyst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water under visible light(Nature Materials 8, 76-80 (2009),DOI: 10.1038/NMAT2317,被引次數:3797)
2.A chemically functionalizable nanoporous material [Cu3(TMA)(2)(H2O)(3)](n)(Science 1999:Vol. 283, Issue 5405,pp.1148-1150,DOI: 10.1126/science.283.5405.1148,被引次數:3473)
3.Topological insulators in Bi2Se3, Bi2Te3 and Sb2Te3 with a single Dirac cone on the surface(Nature Physics volume 5, pages 438-442 (2009),DOI: 10.1038/NPHYS1270,被引次數:2879)
4.Enhanced power-conversion efficiency in polymer solar cells using an inverted device structure(Nature Photonics volume 6, pages 591-595 (2012),DOI: 10.1038/NPHOTON.2012.190,被引次數:2866)
5.High-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of nanostructured bismuth antimony telluride bulk alloys(Science 2008:Vol. 320, Issue 5876,pp. 634-638,DOI: 10.1126/science.1156446,被引次數:2710)
6.Black phosphorus field-effect transistors(Nature Nanotechnology volume 9, pages 372-377 (2014),DOI:10.1038/NNANO.2014.35,被引次數:2478)
7.Observation of a large-gap topological-insulator class with a single Dirac cone on the surface(Nature Physics volume 5, pages 398–402 (2009),DOI:10.1038/NPHYS1274,被引次數:2044)
8.A general strategy for nanocrystal synthesis(Nature volume 437, pages 121-124(2005),DOI:10.1038/nature03968,被引次數:1937)
9.Locally resonant sonic materials(Science 2000:Vol. 289, Issue 5485,pp. 1734-1736,DOI:10.1126/science.289.5485.1734,被引次數:1717)
10.Shell-isolated nanoparticl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Nature volume 464, pages 392-395 (2010),DOI: 10.1038/nature08907,被引次數:1635)
注:本文數據僅截至2018年8月7日。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